卢二倩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阶段,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古典诗歌的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独具魅力,它与审美教育的融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学的源头在诗,音乐的源头在诗,中国绘画的审美情趣是写意,同样源于诗,那些经久不衰的古诗词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与此相应的,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典诗文;审美教育
引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篇幅有所增加。但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仍旧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上都相对单一。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本身所处的语言环境和古代存在差距,如果教学形式单一,自然就会让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就更谈不上从古诗词中体验文学之美了。为此,本文探索相关的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从教学大纲出发,抓住古诗词教学的功能,以通过古诗词鉴赏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1]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表要求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最终目标,而小学语文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途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现状并不十分理想,其中存在诸多的弊端,具体集中体现在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较低。在任何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尤其是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鉴于古诗词语言凝练,诗人常常利用简短的二十多个字就给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的画面,且里面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具有极高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阅历尚浅,在古诗词学习中仍存在较大的困难。同时,学生在进行古诗词学习活动中,由于教材中规定了多数诗词都需要背诵,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逐渐降低,致使学生不愿意进行古诗词学习。[2]
二、古典诗歌美育教学方法的探索
1.导入
一堂课的开端环节就是导入,导入应该具有审美性,对于一堂富有美感的古典诗歌课来说,这是不可或缺的。导入最重要的因素是有趣,小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一个带有趣味性的导入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们。比如在讲刘禹锡这个诗人时,在导入环节可以把刘禹锡名字的来历绘声绘色地讲出来:“据说,在唐朝天宝年间,有一位进士名叫刘绪,有一天,他怀着小宝宝的妻子做了个梦,梦到了大禹,第二天他妻子就生了一个儿子,夫妻俩觉得十分诧异,觉得这孩子是大禹赏赐给他们的,于是给他取名叫‘刘禹锡,字‘梦得,做梦得到的。”这时还可以引“李太白”的来历,原因也是其母亲做梦,梦见太白金星下凡。最后与学生互动,提问他们想不想成为李白、刘禹锡之类的著名人物,如果想,方法就是回去问妈妈在生他们之前有没有做梦。这样既抓住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又成功将学生带入“刘禹锡”的课堂。另外,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审美情境也是一种导入方法,把美的导入作为诗歌审美教育的突破口,比如在白居易《忆江南三首》的教学中,可以一边让学生聆听中国古典音乐,如《渔舟唱晚》《夕阳箫鼓》等,一边则在多媒体上展示江南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对江南景色产生一种审美的期待和冲动。
2.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诗词的情感世界
诗人创作一首古诗词作品往往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尤其是流传至今的名诗、选录在教材中的作品更是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有诗人独到的见解。因此,古诗词的鉴赏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古诗词表面的含义外,还要借助古诗词的含义去揣摩作者的情感,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通过简单的文字探究其中包含的丰富韵味,从而让古诗词发挥作用,传达出一种美好的精神。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既掌握古诗词的内容,又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那么,学生回过头来再理解古诗词就会容易得多。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风景的内容。这些内容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虽然两者独立表达,但却存在融合性。作者常常借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很多古诗都是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整首诗看起来是在描写风景,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丰富的情感。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中充分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借助桃花、鸭、蒌蒿、河豚等事物描绘了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整首古诗又不乏作者丰富的想象——作者的想象正是其情感的流露——充分体现了苏轼对江南春天景色的喜悦和礼赞。古诗词的鉴赏教学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同时,每个人的创作风格都存在差异,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时期也可能会出现创作风格的变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以专题的形式了解一些重要诗人的创作风格,在小学阶段就积累一些名家的作品,那么,当他们再遇到这位诗人的作品时,就能够有方向地思考,获得与诗人在情感层面上的共鸣。[3]
3.领略古诗词的刚柔美
古诗词的美大体可分为壮美与优美两类,即豪放阳刚与纤巧阴柔。在古诗词审美教育中,教师不可过于侧重阳刚或阴柔之美进行教学,应该通过对多元化古诗词的分析,让学生领略不同的美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切实领略不同的诗词美感。如从“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涯”中,可让学生感受沧桑辽阔之美;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可让学生领略坚韧之美;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中可让学生体会幽静之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切忌以自身的主观判断对诗词进行定义,而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通过多种辅助手段,让学生自己体会诗词的美感、風格及诗词营造意境的差异。
结语
综上所述,诗词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是自我身份的认同,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语言的美可以提升文化自信。古典诗歌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必须把握好诗歌审美的特征,让学生的情感和诗歌所给予的情感产生共鸣。而且,还应该研究和掌握小学生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古典诗歌的教学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琼.体验式教学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2015(11).
[2]丁婷.让美在朗读中徜徉[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3]郭玉娟.对当今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诵读教学的再实践和新思考[J].考试周刊,2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