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带着尊严老去

2020-10-21 01:12丁雪
青年生活 2020年1期
关键词:安乐死合法性立法

丁雪

摘要:安乐死问题是当前多学科的共同难题。世界各国判定安乐死是否合法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我国,安乐死依旧是不合法的。安乐死之所以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主要是关于它是否违背了生命伦理的争论。但越来越多的安乐死案例,迫使人们不得不承认安乐死的合法化是符合现代社会伦理道德要求的。在我看来,我国有必要从程序上规定实施安乐死各项条件,对违法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关键词:安乐死;合法性;立法

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待安乐死的态度也正逐渐从抵触变为接受,安乐死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世界范围内,虽然关于安乐死的事件层出不穷,但是我国在立法层面安乐死仍旧是一片空白。

一、安乐死在世界范围内的合法化进程

目前,只有荷兰、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美国的俄勒冈、华盛顿、蒙大拿,佛蒙特实现了安乐死的合法化。

从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安乐死实施条件的设置上我们可以归纳出实施安乐死的五个要件: 一、患者的病症以现阶段的医疗技术是无法治愈的且病人已接近死亡;二、患者长时间饱受病痛折磨难以忍受;三、患者在其意识清醒时提出实施安乐死的请求;四、由医生实施;五、上报当地政府备案。

二、为什么说安乐死是合法的

(一)安樂死不构成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上对于犯罪的解释,只有同时具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惩罚性、刑事违法性的犯罪,在刑法上才能构成犯罪。采取安乐死的死亡方式,不仅能够使患者从长久的痛苦中解脱,保全最后的人格尊严,并且还能缓解亲人、社会在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负担。仅从这个角度看,安乐死非但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反而对社会有益。既然实施安乐死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那也就不具有刑事违法性,更不应受到刑罚处罚,那么就更谈不上是犯罪行为了。

另一方面,我国并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明文规定了“安乐死是违法犯罪行为”,既然法律上并无明文规定,那就无法认定安乐死是犯罪行为,更不能将其与故意杀人罪相提并论了。

(二)公民享有生命的自主权

生命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生命是公民作为权利主体而存在的前提。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安乐死其实和自杀式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两者都是出于当事人的主观意思表示,都是自愿的行为。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自杀是当事人自己主动实施剥夺自己生命的行为,而安乐死是借助医生或家人之手帮助自己死亡。希望实施安乐死的患者一般都饱受病痛的折磨,虽然他们主观上想借助死亡来摆脱病痛的折磨,但是往往有心无力,自己无法亲手实施,只能借助家人、医生之手将自己从病痛中解救出来。

(三)公民享有人格尊严权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依据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他人侵犯,禁止任何人使用任何方法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这说明我国保护公民生命权的同时,也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尽管国家对公民负有保护其生命完整的义务,但公民也有权利为了实现其他权利如尊严权而放弃生命权,国家应当尊重公民这种选择。

三、安乐死合法化的风险

安乐死既在道德上有其合理性,但合法化后可能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容小觑的。

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问题严重。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老年人,作为安乐死的主要诉求人群,在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的偏远落后地区,视家中的老人为累赘,虐待、抛弃老人的情况本来就时有发生,其“被安乐死”的风险不得不被考虑。

四、对安乐死合法化的建议

为了保证实施时的合法性,必须对实施的条件方面加以实体和程序上的严格限制。

(一)明确实施安乐死的适用对象

身患绝症或依照当前的医疗技术无法治愈的病症;长期饱受折磨;濒临死亡。

(二)明确安乐死的申请程序

病人应基于本人真实的意思表示提出实施安乐死的请求,由病人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由本人亲自签字。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当病人无法自主表达意思时,近亲属可以代为提出为病人实施安乐死的委托,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三)实施安乐死的人员的主体资格的认定

只有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且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生才可以实施安乐死。除医生以外的其他人员,即使是出于善良的动机对他人实施安乐死的,仍要以犯罪论处,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执行程序上的合法

1、请求程序。由本人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提出申请。

2、审查程序。由专门机关依照医院出具的诊断报告和法律规定的实施安乐死的具体条件进行资格审查。

3、执行前的确认。正式执行前,要给予申请人适当的时间来考虑是否撤回。申请人如撤回申请,立即执行终止。不得强制执行。

(五)对违法实施安乐死的惩治措施

违背他人意愿,违法对他人实施安乐死,结束他人生命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规定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结语:

我国是一个各项法律体系较为完备的国家,安乐死之所以还尚未入法,一定有国家层面的考量。依据本国国情考虑,安乐死的合法化又有不容忽视的潜在社会风险。因此,我国应当在各个方面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安乐死的合法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翟振明,韩辰锴.安乐死、自杀与有尊严的死[J].哲学研究,2010(9):95—100.

[2]周德新.安乐死:经济与伦理的博弈[J].江汉论坛,2012(3):99—101.

[3]刘燕.安乐死非犯罪化问题的法理探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5):35—37.

[4]彭现美,翟振武.安乐死的成本与效用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5(3):61—66.

[5]张明楷.刑法学[M].第五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6]罗纳德·M·德沃金.生命的自主权——堕胎、安乐死与个人自由的论辩[M].郭贞伶,陈雅汝,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312.

猜你喜欢
安乐死合法性立法
Westward Movement
国办:确保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均经过合法性审核
试论我国证人拒绝作证权制度的构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关于政治合法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相守70年 同日安乐死
绩效合法性的困境及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