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慧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英语的两大基本活动,也是实现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重要载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只有二者合一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强化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因此践行英语课改目标要从开展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着手,如何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这是当下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应探究与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应广泛拓展阅读材料,全面渗透语言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调动写作思维、渗透写作方法。然而从传统的英语教学思路来看,很多教师将英语知识、英语阅读及英语写作分割开来,导致学生片面地背单词、学语法,却忽略了语篇结构与逻辑思维,这也是造成“哑巴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根本原因。因此,基于培养英语实践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笔者认为实施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很有必要。
一、精选阅读文本,落实读写目标
语言学习的过程必然要经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循环反复,所以读写结合是英语教学的必要方法之一。为了让每个学生在读写结合教育中受益,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筛选符合中学生阅读兴趣与认知水平的文本资料,以此确保有效阅读、有效写作,落实读写目标。一方面,结合文本主题确定读写任务,以便学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阅读和思考,在阅读中汲取丰富的写作信息,为仿写、扩写、迁移写作做好准备。例如学习《Our School Life》一课,围绕文本内容设计写作任务:给你远方的好朋友写一封信,介绍你的校园生活。这样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跃跃欲试地想要借鉴写作手法进行仿写,激起写作热情。另一方面,立足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确定读写任务,调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学习《Keeping Healthy》一课,文章的主题鲜明、贴近生活,易于调动情感共鸣,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积累写作素材。
二、预设问题情境,激活读写思维
良好的写作能力必然奠定在良好的写作思维基础上,只有开启英语写作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游刃有余。而写作思维往往在深入的文本阅读中逐渐启发与生成,因此立足文本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起读写思维,为有效阅读和写作打好基础。例如学习《The Internet makes the world smaller》一課,“互联网+”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深受中学生的欢迎,所以立足实际设计写作任务——“Mobile Phones change lives”。为了启迪写作思路,同时有层次地设计问题思考:“①What convenience does mobile phone bring to life?”“②What do you usually do with your mobile phone?”“③How do you think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hould use mobile phones correctly?”学生融入问题情境展开热烈的讨论,自由地表达观点,由此促进发散思维,形成写作思路,激活写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写作时也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三、提炼语篇结构,积累读写技巧
无论是英语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接触语篇结构。同样只有阅读中能深入地理解语篇内涵、筛选语篇资源、提炼语篇结构,才能充分地整合语言信息,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准备。因此在阅读训练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关注语篇结构,从中积累读写技巧,提高信息运用能力。例如阅读中列出语篇中的体裁特征,找准语篇的主题句、连接词、关键词等等,这些都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例如学习《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一课,阅读材料中主要介绍Jane给Jack写的一封信,从指导提炼语篇结构着手,在深入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教会他们如何谋篇布局,这也是写作中的“加分项”。本节课的主要写作任务就是掌握信件的写作格式,包括信件中基本要素的应用,如heading(开头)、date(日期)、salutation(称呼)、body of the letter(正文)、complimentary close(结束语)等,信件的写作顺序、连接词的运用、合理的布局,以及最关键的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体会中英文表达的区别,拓宽文化视野。
总之,基于先输入(阅读)再输出(写作)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夯实英语基本功,也能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激活英语语感,在英语阅读和写作中更加游刃有余,提高英语实践运用能力。因此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思路、创新方法,通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目的,掌握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基本方法,实现学以致用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玉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分析[J].名师在线,2019,(23):65-66.
[2] 程朝绪.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整合有效性的有效方法[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