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特色学校 彰显特色教育

2020-10-21 07:33黄桂福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3期
关键词:特色教育特色学校建设

黄桂福

摘  要: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于1902年创办,1959年审定为首批福建省重点中学,1999年评定为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多年来,学校以“敲金戞石,弘毅拓新”为校训,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科技活动和社团活动,不断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着力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科学素养。近几年来,我校综合学校的文化底蕴、办学条件、师资、教育环境和传统优势等诸方面因素,确定了科普特色教育“领航”学校特色建设,来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践行特色办学,努力提高学校办学品位。

关键词:特色学校;建设;特色教育

一、科普教育特色办学形成的背景

(一)、教育政策

发展要求创新,创新呼唤人才。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其实质上归根到底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是人才竞争的基础,为此,世界各国纷纷都把科技教育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中之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人才建设主要任务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是:探索并推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是贯彻“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因此做为培养人才主阵地的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护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

(二)、历史积淀

我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秉承“以人为本,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合格+特长” 的办学思路,立德树人,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科普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深受青少年喜爱,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开展科普活动有18年之久,我校结合学校实际,以“科普特色教育”为切入口,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学生的专心、细心、耐心的良好品质,形成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气质,并迁移至学习和生活中。通过“科普特色教育”引领学校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教育、乡土文化、美术摄影等特色项目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逐步打造科普特色教育品牌,形成全面发展特色创新教育的办学特色。

二、科普教育特色办学实践

(一)强化顶层设计

在特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制定学校科普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由校级领导担任科普教育主管领导,形成“主管领导——科普教育学科组长——科技辅导教师”管理机制,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层推进、分类指导,逐步形成规范的科普教育特色办学管理与运作机制。师资配备上,安排3名专职教师、42名兼职教师担任 “科普教育”的教学工作。同时由專家、校长、教师组成研究小组团队,并结合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专项课题《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为抓手,不断探索研究科普特色教育,践行特色办学。

(二)建设特色课程

1.设计特色课程目标

特色课程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办学理念的途径。我校以科普活动与中学科技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设计适合中学生的科普校本课程。它是以综合活动课程的方式组织,以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科普教学,它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强调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做”,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它是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活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增强学生的科学观念、素养和精神,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性格等),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2.构建完善特色课程

一中人从未停止过对科普校本课程的探索,早在2003年,学校就在高一年级开设“科普教育”校本课程。为校本课程真正富有实效,2016年,重新编印了系列校本课程——《科普特色教育系列读本》,2019年,又修正完善科普教育校本课程,将科普特色与各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以普及科技知识为基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物理课、技术课、地理课等课程有机结合。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教育目标,真正体现学校“科普教育”的特色,逐步构建起基础型课程实施校本化、拓展型课程选择多元化、研究型课程资源自主化的课程建设机制,形成了学科间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实践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彰显办学特色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同时,学校对“科普教育”引入课堂做了系统的教学安排:

时间安排上,由教务处专门将每周固定一节课开设为科普活动课,保证科普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对象和组织上,高一年级以行政班为单位必修科普活动课,其他年级打破原有班级制,按照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选修科普课程。既重视基本知识与技能,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维修、设计和制作,掌握复杂的“科学技术技能”,达到培养学生对科普不断追求的目标,并设立了竞赛兴趣班,鼓励特长的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探索富有实效的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通过对科普特色教育的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做中学,我校结合科普特色课堂的实践和研究,形成了我校特色三种基本类型课程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1.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等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讲练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例如讲练法,其结构是 “讲解----释疑----练习”,通过教师生动、具体的讲解使学生获得深切感受。比如在“机器人的发展”教学中,教师比较多地运用这种方法,向学生系统地描述航空模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师生通过互动和活动,一起操作,一起思考,一起解决问题,采用情境法、参观法等互动型的通过合作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法,其结构是“创设----激发----想象”。如“手掷滑翔机飞行”教学,老师现场试飞两架飞机,一个滑行距离很长,一个很快机头朝下栽在了地上,然后老师精心设置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两架外观看似一致的飞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飞行状况”的兴趣,了解“手掷滑翔机飞行”的调试技巧。

3.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法让学生接受学习和教育。如在课程结业评价时,老师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制作并试飞一架飞机或完成机器人任务项目编程,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作品。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提升了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通过学生的互帮互助,相互指导,也更好的落实了科技技能。

评价体系则是侧重过程评价,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进行有侧重的评价,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能力,同时开展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如对学生航模制作的作品评价,我们不仅充分利用课堂展评,而且积极创设条件,课外展评和积极参加比赛。每学年我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大赛,如“福建省航模赛”及“全国航模赛”、“机器人大赛”、“创客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探索求知、尊重创造,崇尚科学文明,极大地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认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的舞台。这些活动也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学校的文化传统,科普特色教育有效实现了对学生的全方位浸润,润物细无声,科普特色教育渐渐印刻在一中学子们的灵魂深处,并悄然改变孩子们的生命轨迹。

(四)构建学校特色教育的文化育人环境

为打造学校科普教育特色品牌,围绕这一主题,学校精心构建校园环境,利用科普宣传栏、科普文化墙、科普文化园、机器人室、航模室、仙游一中创客基地等,学校开展了航模科技小组、电子小组、机器人社等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并结合每年的科技文化节、科普宣传周等活动,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科普教育乐园,构建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科普教育办学特色的文化氛围。

(五)做好保障护航工作

1.建设特色教育教师团队

“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一支优秀的特色教育师资队伍是发展特色教育的根本保障。学校选拔了一批有专长的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鼓励他们参加特色教育教学研究,邀请专家指导培训,创建交流发展平台,积极选送他们参加各级竞赛比赛,使他们快速成长,通过不断建设,学校已拥有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助的科普教育教师团队,目前有专职教师3名,兼职教师42名。获得全国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航模活动优秀教练员称号的教师10人。杜建平、黄李炮老师先后荣获全国“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模竞赛优秀辅导奖。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我校的科普特色才有了人才支撑保障。

2.强化经费设施保障

学校制定了科普教育特色办学建设五年规划,在经费、设施上给予充分保障,建设了科普文化墙、科普文化园、机器人室、航模室、仙游一中创客基地等,申请了县每年拔款30万元,作为我校特色办学的专项资金,省示范性高中建设每年也有专项资金予以了大力保障。

三、科普教育特色办学成效

(一)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1.开发了学生的潜质,有效迁移至学习和生活中

科普活动引人入胜,但它同时很苦。比如航模活动,为了抓住稳定的天气条件调试飞机,就必须起早贪黑,长期的航模活动实践,锻炼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学生的专心、细心、耐心等良好品质,并迁移至学习和生活中。已考上西南交通大学的获得2013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二级牵引滑翔机(PIA-2)第一名的陈航同学说过“看着自己参与制作的飞机在空中飞翔,自己觉得很自豪。每天坚持训练,不仅锻炼了身体,也锻炼了自身的意志力,对自己成长和学习帮助很大。”

2.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使得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创作能力。如航模科普活动实践中的新型飞机“波音727滑翔机” “蓝天牵引机”等都是学生自己创新制作的。当学生接触到新飞机或者飞机试飞出现问题时,他们都能通过相互探讨,找到飞行和解决的办法。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气质,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更多学生的梦想插上翅膀,助他们直冲蓝天。

(二)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

科普特色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实操性很强的校本课程教材的研发,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素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理论培训、观摩学习、教学实践等形式,教师不断反思课程开发特色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改进。教师成功实现了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执行者的角色转换,并由此带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三)科普特色教育的成就

通过对科普特色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自从开展科普特色教育以来,航模科技队多次在全国、全省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获得省赛团体总分第一名五次,第二名六次,第三名四次;在省赛中电动无线电遥控滑翔机、翼龙穿龙门、橡筋模型飞机、电动自由飞、PIT、PIB-O、PIE-I等项目多次获得单项第一名,在全国决赛中先后两次获得第一名,四次获得第三名。2019年电子科技队荣获福建省青少年儿童科艺机器人创意锦标赛高中组男子组基础焊接团体赛第二名、高中组男子组基础型机器人团体赛第六名,机器人社队荣获第十七届福建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WER项目初中组一等奖和高中组二等奖,以及许多项个人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在办学成效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夺得高考全省理科总分第一名的有3人;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共有116人;獲得高考总分市第一名的有11人。自2003年以来,我校高中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得福建省一等奖的共有93人次,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共有21人次,成绩居福建省同类中学前茅。学校校友众多,英才辈出,许多校友成为各界精英、国之栋梁。有两院院士4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0多人,有著名的科学家、将军、作家、企业家及党政重要领导人等校友2000多人。

2018年11月,学校被确认为省首批44所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学校将继续推进,全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坚持科普教育特色办学,将科学规划,精细管理,统筹执行,积极探索,努力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坚持走特色兴校之路,引领学校高品质发展。

备注:本文系福建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专项课题(项目编号GZS180212)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特色教育特色学校建设
寒露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构建具有专业美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
植根岭南 灵秀成长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