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雪
摘 要:在现如今的教学中,我们不应还采用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而应该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在众多方法中,情境教学首当其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主要结合实践,讲述了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创造教学情境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实践应用
高中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准备新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创设情境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教学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在新课改的教学前景下,创设课堂情境非常的重要,它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在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
一、情境教学的意义及其作用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烘托课堂气氛,根据课本创设相应的教学场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能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模式只看重学生的成绩以及升学率,并不会注重对于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而情境教学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让学生获得高效率的课堂体验。
情境教学对于现如今的教育事业属于新兴教学模式,人的本能就是好奇,愿意主动去探索新鲜的事物,教师及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能够不断完善情境教学的不足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挖掘学生的能力,好奇心是兴趣的前提,不论是哪些新奇的方面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学生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各方面潜能都会被激发出来。
二、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
虽然说创设适合的情境对提高于学成绩生来说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是这必须是在创设的场景有价值的情况下,并且创设的情境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只有利用有效的知识作为素材才能真正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在设置教学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教材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水平,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挖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自己解决的问题最有价值,最有成就感,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
三、情境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渲染课文原背景
虽然说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才是最有效的。例如,在进行戴望舒的《雨巷》这一课的教学时,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共同合作扮演一个情景剧,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惆怅、芬芳的哀怨、寂寥的彷徨,被模糊身影的他望眼欲穿。欲望灿烂而有力,爱得狠,爱得干脆,或者干脆不爱。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一个男士在过年的时候站在电话亭里边打电话,后来才知道根本就没向里面投硬币。这些情境的设置就像把学生拉入当时的场景,只有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才能融入课文之中。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是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學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备课,在多媒体上打出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或者是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乐、视频等,让抽象的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进行《水调歌头》这首词的教学中,应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有关月亮和苏轼的图片,还可以加上音乐。在进行这首词的教学时,应该创造与诗词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这样更方便学生理解诗词的深刻含义。这首词的背景是,诗人在中秋月圆之夜,喝的大醉,又想起了许久不见的亲人,于是就写出了这篇诗词。这篇作品不仅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还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美好的祝愿。
(三)把问题渗透在情境教学中
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教学的开端,生动的开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好的开头,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真正做到将问题渗透在教学情境中,除此之外,创设的教学情境还要与学生的水平相匹配。在教师的教导下,学生在阅读时会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如果在这时将思考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相结合,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创设教学情境的好处有很多,相较于传统模式,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活跃教学气氛,还可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还能够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开拓学生的思维。综上所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深度研究,通过情境创设可以达到我们提升学生素质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苑丽莉.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范卫绵.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4):25-27.
[3]雷明. 对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