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理念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

2020-10-21 22:15张天银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6期
关键词:大健康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渐提高但生活质量却转而下降,因此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趋提升,其中大健康理念就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提倡加强对人们的健康管理,不仅注重对身体健康的维护,同时还对心理健康、精神健康、道德健康、消费健康等方面给予重视,旨在对人生全方位的健康保障。教学过程中将大健康理念与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结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大健康理念,提高学生对健康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对大健康理念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大健康;课程思政教学;健康心理策略

引言

大多数人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情境下健康层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基于大健康理念的提出,对健康的重视性逐渐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将健康理念融入到人生发展观中,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整体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大健康理念的传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思政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关键课程,结合大健康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对自身健康的管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使学生可以实现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一、课程思政教学

课程思政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各种不同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层面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各种课程的学习同时实现对思想、人格、品德的塑造,反之可以让各类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在课程思政教学中主张通过借助各类课程的教学达到育人育德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课程思政教学同时也是对教育结构的调整,将知识讲授、能力培养以及思想塑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解决学生学习方面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更加全面自由的发展和成长。

二、提高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策略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所有高校都应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和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求大学生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大学生全面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的科学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该课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前者为心理健康理論知识普及课程,后者是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较为有效的方法。同时,高校尽可能地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并充分发挥其心理咨询作用。高校心理咨询活动可以指导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苦闷,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学习与生活环境。近年来,各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加了多种形式的心理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其次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普及,有些大学生已经能够自然、面对面地与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问题咨询和解答。在大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老师必须遵循保密、聆听、疏导、交友的根本原则:心理咨询老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和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建立起信任、关心、尊重的师生关系,根据大学生心理的实际情况,使用适当的心理咨询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大学生的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果学校心理咨询老师无法解决学生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可以与专业的心理医生联系,寻求外界帮助。

三、心理健康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们心理出现问题,因此在学校教学中为保证学生之后在步入社会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其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在心理健康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学校必须找到现代发展背景下心理健康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的连接点,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或生活过程中的疑惑进行解答,对学生面对的各种情感问题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思政教学结合心理健康教学应以思想和道德为根本,提高对学生思想层面的塑造,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地心理态度,对人生对社会以及对自我的发展形成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看待一切事物的变化更替。在心理健康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应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问题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关,与学生的素质不存在直接性的关联,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测试,指导学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建立正确的认识系统,对自身的健康问题能够给予准确的判断,从而能够有效的缓解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自我认知错误和精神上的恐慌,让学生能够在对自我审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四、医学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在医学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大健康理念才得以提出,医学上的相关专业保障是人们获得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因此针对医学相关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是非常关键的,能够促进医学专业教育的进步,加强医学人员的专业性。医学专业与其他学科有着较大的不同之处,医学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最终在工作岗位的实践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负有很大的责任,因此正在接受教育的在校生进行学习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面对、所应担任的社会责任,提高医学学科的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在真正的专业实践中认真对每一位病人负责。当然不仅在身体病症方面需要医学人才的技能知识,对人们心理方面的疾病同样需要相关医护人员的关怀,例如在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重大卫生安全防治的过程中,许多医护人员都认真的履行了自身的职责,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还对心理上出现不安恐慌的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疫情下的医护人员以高度的专业性展现出了医学教育的专业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对这次疫情的向好发展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医学专业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性的培养,同时要树立其社会责任感,帮助社会提高对健康的认识,进而促进医学教育的功能性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大健康理念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关键教学作用,同时能够将健康的理念传递给广大学生群体,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对健康理念的认识和了解。在大健康理念下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可以从具体的课程类型中开展,在各类教学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元素中加入相关的健康观念,满足对大健康理念的推广,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欢欢.思政教育视角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20(06):18+20.

[2] 李桂波.大健康形势下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的初探[J].高教学刊,2019(21):135-137.

基金项目:课题的来源:宁夏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首批“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名称:健康报国与健康管理学,没有编号。

作者简介:张天银,出生年月日:1984.12.6,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甘肃,学历:本科,职称:助教,毕业院校:宁夏医科大学,毕业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向:健康管理,工作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大健康
旧州镇发展大健康中医药旅游产业的思路
“大健康”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考
贵州民族医学院校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SWOT分析
NC制药“互联网+大健康”平台初步研究
大健康背景下贵州苗医药传承和创新途径的探索
全民共建共享“大健康”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大健康”时代到来了
首届贵州绿博会关注“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