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菲
摘 要:“课程思政”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也就是指高校专业课在专业领域当中的功能之外还有与思政课同样发挥着思想教育的功能。实施“课程思政”,要发掘高校所有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集中于“点”“线”的瓶颈,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变为一个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当今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对腾飞时期中国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本研究以《旅游学概论》为例,结合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理念进行探究,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想的传播及教学的效果等方面有所思考、有所发现,为更好的完成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一、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及为谁培养人?培养的这些人如何在今天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今天高等教育必须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因此专业课与政治理论课意义并重。“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旅游素养培养的基本课程之一。从课程知识体系上大致分为: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旅游业中的主要经营部门、政府的调控、旅游组织市场及影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清楚的教授专业概念,同时也必须有思想教育的传递。旨在专业课程与思想教育同向同行,让思政教育功能渗透到整个专业课过程中。
明确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同步关系,才能在“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生动地、有效地融入思政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作用。
二、巧用方法融会贯通
针对“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知识体系结构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情景式教学的模式用灵活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最终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
1.深入展开法。在讲清楚某一旅游知识点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后,并能深入展开引导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方法论。有效的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相融合。
2.举一反三法。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多面、多维度的跨知识点分析,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相融合,已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大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教“举一反三”的方法。通过知识的讲授要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认识世界的原理和方法论。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问题探究法。就专业知识讲授时,对其中的某一知识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在其进行这一系列过程中,引导与启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过程就是抛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知识创新。
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教师,也课程思政的“先行者”。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政课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校中受到学生们的关注,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认知与行为。思政融入教学首先就应该先融入教师的思想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体落实到教師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思想修养。有家国情怀的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会带着无比的自豪和激情。最终达到实现课程思政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旅游学概论》第七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
[2]高德毅,等。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
[3]王海威,等,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思想教育,2018.07。
[4]崔广彬,等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7。
(作者单位:武汉工商学院公共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