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摘 要: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仅拉大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同样也拉大了农村入城劳务人员与农村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距离。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少学者都对此种社会现象有所研究,以期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本文将从小学生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出发,从成因、现象、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引言
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虽然使我国的经济腾飞,但却随之而来的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进城劳务的父母只能将儿女留在农村老家,交给自己的父母看管,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社会现象也越加明显。从心理学教育角度来看,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引领和陪伴,自身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缺乏父母陪伴引领
父母的教育陪伴对儿女的一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同样也是无法代替的,父母教育的缺失不是隔代教育和学校教育就能够弥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年幼的儿女缺少情感的依托和引领,爷爷奶奶的看护更多的只是物质上的扶持,精神安慰却相对缺乏。父母的行为是儿女幼时的指路明灯,是他们衡量自己行为正确与否的标杆,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留守儿童就很难分辨是非对错,走上了犯罪道路而不自知。
(二)农村教育的关怀缺乏
城乡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让更多的教师选择去城市里教学,留在农村教学的老师水平较差,很难注意到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此一来,很多留守儿童在家得不到父母教会,在学校也缺乏老师的引导,迷茫而无所适从之下的他们,走向封闭、孤僻、自卑等负面心理的可能性便远远超过其它孩子,更有甚者连是非善恶都难以分清,最终走向犯罪。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象
(一)封闭、孤僻
在儿童心智正在逐渐启蒙的时候,父母离开他们的身边,以他们有限的心灵能够感受到的只有旁人的漠视或训斥,受到了委屈有了烦恼也无人倾诉排解,最终慢慢的将心灵封闭。心灵封闭的孩子在学校里从来都不愿主动参加集体活动,不懂得与他人怎样交流,慢慢的和周边同学关系越来越疏远,也就越来越孤单。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和封闭、孤僻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无论是谁,在生命刚启程的阶段都是对周边环境充满好奇的,人的本能里同样充满着表达和被他人认可的需求,然而内心封闭的孩子对外界到来刺激显得反应较慢,给予的回应也多少会不合时宜,很多时候只能迎来同学嘲讽的目光和大笑。内心受伤的孩子不仅再次在自己的心灵上加上了重重枷锁,更在这封闭的外衣下埋藏了对自己的怀疑、不认可,最终慢慢的走向自卑,只能独自在角落中舔着自己内心的伤口。
(三)焦虑与抑郁
迈入学校的儿童就意味着已经走向了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个人不再是唯一的焦点,集体生活中遭遇的烦恼与挫折,会从四面八方而来,包围孩子的内心。这个时候,父母的引导帮助便有了重要价值,然而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引导帮助,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便会觉得无从下手,整个生活仿佛只是一团浆糊,内心自然而然便开始焦虑。既焦虑为何会出现如此多让自己难以选择的方向,又焦虑自己不应该如何去做。焦虑的多了慢慢便成了抑郁,再加上儿童的自卑、封闭的心理,长期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敏感心理
敏感心理的最主要表现就是情绪的不稳定,通过实例观察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经常乱发脾气,甚至部分儿童偏执的令人害怕。这种心理问题的出现源于较差的生存环境,以及长期遭受周边环境的压迫而难以排解,再加上长期缺乏和他人的交流,便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也更加敏感,神经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家庭教育的改善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还在于父母在儿童生活中的缺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还需从父母家庭教育出发。为人父母不能单方面只从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更应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当成重中之重,应尽量做到家庭、工作两不误。农村在外务工的劳务人员如有可能,尽量将孩子留在身边,细心陪伴孩子的成长,不让孩子的成长道路有所缺失。倘若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将儿女带在身边,也应尽量留下父母双方中的一人,照料儿女的身心健康。在再务工的父母应尽量通过各种方式,如电话、视频、回家探亲等众多方式,让留守乡村的儿女明白,父母一直在他们旁边,一直在给予着父母的爱,不让孩子出现情感缺失,摆脱孤僻、自卑的负面心理,更好的健康成长。
(二)发挥学校在心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同样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能否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在其中有着关键作用。相比于知识上的教育,在留守儿童相对较多的乡村同样应重视心理教育,相比于知识储备,此时更重要的是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为达成这个目的,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档案进行归纳整理,让儿童填写心理调查问卷,实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同时也可以聘请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针对儿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教授给留守儿童相对缺乏的环境適应、和同学老师家长的沟通方法等等,以此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心理辅导教师还可以针对性的对个别孩子进行单独咨询指导,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相对应的进行指导教育,以帮助孩子解决自身心理困扰,促进形成健康心理。学校老师可以定时对留守儿童所在家庭进行走访,实地了解儿童的成长环境,针对性的帮助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上的种种困扰难题。同时教师自身在儿童教育的过程当中,也应有足够的爱心与耐心,用爱来理解感化封闭儿童的内心,用耐心来一步步让儿童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使留守儿童得以快乐成长。
结语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大批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又难以让农民工真正落户城市,因此不得不将他们留在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便因此出现。封闭、孤僻、自卑、焦虑与抑郁、敏感等众多心理成为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为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应从多方面入手,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唯有如此留守儿童的问题才可以真正解决,留守儿童才可以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柳育荣.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来矫正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J].学周刊.2019(35):172
[2] 闻胜海,方宏霞.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8):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