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霞
摘 要:高中教学因其自身特点很多时候只注重课堂与文本本身,而现在社会我们更需要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所以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应该与时代接轨,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社会,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时代;接轨;学生素养
随着高中教改的不断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现在我们更注重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素养的培养。 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味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参加考试获得高分的能力,更应该是适应社会、完善人生的能力。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代接轨,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创造出更高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
高中语文教材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几乎涵盖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新闻等各种文学形式。唐诗宋词、英雄美人、咬文嚼字、刀枪剑戟……即便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似乎也立足于文本本身,教授给学生的无非是阅读方式、写作方法、做题技巧等等,但是我们希望从课堂上学到的绝不仅仅如此。“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在现在社会已经不是我们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我们更看重的是一个人能不能用自己的所学去实践,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习近平书记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上他如是说。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也要有这种传承与创新意识,要让自己的学生通过课堂能看到世界,了解世界。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语文教学与时代的联系,适时的通过教学让学生能 “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比如通过《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蔺相如的爱国精神和宽容他人的博大胸怀,学习廉颇的知错能改和他们身上那种顾全大局,以国家为重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再比如通过《陈情表》让学生懂得“孝”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它体现的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命运。“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要让学生懂得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家、恪尽职守,最终建功立业、服务大众,这才是孝的圆满结果。又如“山积而高,积泽而长”我们不仅要看到蕴含其中的积累的力量,更要认识到学业、事业乃至国家间的互信也是如此。就如在亚信峰会上,习近平同志就引用这一古语阐述了“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外交节奏”。告诉我们无论是朋友之间还是国家之间,信任都需要精心呵护、用心培养。
同时,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我们还应该积极运用社会中那些能为我们所用的知识去教导我们的学生。例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国人的顽强和团结就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世界都在质疑我们的时候,在对病毒没有任何了解与防治经验的时候,中国人没有畏惧与退缩,更没有轻视与懈怠,而是举全国人民之力来对抗它。无数的白衣天使汇聚武汉,无数的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无数的基层工作者不分昼夜守护着一道道生命关卡……在境外感染人数直线上升的时候,我们的疫情却得到了基本控制。这就是中国精神,这样的精神我们学生应该能感受的到,但是作为老师,在我们课堂上,我们更应该去引导他们,让他们从学生时代就要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当祖国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有责任、有担当。
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从以前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等再到现在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这更体现出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代接轨的要求,因为这样的作文不仅要求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更考查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和对社会的关注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这样一种敏锐感,能够挖掘出其中的时代含义。
这样的课堂较之单纯的讲解文字、分析句子、梳理思路、教授做题方法应该更有价值和意义。但是要想把握好这样教学,我们作为课堂教学的把控者不仅要熟悉课本知识,更要有渊博的知识,能触类旁通,将课堂教学板块知识发展成网络知识;不仅要有实用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更要有博大的胸怀,宏大的思想格局,能通过课本知識让学生感受时代脉搏。同时我们也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不仅仅要有一桶水,我们更应该为学生找到“活水之源”,所以,语文教学还应该让学生更多的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能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自我,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就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的利用好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孔子及弟子《孝经·圣治章第九》
[2]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探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