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恩
摘要:单亲家庭中职生占在校生比例越来越高,他们的教育问题十分突出:自卑感强、嫉妒心重、持久力差、攻击行为强,亲和力差等。采取恰当合理的教育策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增强自信心、调整心态、家校密切配合、精神和物质双重资助。让单亲家庭中职生充满阳光,满怀信心去迎接新生活。
关键词:单亲家庭;中职生;教育现状;策略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单亲家庭中职生占在校生比例越来越高,因家庭结构不完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或者不足。
一、在校生单亲家庭现状
(一)目前沈阳市旅游学校在校生994人,15级升学班4个、16级17個班级。其中15级有三个班级是旅游学校服务与管理,一个班级是学前教育;16级共有五个升学班,其余是就业班。据不完全统计单亲在校生234人,占学校总在校生人数的23.5%,单亲男生84人,单亲女生150人。所有班级综合来看,单亲中职生所占比例最高的班级,班级总人数50,单亲人数20,所占班级人数40%,最少的也是8%。从统计数据看来,中等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人数比较高,在家庭教育缺失或者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多少会造成点影响,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更不利于他们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二)单亲家庭中职生在学校行为表现
绝大多数单亲家庭中职生在学校表现十分优秀,他们热爱生活、心态阳光、积极乐观、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但是有一部分单亲家庭的中职生表现出现一定的偏差,个人生活态度不明朗,学习生活没有明确目标,人际关系比较紧张,专业技能操作性差,容易自我封闭等。
1、自我封闭、内向自卑
据不完全统计,中职生父母情感破裂离异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经济原因、有的是感情破裂、有的是疾病等。无论哪种原因最终受到伤害最深重的是年幼无知的孩子。从与学生访谈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单亲家庭学生都存在情感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大部分情况下积累的时间较长,如果家庭保持完整,即便父母每天争吵,子女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这种微妙的平衡瞬间被打破,则他们原本就拥有的心理问题被再一次的扩大,爆发后呈现出的状态是难以想象的。单亲家庭中职生的情感问题。其一很多的单亲家庭中职生,都无法彻底的接受父母分开的事实,通过一些特殊的行为进行逃避,试图让自己忘记“单亲家庭”的各种问题。具备人事行为能力的中职生,面对家庭破碎所带来的打击,选择离家出走的方式较多。因为他们认为这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自己也不属于这里,矛盾夹杂着其他的情感,导致其无法理清正确的思路,最终离开“伤心之地”。远离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选择在学校住宿。[1]
其二单亲家庭中职生在日常的行为中,表现出封闭自卑、孤独郁闷。在学校学习期间,这些中职生内心十分脆弱、有心里话没有倾诉的对象、喜欢把自己的各种问题压抑在内心,不愿意表达出来,让别人与他分担痛苦,高兴时也不愿意与他人共享。不敢面对老师和同学,自身的言语表达能力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害怕被别人怀疑,畏惧别人的目光。在午间吃饭时,性格开朗的学生,没带钱,可以向同学或者老师借钱吃饭,而自卑封闭的学生不敢向他人借钱,宁可饿着。更严重的学生,在学校不敢去厕所。
2、嫉妒心重、 意志薄弱
单亲家庭的中职生因家庭教育原因,在人际交往方面发展比较缓慢或者滞后,为人处事没有持久力和坚持性,在与同学和老师交往过程中缺少安全感和信任感。有敌对、嫉妒、多疑等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的学生。因为家庭的不完整,他们嫉妒同学谈论自己的父母,谈论自己温暖的家。嫉妒使他们产生了一种羞于启齿而又十分强烈的憎恨心态。他们不相信周围的人,排斥周围的人,没有爱的情感,与周围人缺乏情感交流,常常把他人的善意批评或好言相劝,看成是恶意的举动,他们轻则置若罔闻,重则寻机报复,经常挑起一些带有恶作剧色彩的事端,有的甚至以对他人的戏弄或殴打为乐。
3、攻击行为强,亲和力差
在学校里,单亲中职生基本上不谈论自己的父母或者家庭,不知扫如何与他人接触,情感、意志、情绪脆弱,自暴自弃,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的心理,甚至与集体不合。
憎恨心理、逆反心理强,容易产生反向行为和其他一些过激行为。对同学、对集体的事缺乏热情,对公益事业表现冷淡,还有的故意违反纪律,损坏公物。有些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家庭的缺陷,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好斗,常发生打架、斗殴等行为。[2]
上述情况属于特殊情况,不能代表全体学生,单亲家庭中职生主流积极进步,能够与人为善,心地善良,为人友善。
二、单亲家庭中职生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单亲家庭中职生存在的教育问题现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必然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而是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为这些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健康人格着想。
(一)家校合作,共同构筑良好成长环境
从家庭教育出发,努力构建学生、家长、老师三者关系的融洽和谐、合作共赢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我作为班主任,2016年学生入学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信息档,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跟踪,并详加记载。每个班级建立的帮扶小组,每个六名学生或者八名同学为一个小组。
2、建立家长信息群,微信群和qq群,在班级管理中,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优点或者闪光点,小缺点小错误。在家长群里好忽略不计,尤其单亲家庭学生,稍有进步,必须在班级家长群大力表扬。及时掌握单亲家庭孩子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也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多报“喜”,少报“忧”,维护学生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鼓励家长多参加学校的活动,积极树立单亲家庭家长和学生的信心。
3、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家庭教育方法不全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对子女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家庭教育的弊端性,由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补充和完善,而作为单亲家庭,由于父母一方的缺失,就更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因此老师应该关注学生所处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深入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更好地掌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融洽点、疏忽点,以便架起老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之间沟通的桥梁,适时地对家长的教育方法作出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二)正视学生的现状,逐步抚平心理创伤
从学生个体角度出发,对单亲中职生倾注热心和爱心,用爱的情感滋润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重建积极阳光的心态。
1、老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正确认识单亲家庭学生
单亲家庭中职生家庭的不幸,不是他们自己能够选择或者决定的,家庭教育缺失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他們具有的不良心理品质和行为,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作为班主任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敏感多疑、猜忌多虑,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师一个细小动作或者语言,都会对他们很大的出动,甚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老师在与他们相处的时侯,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一言一行,以免对他们产生消极影响。
2.、用自己的“三心”赢得单亲家庭学生的信赖和支持
贴近心田,走进心灵深处。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班主任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快乐、关心和鼓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在学校,为学生最亲近的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经常主动地找他们谈心,谈生活知识、学习窍门、做人的道理等。教师有和他们建立起真诚的感情,引导和点拨才能奏效,才能使孩子重新享受失而复得的温暖与快乐。
3、在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关心他们的家庭。教师应了解单亲家庭的学生以家庭所面临的具体困难,并及时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学生最需要关怀的时候,用事实告诉他:“老师就在你的身边。”让他们感到有了真实的依靠。
(三)帮扶制度化、生活化,创建和谐校园
从学校层面,构建学校帮扶队伍,班级成立帮扶小组,帮扶制度化、生活化,综合实施策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成立单亲家庭学生互助组织,如沈阳市旅游学校爱心基金会,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互助小组。由学校学生处牵头,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由班主任统计各班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及相关资料,每个学期资助单亲家庭的学生。有班主任牵头成立班级帮扶小组,定期帮助重点学生,克服思想障碍,树立生活信心。并告知科任老师,鼓励相关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对这部分特殊的群体倾注更多的爱心,让单亲家庭的子女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为了能使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真正服务于学生,解决单亲子女中的困惑,使其身心和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校规定咨询室的服务内容、形式和原则,使它成为学校、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3]
3、用集体力量感染他们。家庭的不幸不是孩子的过错,他们没有任何责任,而是无辜的受害者,虽然单亲家庭子女失去了父爱或母爱,但他们身边还生活着老师和同学。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上都比较脆弱、敏感,容易触景生情,现时生活中也容易受到外来的伤害。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充实他们的内心,如我们学校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社团,如篮球社团、足球社团、健美操社团、美术社团、导游社团、雕刻社团等。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这样他们就会忘记痛苦,享受快乐。应有的放矢地保护和教育他们,要给他们更多的爱,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班集体的温暖。
从情感角度讲,个体的单亲家庭中职生是不幸的,但如果老师、学校、社会都能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职责,将一份特别的爱奉献给这些特别的学生,让他们与其他的学生一样拥有一片蔚蓝、晴朗的天空,那他们又必定是幸运的。
参考文献
[1]张秀红,家庭离异对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7年 2月上 第4期(6)
[2]李家清,浅析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及教育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176)
[3]尹群安; 孟义国,单亲家子女教育点滴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6(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