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旭光
摘 要:本文中的生活化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质是以最为简洁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吸收率、转化率和运用率,让学生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提升他们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本文具体从生活情景、生活问题以及生活作业三个角度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数学;数学教学;融合策略
教师认为生活是一部巨大的教学资源库,生活的丰富性足以支撑整个数学教学。教师应深入观察生活,探究生活,构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连接点,运用不同的角度,创设不同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潜能,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营造生活情景,消除学习距离,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数学知识中,有一些内容较为生涩难懂,导致部分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信心。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消除学生的学习距离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向生活情景迁移,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维,掌握基础性的初中数学知识,增强数学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入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思考生活情景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让他们更为直接地掌握数学知识,真正打破数学知识与学生认知的隔阂,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开展教学。第一点,引入生活情景。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老奶奶用一根筷子敲碎鸡蛋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视频中蕴含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你们可以结合课本,探究这个情景是如何体现圆与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第二点,适时引导。为了保证学生的数学思维科学性,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将鸡蛋看成一个圆,将筷子当做直线。思考上面的问题!”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陈说:“当鸡蛋没有和筷子接触时,我们可以看作圆和直线相离;当鸡蛋与直线接触为一点时,我们可以看作直线与圆相切;当筷子敲入鸡蛋内部时,我们可以看作直线与圆相交。”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教师让学生更为直接地分析生活情景问题,构建生活情景与学生认知的连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二、布置生活问题,转换思维角度,增强教学高效性
初中数学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将初中数学教学的视角,由课本转向实际的生活,真正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真正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讲授“垂直平分线”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布置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小光、小明和小亮比賽,看谁的奔跑速度快。注意:他们所处的位置为三个不同的点。问题为假如你是裁判,你会选择哪个位置,保证三位学生到此位置的距离相等?与此同时,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思考如何确定一点到三点的距离相等!从垂直平分线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并在维护课堂秩序的同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地引导,真正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邀请他们分享探究成果。小军说:“我在本子上画出三个点,并将其相连,组成一个三角形。我分别做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找到三条线的交点。这个交点为观测点。它到三位学生的距离相等。”教师布置生活问题,让学生转换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创设生活作业,延伸数学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性
教师认为作业既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检测,也是发现教学问题的关键点。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生活作业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以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感知生活,延伸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讲授“直角坐标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布置如下的生活作业:小华所在的班级是一个新班级,学生彼此不熟悉。教师想让学生快速地按照教室的座次顺序,转移到操场,你有何方法吗?可以尝试从直角坐标系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再次上课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成果。小光积极地举手说:“结合本节内容,我联想到可以充分运用教室的过道,以南北走向的过道为X轴,以东西走向的过道为Y轴,以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单位1,让学生找到在此坐标系中的位置。因为两个数字较为好记,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坐标系位置,找到在教室的具体位置,实现迅速转移!”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布置生活化作业,让学生思考生活与知识的联系,并真正将数学知识运用在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在开展生活化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心观察生活,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拉近数学与学生心理的距离,让学生能够真正构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连接点,转化原有的数学思维模式,提升他们的数学知识运用效率,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苗辉.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7(16)
[2] 吴建军.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