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渝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数学新课标内容的逐步改革深化,融知识,能力与素质考察于一体的新课程知识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所任教的是农村九年制學校,所教班级他们的数学都是基础较差的(从成绩可以看出),面对这样的学生,要怎样才能使他们重新找回学习数学的信心成了我时时刻刻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终于让我时刻绷紧的神经得到休息,下面就这几年我上数学的教学经验和同行们交流。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能力培养
第一,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有激情,对于九年制学校的农村学生上他们数学,首先我们不能每堂课都按教材的进度上,如果每堂课都是讲课本内容,学生们不但觉得很累,而且还感到烦,就会产生厌学的现象,因此,在适当的时候,一定要穿插着讲一些有关数学趣闻方面的知识。例如,讲到 时,我就给他们讲第一次数学危机,在讲函数之前,我先给他们讲函数出现的背景,同学们听得非常入迷,有些同学还觉得不可思议,怎么数学居然也有危机,数学居然和哲学有关,太不可思议了。因此,经常给同学们讲些关于数学方面的趣闻,定会增加他们对数学的爱好(最起码不讨厌数学)。其次,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还应时时关注数学的各种信息,并且要和学生一起分享。例如,今年开学时,我就给同学们讲2009年我国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赛中获得的可喜成绩,2009年12月在清华大学颁奖的中国第二届丘成桐数学奖的情况,同学们听了之后,感受很深,知道并不是要数学家才做大事,中学生也一样能为国争光,知道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和数学的距离很近,并不是很遥远,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神秘。有位同学听完之后,还这样感慨:听到这么多同龄人就获得这么大的成就,感觉匪夷所思,心中充满无限的羡慕。作为老师,要学会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数学的快乐。二零零六年,赖德和弗格斯在其著作中指出:“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情感是中心”。
第二,从数学本身来讲,数学的高度抽象性造成了数学的难懂,难教,难学,也是大部分学生放弃数学的主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顺应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在需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做到从直观入手,从具体开始,逐步抽象,即数学的思考方式,恰当地运用图形语言,自然语言和符号化的形式语言,并进行三者之间必要的转换。例如:平面几何这章的内容正是体现这一方法的良好载体。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部份后进生性格较为内向,解题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一些。不懂的地方又不敢问,生怕别的同学或老师说他们笨。课堂上提问时也是紧张得回答不出来。因此,我主动关心这部份后进生,经常同他们做平等的交流,鼓励他们“敢问”、“会问”、“多问”。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消除紧张心理,帮助他们放弃沉重的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为活跃。
最后,分析作业现状,实施编题策略。许多学生都问“老师,为什么我在课堂上听得懂,课后的作业也能做好,但是一到考试就做不起题”,这可能是好大一部份同学的共同心声,由于课堂信息容量小,知识单一,密度不大,在老师的指导、启发、讲解下,大部份学生一般都能听懂,课堂练习多是直接应用概率,套用课本上的例题;过程简单,运算量小,一般只是在草稿纸上或练习本上写下简单的解法或结果,较少有严谨的表述。因而解题过程较为散漫,况且题目的技能技巧要求较低,他们大多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内作业毕竟只有一定的数量,没有布置的习题大多无人问津。由于他们做作业时没有考试时那样有速度和时间的限制,而且大多数学生手里都买有课后练习题的答案。这导致部份学生不善思考,不积极思考。多数是一边对着答案一边做作业,或是先看了答案再做作业。他们一想不出就急于看答案,这使他们失去了在思考中锻炼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机会,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数学能力的提高。他们日积月累,坏习惯慢慢养成,一经考试,因为题量大、题型多、时间紧、难度大、解题过程又要求严谨简洁,多数难以应付,因而考试自然不能取得好的成绩。针对这一现状,我实施编题策略,对部份作业题进行加工,使他们拿着有答案的资料也没有办法。对于所编制的题目,我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通过批改,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问题大的作业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教会他们要注重对课后作业所包涵知识的理解,消化和技能的掌握,这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确实,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大部份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班上的学习氛围也越来越好。不断的研究教学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教师必须做的事情,特别是对数学能力差的同学来说,更是需要我们每个数学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共同寻找出可行实用的方案,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潘加岭. 提升“学困生”数学学习质量策略初探[J]. 2009(8).
[2]陈昌君. 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0(26):63-64.
[3]许东. 浅谈学困生的数学能力培养[J]. 中学教学参考(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