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初中生思政课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2020-10-21 19:28何发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初级中学思政课激发

何发

摘要:初中“思政课”即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学校德育主渠道。成功的思政课教学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文章总结和探讨了在初中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对改善思政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级中学;思政课;学习兴趣;激发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学校思政课教材,初中是《道德与法治》,小学是《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 成功的思政课教学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趣字当头,其乐无穷。”每一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能否达成教學目标,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一个重要的策略。无论是在课始、课中还是课后,教师都应该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善于引用身边的事例激发思政课学习兴趣

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里的重要内容,比如政治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小康社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传统美德、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依法治国、坚强意志、人生价值、责任等,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引用身边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这是我的责任》第二目“扛起你的责任”的教学中,笔者充分运用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的材料,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增强责任意识,培养自觉承担责任的能力。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许,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地震发生后,党中央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灾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国人千里驰援送温暖。那么,总书记和总理的指示和批示说明了什么? 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又充分表明了什么?联系抗震救灾中国家领导人、武警官兵、医护人员、人民教师、志愿者等事迹,从责任的角度有哪些启示?我们应该学习抗震救灾英雄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这些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

二、保证学生展示的时间和空间激发思政课学习兴趣

要实现思政课的有效教学,从预习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留给学生发表个人看法的时间和空间是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例如在导课环节,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笔者经常在课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发言,发言时间为3至5分钟,每节课1至2名同学。全班同学人人做准备,随机决定具体发言人,发言的学生围绕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上台“讲一讲”预习时感受最深的部分与原因。课中,教师指导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后都应该保证学生有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幸福的味道》第一目“感悟幸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话说幸福——争议幸福——品味幸福——提升幸福”流程实施教学。第一个流程以“幸福”为话题,让学生做“接龙游戏”,全体同学依次参与,从第一个同学开始,声音洪亮简明地说出对幸福的理解,不能重复。第二个流程“争议幸福”,结合教材里提供的“悠闲才幸福”还是“忙碌是幸福”“有钱才幸福”还是“简朴是幸福”“成功才幸福”还是“平凡是幸福”等三个话题先小组合作讨论,然后每个小组的发言人发表各自的看法。第三个流程“品味幸福”,首先引导学生走进教材“阅读角”,自主阅读“幸福的真谛”和“轻微的正相关”两个材料,思考“幸福的真谛是什么”和孟子“三乐”中所蕴含的幸福观,在个人自学和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品出幸福的三要素:健康的体魄、一定的物质和充实的精神。在各个教学流程中,学生展示成了重要环节,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增强了思政课学习效果。

三、聚焦“时政”热点激发思政课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上课时,每当讲到国际国内正在发生的时事政治时,学生的兴趣特别高,学习、思考特别积极认真。 因此在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运用时事政治事例,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多维教学目标。 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与初中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度比较高,契合点很多,往往可以起到诠释和支撑教材观点的作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很多,是初中思政课教师常用的方法。 就我而言,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的时政热点,主要来自每天的央视“新闻联播”“半月谈”和时政参考资料等,一是要积累,二是要精选,三是要满足达成教学目标的需要。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让生命之花绽放》的教学中,就可以聚焦“新冠肺炎”的官方时政新闻材料。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面爆发,湖北是首先发现疑似病例的省份,这与他们喜欢吃野生动物是分不开的,同时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和人们对于传染病防御意识淡薄,使得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党和国家不计代价、免费救治病人,广大科学家及医护人员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主动性,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受害者,书写出了壮丽的人生赞歌。教学中,让学生思考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原因上看认识到了什么?明确: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破坏生态要受到自然的处罚;防御意识淡薄说明公民生态环保意识差。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广大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拯救病人的高尚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尊重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的意识,努力为生命的接续担当责任。

四、落实生活参与核心素养激发思政课学习兴趣

生活参与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教学“生活化”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策略。通过生活化教学既要达到“知”的目标,更好达成“行”的目的,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几十年的思政课教学和思政课教师培训教学辅导中,笔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把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基础上,着力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的教学时,引用了我国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做子女的要常回家看看” 写入法律的例子,课前布置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周末为父母做一件事。 上课时首先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然后结合课前布置的作业和歌曲,让学生展示汇报: (1)周末你为父母做了哪件事? (2)父母对你所做的事有什么样的评价? 你的感受如何? (3)“做子女的要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 有什么样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通过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孝是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行孝在当下,行孝更在心。 这种生活化教学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将之践行于实际生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行德育学习和实践。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作用不可替代。激发学生对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有很多值得探索和实践的地方,比如需要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内容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和时政热点;利用多种媒体和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等等。只要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兴趣的策略都值得探索和实践,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构建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推进有效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余伦华.思想政治课激趣教学点滴[J].教师教育,2007(07).

[2]邓发忠.思想政治课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西部,2007(04).

[3]宋振全,于云荣.谈思想政治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7.

猜你喜欢
初级中学思政课激发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基于GIS的凤阳县初级中学布局分析研究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