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与关键,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才能把大学生的人格养成、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有机统一起来。
课堂是学校的主要阵地,学科、书本是课堂教学“育人”的根本资源与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善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实施学生管理工作,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乌克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生前常对他所在的帕夫雷什学校的教师说,你们一定要懂得,你不是教物理,你是教人学物理。这一说法清晰地区分了学科专家与学科教师的职业工作特性及其不同要求。通过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更要了解学科历史、学科方法论、学科的社会功能及其伦理标准,培养对本学科高度热爱的情感。因此,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职业素质、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简单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点滴中渗透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通过教师对科学知识所蕴含的价值层面的挖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習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更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启迪引导,思维转化,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
书本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资源与手段,“育人”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达到育人的根本目标。而课堂教学的施教之功贵在启迪引导,重在思维转化。本文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课堂教学为例,阐述课堂教学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渗透契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师生的平等、互动,课堂以引导、解释为主,鼓励学生积极行为。课堂以团队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一定的活动项目,通过参与、体验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提高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1]。这种教育形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个别辅导与团队活动相结合,把抽象理论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2]。在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公共选修课,任课教师大多为经过专业培训的辅导员老师,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不仅能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游刃有余的融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能很好的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融入到日常学生工作中,相辅相成,互惠共赢。
(一)以教学内容为结合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围绕大学生自我认知、未来职业理想的确立 、职业目标的定位和职业训练实践全面展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载体。很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息息相关,例如在性格探索章节中引入如何看待奖助学金评定的公平公正,在兴趣探索的章节中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合理的选择社团锻炼等等,教师在授课前要善于思考,在课堂中要合理引导,不仅会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更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传递正能量。
(二)以课堂表现为切入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倾听,尤其积极收集学生言语之外的情绪以及话里行间所传达的信息,留意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启迪引导,趁热打铁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价值观探索章节中,通过设计价值观拍卖活动,观察学生在拍卖过程中的表现,引发学生对未来就业选择的思考,使学生清楚的意识到就业准备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未来学生就业的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以课堂情境为着力点
根据生涯规划的要求,在课程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准备不同的课堂情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例如,在课堂中设立小组讨论的情境,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人际关系,为未来在职场中更好地与领导同事融洽相处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不同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职业需求,提高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缩短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期 。
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深入、全面、创造性地抓好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达到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提高主体意识,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自我发展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GCDF中国培训中心.全球职业规划师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p156.
[2]康胜.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结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8/10总第206期,275-278.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