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 朱天阳
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的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于中国,既是著名的庭院观赏型花卉,又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中国牡丹有着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历史,于南北朝时期开始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又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牡丹”这一名称在书面文学中正式出现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 隋代牡丹的栽培数量和范围逐渐扩大,当时的皇家园林和达官显贵的花园中已开始引入牡丹栽培,并初步形成集中观赏的场面。到了唐代,因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背景,在洛阳牡丹的种植基础之上都城长安的牡丹迅速发展。不论宫廷寺观、富豪家府或是民间院落,牡丹的种植已十分普遍,并因其兼具观赏与经济价值而深受人们喜爱。宋代时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移至洛阳,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人们对牡丹的研究显著提升,形成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因而“洛阳牡丹甲天下”这说法逐渐流传甚远。到了明清时期牡丹栽培范围已基本覆盖国家东部适宜牡丹生长发育的地区,人们对牡丹更加推崇,将其称之为“富贵花”、“花中之王”,代表荣华富贵。牡丹花开花之后雍容华贵而又不失娇艳,端庄大气被视作代表女性极高权利地位的花朵,自古将牡丹比喻为皇后“国色天香”。如今牡丹品种繁多,花大色艳,芳香浓郁,秀韵多姿,雍容华贵,仍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国花寄予着人们的美好祈愿,是象征繁荣富贵和吉祥昌盛的圣花。
牡丹元素是牡丹文化的视觉符号,其特有的形式美与象征意义代表着大众的视觉记忆和审美尺度。设计师们从具有几千年文化的牡丹元素中得到启发和灵感,挖掘其完美的装饰造型和富贵吉祥的象征意义,加以设计和改造使之完美地结合于现代的设计理念。引用客观现实中的牡丹元素融入艺术设计,是对设计对象进行艺术加工,赋予其特定精神文化内涵的艺术手法,体现了人们在物质生活充裕的前提基础上,对精神文化层面美学价值的不懈追求。牡丹元素自唐代以来就是人们最受欢迎的装饰造型元素,这里对于牡丹元素的运用不再是简单地复写客观自然形态,而是将自然形态综合概括提炼精华,进行夸张抽象的二次创作,使其具有典型化的牡丹特征元素高度集中的美感。不仅具有外观美,更集中体现其精神文化内涵,寄托人们的理想追求和情感愿望。历经数千年的优秀牡丹文化元素,在继承和改良的基础上仍然被认为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而广泛的使用。因着民族趋同的审美心理引导,这种对牡丹纹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也被如今世人所普遍认同。许多现代设计也正是运用了端庄饱满、富丽大气的牡丹元素,激起人们的视觉情感共鸣。
一、建筑设计中的牡丹元素
作为吉祥富贵的象征,牡丹在中国民间的形象素来给人以造型华贵堂皇、色彩绚烂璀璨的视觉感受。牡丹元素在我国历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积淀,形成了一个颇具文化代表性的民族精神符号,寄予着人们对吉祥富贵、和谐安康美好生活的诚挚祈愿。当代建筑设计师将这份独特的祥瑞文化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创作出形式鲜明的牡丹元素设计。在传统装饰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简化重构,使得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审美形式实现有机结合,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增添了一份饱含精神文化的人文价值,其裝饰效果与审美意境再创新高。
我国的牡丹产地数菏泽与洛阳最为著名,也尤以两地城市建设中对于牡丹元素的应用更具典型代表性。菏泽,古时谓之“曹州”,至明代就有着“曹州牡丹甲于海内”的赞誉,2012年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大大小小的城市设计皆基于牡丹元素,其中位于文化中心的牡丹大剧院(图1)则是菏泽的地标性建筑。牡丹大剧院建筑面积40202平方米,建筑高34.7米,是菏泽功能最齐全、结构最复杂、设计最精致的单体公共文化设施。大剧院整体外观以牡丹花瓣为基准造型设计,整体看上去像是一株欲语还休的娇艳牡丹,外围花瓣层叠包裹着建筑内部,突出“刚柔并济、含苞待放”的设计理念,体现了菏泽“牡丹之乡”的地方特色。菏泽市牡丹区人民北路的曹州牡丹园中,伫立着一座名为“国花魂”的牡丹主题雕塑(图2)。风姿卓韵的“国花魂”高16米,直径14米,重25吨,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工程部设计制作。象征着古老而又焕发年轻活力的菏泽,不仅拥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更在新世纪充满着勃勃生机。这座灵韵生动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好似一位裙带舞动的牡丹仙子正向世人伸出好客之手,邀请游人静静倾听她对牡丹文化的娓娓述说。在此,人们既能够观赏到“牡丹终古是帝王”的异彩丽姿,同时可也身临其境领略牡丹文化深厚的底蕴内涵。牡丹园内国花馆中的牡丹宝鼎大气雄伟,正面10朵盛开的牡丹既代表着牡丹的10种基本花型,又有“十全十美”之寓意。背面9朵牡丹浮雕代表牡丹的9种花色,又意“九九同心”,人民和睦生活安宁。宝鼎上方56朵牡丹象征着祖国56个民族,共同簇拥着牡丹这一国花。鼎上金球缓缓转动,球面刻有99种牡丹花名,寄予着长长久久的美好祝愿。
二、家居设计中的牡丹元素
我国唐代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开明的政治基础和繁荣的经济条件孕育了多元化的精神文化追求,在家居物件的设计上,继动物纹与几何纹大肆流行之后,植物纹开始进入人们的审美视域而备受热捧。据《神农本草》记载:唐代从朝廷到民间栽培、观赏之风盛行。唐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从大量赞誉牡丹的诗词作品中皆可看出,刘禹锡在其《赏牡丹》中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菜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逢牡丹花季,便有文人墨客争相举办赏花会煮酒赏花、切磋文采,也正因唐人对牡丹这份热衷,使得牡丹纹样开始大量应用于人们日常民俗物的设计之中。唐开元之后牡丹纹大放异彩,形成了花头饱满、花瓣层叠、云曲卷边等较为鲜明的风格特色,寓意“花开富贵”的内含特色。
这种牡丹纹样元素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美好情感寄托,被广泛应用于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家居设计中,生活实用之余还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美育功能。牡丹纹有刻、印、绘等表现技法;有独枝、交枝、串枝、折枝、缠枝等造型纹样。通过娴熟的技艺和灵动的创意,工艺匠人们巧妙地将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代比较著名的刻有牡丹纹的家居用品是现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明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图3),此官帽椅四足外挓,侧脚显著,座面呈前宽后窄型。大边弧度向前凸出,平面作扇面形。搭脑的弧度则向后凸,与大边的方向相反。椅身通体素混面,靠背板上刻有牡丹纹团花浮雕,刀工细腻、纹样生动。盛开的牡丹尽显风姿卓韵,一枝独秀颇具海纳百春帝王之态,又好似翩跹起舞的少女,魅力动人。整个牡丹纹雕饰圆润舒朗,简洁大气又不失文雅。重庆渝北地区巴渝民俗博物馆馆藏的“清镂雕满金漆花鸟纹楠木拔步床”(图4),床上刻有五朵大气牡丹,花的周围蔓延着粗硕枝叶,辅之以四只绶带鸟口衔蓓蕾、玉兰花为衬,洞石蜂蝶点缀其间。五朵牡丹,株株硕大饱满,花瓣层叠错落有致,尽显华贵之姿。牡丹组以蓓蕾寓意“三星在户,五世其昌”;五株牡丹均匀对称分布,三朵牡丹当心在上,两朵牡丹分饰两侧,正所谓“连三进五”,寄予着“新婚之喜,子孙昌盛”的祝愿;牡丹邂逅玉兰花,唯美的画面象征着“玉堂富贵”之意,整件床具的雕刻设计饱含浓厚的文化意蕴和艺术价值。除床椅外,牡丹元素的装饰纹样还多应用于屏风、摆件、立柜、床围等家居用品,器物之中深深寄托着主人对家庭和谐美满的祈愿。
现代人多将牡丹元素用于被褥床单上,其花朵造型设计大都圆润饱满极具写实意味。繁多肥美的花瓣,茂密活力的枝叶,株株朵朵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大红大绿色泽鲜明艳丽,辅之以鸳鸯、虫鱼等动物点缀其间,整体呈现出丰硕厚重又舞韵灵动的特点。牡丹纹样用以棉被窗帘等布料纺织设计中,以缠枝型纹样(图5)和团花型纹样(图6)两种类型最具代表性。牡丹是传统缠枝纹中最为常见的素材,因其“国色天香”而又“雍容华贵”的特性而赋予缠枝牡丹吉祥富贵之意。国富民强的经济背景加之佛教宗教艺术观念的引入,使得唐代人催生出“以圆为美”的独特审美观念,在此影响下的牡丹纹开始慢慢呈现出圆润团化的特点,团花型描绘出边框内部镶嵌大株大朵的饱满牡丹,寓意“和睦美满”。民间传统认为牡丹是种阳气旺盛的植物,家中庭院种植牡丹或使用带有牡丹图案的被套、窗帘等会增福增旺, 带来财运;牡丹花也因其华贵地位而寓意权贵,仕途之人使用带有牡丹纹样的家居用品,祈愿自己能够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三、平面设计中的牡丹元素
牡丹在古时是最早应用于装饰纹样的植物之一,直到今天依旧深受设计师们青睐,牡丹元素设计也是各种装饰上运用最多的花卉题材。色彩丰富、花大形美的牡丹作为福运美满、雍容华贵的象征,其形态特征被设计师匠心独运创造出结构精美的牡丹纹样平面设计。株株牡丹在设计师手中或环环相扣、茎蔓缠绕;或两相对望、欲语还休;或一枝独秀、形容妖娆。不仅有复杂多样的造型构成,牡丹图案的纹路细节更是精妙绝伦,塔形、楼台形、双层多瓣式、单层三瓣式、牡丹花结等式样的花瓣设计精密纷繁,灵动美观。牡丹元素的装饰纹样不仅可以单独设计自成体系,也可与其他图案进行组合产生别样的视觉效果和文化碰撞,产生新的美好寓意和文化内涵。历经千百年来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牡丹文化在继承传统的积淀之余,被不断赋予时代意义和创新内涵,因极具民族特色且表现力丰富而仍广泛用于今天的标识、包装以及文创形象的设计中。牡丹元素在包装设计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便是“牡丹”牌卷烟的外包设计(图7)。牡丹烟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1919年,振胜烟厂在上海《新闻报》刊登:“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国货虽良,端赖同胞提倡,此我牡丹牌之定名!”提倡国货复兴时期老上海品牌最深刻的记忆便是牡丹香烟。设计师在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时保留了牡丹的基准形象,又尝试进行了不同画法,最终选择还原一朵端庄芳馨的清雅牡丹。画面中除去牡丹元素外又增添了留声机和台式电话等老上海经典元素以增加时代感,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唯牡丹兀自摇曳,静静聆听过去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光阴浸染情怀,透射岁月的朦胧意境,唤起人们的品牌记忆。在我国盛产牡丹的著名古都洛阳,其牡丹文化节也是牡丹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又一典型代表。文化节的吉祥物形象设计便以动画人形化的牡丹形象元素为基础(图8),以层层花瓣为头、翠绿花叶为裳,头顶花蕊皇冠,代表着牡丹“花之冠、花中王”之美誉。为牡丹吉祥物取名为“丹丹”,象征着洛阳红牡丹,同时也表达了洛阳人民构建和谐城市,宣扬牡丹文化的一片“丹”心。
总结:牡丹文化与传承
自唐宋以来,牡丹就以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而世代延续。牡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卷中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基于此而演变出的牡丹元素在设计领域也留下精彩篇章。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历经时代变迁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贴切象征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如此国泰民安,锦绣河山的壮丽瑰美,极具鲜明时代特征。具有东方韵美牡丹纹样以吉祥富贵、繁荣昌盛的寓意同时给现代設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思路。历史岁月的积淀使得牡丹文化更加贴合日常生活而深受人们喜爱,这种对牡丹文化的共同喜爱应是民族审美心理趋同的倾向使然。现代设计应汲取时代经验,将牡丹这姿态丰腴、端庄华贵的艺术形象与当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牢牢把握人们的审美倾向,基于传统牡丹文化并运用现代设计的创意手法,从而设计出富有创新力又极具有民族气派和时代风格的优质设计,激起人们的视觉与情感共鸣。在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我们更应认真审视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究其精髓并灵活运用,设计出富有民族个性和风韵的作品,将新鲜血液注入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杨林.牡丹纹样的历史沿革与再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2]龙彩凤,宋小川.唐代牡丹纹在现代家具设计上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9(02):104-105.
[3]冯滨,柯薇.家纺经编面料中牡丹纹样的构图设计[J].针织工业,2019(08):18-21.
[4]王琳.牡丹文化在洛阳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05):100-101.
[5]郑新涛,陈慧娟.传统牡丹图纹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社会科学家,2007(S2):206-207.
(作者单位:王慧敏,北京化工大学; 朱天阳,北京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