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在网络环境下的开发和利用

2020-10-21 05:26郭瑞
人文天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献利用数字化

郭瑞

地方文献是关于一个地方的有关资料,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资料性,其内容包括记载某地的文献、地方人士著作、地方志、地方出版物等。地方文献“记地理则有沿革、疆域、面积、分野;记政治则有建置、职官、兵备、大事记;记经济则有户口、田赋、关税;记社会则有风俗、方言、奇观、样异;记文献则有人物、艺文、金石、古迹产。”它揽括了地方政治、经济、人文等各个方面,是全面展示地方历史发展的百科全书。地方文献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文献,既反映出地方特色,又体现出时代特色,其内容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资料性、时代性、多样性和不可复制性等特征,在某些程度上对国家文献具有补充和补正作用。著名地方文献专家杜定友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呼吁:“地方文献是历史文献的一部分,我们要保护它,了解它,发扬它!”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成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主席指出“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也为地方文献在新时代的激活、展现、利用打开了新的天地。地方文献在网络环境下的开发和利用便是“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紧跟时代脉搏的最有效方式,是充分继承地方文献资源的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

计算机、手机网络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这便要求图书馆必须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以新的、适应广大读者的方式提供专业服务。从图书信息的检索到图书的借阅,再到文献的查询,以至文献的立体应用,都必须在网络数据库中得以实现。快速、便捷、高效的图书馆数字化日趋完善,作为保护、利用专业性较强的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相对滞后,在此大环境下的开发和利用迫在眉睫。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地方文献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要求,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以下的探讨和梳理。

1.地方文献在网络环境下的开发

1.1地方文献的数字化的必要性

地方文献的内容涉及一个地区的自然、人文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方面。建立以地方文献的重点藏书为核心的专题数据库,是地域知识信息的活化,它既是地域知识信息的浓缩,又是地域知识的集合。这是地区优势也是地区特色,具有唯一性,即使在国际上也是绝无仅有、无以替代的。在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地方文献的数字化,使得祖先留下来的灿烂独特的文化以新的科技形式长久地保存。

地方文献是成就圖书馆独特性的关键,数据和网络化,让这种特性得到进一步彰显。各地图书馆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地方文献,把各地图书馆收藏的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料、核心的重点藏书数字化,开发和建设反映本馆馆藏特色的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在更广阔的网络世界里提供别馆没有的信息资源,彰显自己的特色性和独特性,让地方图书馆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和提升。

数据化的地方文献,迫使地方文献工作开展数据和网络化建设。随着时代的进步,音频、视频等各种数字化文献工作大量产生,这些数字化文献让地方文献更加丰富、真实和生动。这就要求地方文献保护工作需要适应这一变化,将数字化地方文献收集和整理作为工作内容之一。为使纸质地方文献和这些数字化文献有机集合和全面利用,纸质文献的数字化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1.2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实现过程

地方文献数字化,首先是相关信息的数字化。具体而言,首先要做好纸质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进行基础性的分类,为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是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基础;其次根据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保护情况,对文献资源进行尽可能详细的数字化加工,在这一过程中要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全面性的工作原则,这是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关键;最后,依据文献的数字化加工建立具体完善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便捷有效的检索,这是文献数据化建设的目的。

在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中,建立专门的地方文献信息检索数据库,是确保地方文献充分利用的前提,它是查找地方文献的主要途径。检索数据信息录入首先要确保标准规范,主题标引体现地方特性。地方文献具有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特点,在对地方文献进行信息数字化时,应根据文献的自身价值和使用价值,建设检索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详细著录地方文献的主题、分类、外部特征等,对某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地方特藏进行文摘或提要式录入,甚至全文录入,以确保检索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方便读者检索查询,也可以通过地方文献资源的分类,对地方志、地方文学、地方艺术、地方人士著作、地方传统技艺等建立专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根据各自类别的特点特色,尽可能全面详尽的反映此类地方文献信息,在精准标识文献基本信息的同时标识出文献特点。这样既能对反映该地方文献的特色进行了着重说明,又能方便读者快速检索查询和应用。

实现地方文献的资源共享是数据化的最终目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使地方文献网络共享成为可能。随着各地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立,通过互联网连通,将各地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同置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呈现给广大读者,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资源共享。信息检索和全文相结合,使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络,随时随地,检索到所需内容,尽可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地方文献的资源共享,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对稀有及珍贵的文献在更大范围的保存提供了有效支持。

2.地方文献在网络环境下的利用

2.1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处理,为网络环境下的利用提供了可能

通过图书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技术,对地方文献提供一些新的呈现方式。通过在图书馆官方网站开设版块(专栏),将馆藏地方文献通过影像、主题摘要、全文录入等方式呈现,方便读者检索查询;同时可以同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技术,开设“地方文献网上阅览室”,有计划、定期的、分专题(类别)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推送,也可以对重点的地方文献资源着重呈现。通过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实现地方文献信息的精准投放和共享。微信群的设立,实现了将本地及外地地方文献关注人群的聚集化,数字化的信息发放可以以聚集化的方式进行传播,实现了资源共享的精准化。

2.2网络地方文献展览活动,让展览变得更便捷、真实和节约

展览是促进地方文献推广的有效途径,与现实展览活动相比,虚拟的网络展览具有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时间限制,不受资金限制的诸多优势。线上的专题展览,节约了展陈成本,扩大了地方文献的受众、提高地方文献的效率。数字化的建立,将展览由现实转为虚拟,文字、图片、影像、音频等等详实的数据信息,让网络虚拟展览获取更多的真实度和自由度。特别是对那些不能让观众触摸的展品的数字化处理,更能增加观众的真实感和参与性,实现观众与展品的互动,提升展览的效果。 在現实展览中网络虚拟化的利用,可以将相关的现实中没有,网络中存在的资料信息同时展现,让展览更加立体。

2.3地方文献的网络化有利于文献资料的征集

在地方文献的征集捐赠工作中,有些文献资料可能因为稀少性、珍贵性等原因,持有者不愿进行捐赠,但是广大读者又有分享、查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跟文献资料所有人沟通,将文献资料数字化,在不获取文献本体的情况下,获取到文献的全部信息,再通过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实现地方文献的共享,体现文献的利用价值,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2.4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有利于地方文献产品研发和利用

藏品的数字化,利用文献的数字信息,图片资料等,能够促进地方文献的复制和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针对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极其珍贵又数量有限的地方文献古籍或艺术作品,这种功能更加的彰显。

2.5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让地方文献中的古籍保护和利用成为可能

在地方文献中一些重要的具有历史性的古籍,如古代地方志等,由于保护的需要,纸质版本不可能让更多读者进行阅读使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利用,可以对纸质版本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网络传递给更多受众,从而解决了反复翻阅对古籍的损坏和古籍利用之间的矛盾。

结束语

地方文献是一个区域文化记忆的记录,地域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地方文献资源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地域、区域的特点。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反映图书馆藏书特色的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要立足于本馆的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在网络环境下的开发,是充分继承地方文献资源的基础上的发展,是在数字化大环境下的保护利用的延伸和有效手段。文化的继承是地方文献资源发展和利用的根本目的,是地方文献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开发和利用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充分感受地方文化,了解地方文化,真正展现地方文献资源的珍贵价值,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邹华享.中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概述,图书馆,1998.6

[2]黄晓斌.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策略,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1

[3]刘文锋.浅谈地方文献的搜集和利用[J].图书情报论坛,2000.4

(作者单位:济宁市图书馆)

猜你喜欢
文献利用数字化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画与理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