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制工作室”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2020-10-21 04:08杜龙龙沈娟萍
文存阅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徒制工作室

杜龙龙 沈娟萍

摘要:传统的大班式授课方式,授课过程依据整体教学设计,严格遵守教学计划无法兼顾学生个体需求,学徒制的工作室授课方式,可以参照学生个体特征制定学习计划,兼顾个性发展,师生之间形成团队协作默契,改变角色身份,企业导师的参与,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项目机会,增强学生自身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学徒制;双师制;工作室

一、引言

传统的高校授课模式以教室课堂为单位,这种授课方式采用一位教师和多位学生这样的授课情境,这种情境模式下,教师按照整体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计划,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学设备缺乏、师资紧缺等问题。但是随着近年来高校师资力量和实训设备的提升,这种授课方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1]。

二、传统教学的弊端

1.传统模式授课能照顾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没有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一些拔尖的优秀学生,授课计划中的内容往往对他们来说较为轻松,而这部分学生往往已经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实践平台的需求会更强烈。传统教学课程大班式的授课无法给这部分学生额外制定的工作任务,限制了这部分学生专业的上限发展[2]。

2.对于综合能力较低的学生因为自身理解能力或者专业基础不扎实对专业知识的信息转换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跟随正常进度,势必会在课堂中逐步被边缘化,失去学习热情,甚至于产生厌烦的学习情绪[3]。

3、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往往是单一教师角色,对课程的认知理解停留在书本知识层面的角度,对企业工艺、工程层面的认知不足,实践开发项目经验不足,对某些知识点在专业领域的应用认识不透彻,不能将知识点清晰地以实体化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纸面化,公式化,毕业后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能力转化效率较低。

4、教学评价手段单一。教学评价手段以书面化考核为准,缺乏实践考核标准,不能科学的考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设计的实践动手项目较为陈旧和企业项目脱节,学生通过这些实训项目掌握的实训技术较为陈旧,不能接触新知识新技术。

三、改革措施

(1)总体目标

通过工作室引入企业兼职导师,实现双师培养机制;工作室培养方案由工作室负责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共同设计项目计划,将企业项目内容增减难度,设计成符合学生接收程度的项目实训课程;增加企业导师考核评分比重,不低于50%的权重,增加实训课程的重。

(2)具体措施

1)通过工作室引入企业兼职导师,实现双师培养机制

和周边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由企业资助工作室的日常运作,企业负责工作室的实训设备维护和增添购置,每届学生由指定企业导师指导,根据企业导师擅长的方向和指定培养计划和实训项目或者根据企业导师布置的工作任务进行学分置换。

2)共同制定培养方向,设计培养方案

根据个体能力,尊重个人选择,根据不同个体特征因材施教,制定符合个体能力的培养计划,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设计专业知识综合性更强,多种逻辑思维并有的项目课程充分锻炼这些学生的知识运用和逻辑思维,而让学习进度缓慢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项目巩固原有知识,扎实专业基础,确保不落后于日常课程进度。

3)转变教师角色,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教师在工作室中既是老师的角色,同时也是企业师傅的角色,学徒制的重要特点是教师本身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传统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很好的实现言传身教的责任,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師自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增强自身专业建设是教师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

4)增加企业导师考核评分比重,增加实训比重,注重实践能力

考核分为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两部分,校内指导老师和学生有较多的相处时间,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日常学习状态进行综合考察,对学生的素质成长起到规范的作用;

四、数据分析

通过设计平行对照组,选取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检验培训结果。本实验以16、17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为例,A,B组学生以常规课题教学形式培养,C,D组学生以小班化工作室形式培养,对比同期的各项指标,指标包括期末综测绩点、技能获奖数量、专利发表数量、就业相关度。

根据表格数据可得,A、B两组在成绩绩点上明显低于C、D两组,而在技能竞赛A、B两组无人获奖,主要是因为缺少实践动手的平台,技能储备较为薄弱,在强度更大的技能竞赛中凸显出来;专利的申请数量上C、D两组数量上优于A、B两组,主要原因在于C、D两组在工作室期间参与了较多的实践项目,导师以任务驱动式的培养方式,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养成了发散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够以点到面扩散性的分析问题,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就业专业相关度中A、B两组明显低于C、D两组,主要成因在于学生通过双师制的培养对行业特征较为熟悉,具备了企业所需的实践技能,在行业的认可度较高,入门相对较为容易,而A、B两组所具备的技能以理论知识形态为主,缺乏主动将理论向实践转变的过程,自身能力被企业认可较低。

五、总结期望

本次教学改革研究以工作室为环境依托,基于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对平行班的学生实行了为期2年的跟踪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小班化学徒制培养模式对高职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都较为显著,就业与专业相关百分比较高,说明此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是依托于工作室的小班化教学,无法容纳大规模的集体教学,师生匹配比不均衡在一些师资较为薄弱的地区实行起来较为困难,扩大职业教师队伍,增加师资建设投入是学徒制模式要推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鲁叶滔.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4,(12):19-21.

[2]赵志鹏. 实用型人才培养驱动下的嵌入式教改模式探讨[J]. 电子世界,2013,(22):188.

[3]罗钧,廖红华,付丽,黄勇. 嵌入式实验教改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08):958-959+1018.

[4]何剑锋,叶志翔,何月顺,李祥. 交叉应用型嵌入式创新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489-493.

[5]戴波,刘建东,纪文刚,韩占生,刘红琳. 基于实现矩阵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改革控制模型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149-158.

[6]李海宗,陈磊.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03):13-15.

[7]陆枫,金海. 计算机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趋势及其启示——兼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改经验[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5):180-186.

[8]冼进,贾德良,毕盛. 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8):282-284+288.

[9]路志. 协作式嵌入式远程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5.

[10]汪湛清,彭熙伟,郭玉洁,郑戍华. 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中的挑战问题[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364-366+392.

课题项目:

本文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项目,“双师制工作室”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编号2018xj28)。

猜你喜欢
学徒制工作室
现代学徒制在数控加工技术中的运用
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