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井上靖的历史小说《敦煌》研究现状主要反映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研究、艺术层面的研究等方面,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1.关于人物形象研究看似很全面实则没有深入挖掘,研究的力度还不够。2.艺术、美学角度研究的比较多但都只停留在表面。
关键词:井上靖;《敦煌》;研究述评;国内
井上靖(1907-1991)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中国人所熟悉、所喜爱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有很多取材于我国的西域,例如《敦煌》《楼兰》《苍狼》等,传播了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他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他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一样,在没有到过一个国度,而是通过整理、分析各种文献资料完成了其作品,而且作品受到本国人甚至世人所震惊。
20世纪80年代,我国以林林为代表的学者开始研究井上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取得了一些成果。而本文主要以井上靖的西域題材历史小说《敦煌》为中心,来概括总结国内学者对它的研究现状。郭来舜《日本作家井上靖先生和他的小说<敦煌>》是国内第一篇分析井上靖《敦煌》的文章,主要考察了井上靖先生的生平以及创作生涯、概括总结了《敦煌》的主要内容并从中来分析其历史小说的特点,并且高度赞扬了井上靖在日本以及中国文坛的突出贡献,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对中日两国友好交流的意义。卢茂君《井上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探究》(2008)是目前为止的唯一一篇关于井上靖作品研究的博士论文,概括、总结了井上靖的西域情结,并对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进行了进分类。李玲《井上靖小说《敦煌》的生命境界建构》(2018)指出,《敦煌》这一小说融合了东西方多种文化资源,并从四个维度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生命境界。三位学者的研究成为《敦煌》小说研究的里程碑,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诸多参考,但是仍有很多课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本文对井上靖历史小说《敦煌》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指出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1.作品的形象研究
小说中的形象大体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物形象,包括男女主人公和历史人物形象;另一类是国家、西域形象。
1.1人物形象
首先是男性人物形象研究。杨久成在《人生如戏的“脱落者”——评<敦煌>的虚构人物》一文中写道,井上靖认为他自己是一个“脱落者”,他在小说《敦煌》中虚构的三个主人公也属于“脱落者”,并且分析了他们脱落的原因、经历、过程及脱落者的独孤感和最后的归属感。“赵行德、朱王礼、尉迟光三个虚构人物分别对应‘脱落者中的放弃者、佚弃者、被弃者形象。作为‘脱落者他们不可避免要与孤独相伴”[1]。袁盛财在《井上靖中国题材的中国形象分析》一文中对小说的主人公赵行德进行了分析,认为他是一个软弱的文人,在战场上只知道闭眼睛,尉迟光侵犯他也是毫无还手之力,完全体现了中国人眼中“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李亮《论井上靖中国西域题材小说中的武人形象》指出朱王礼作为一个武人,他时刻记住自己是一个战士,无论自己在哪个军队,都在为这个军队而英勇杀敌。杨中《有关井上靖的<敦煌>中“失根汉人”的形象分析》主要分析了赵行德、朱王礼、曹贤顺三个汉人失根的原因,他们对自己是汉人这个“根”的认同,认同之后又想尽各种办法来做出救赎,并且对他们的形象做出评价。
其次是女性人物形象。卢茂君《井上靖笔下西域各民族女性形象与其历史小说创作手法的关联》详尽考察了井上靖所有的西域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并总结概括了出其特点,并指出关于她们的描写在作品中篇幅不多,但读起来令人肃然起敬,印象深刻。高香玲《井上靖小说<敦煌>中的女性美》通过列举小说中的具体情节来分析指引赵行德前往西夏寻求西夏文字之谜的西夏女人,又分析了回鹘女王敢于面对自己爱情并作出勇敢的抉择。从这几件事中展示了她们的女性美。“西夏女人有着原始而又强烈的人性美,回鹘女王鲁莽、单纯不谙世事,敢于直视自己的感情”[2]。
最后是历史人物形象。罗矛昆在《谈小说<敦煌>对西夏历史人物的描写》一文中,通过《杨家将》和《敦煌》中的西夏历史人物做出对比,指出井上靖笔下的西夏历史人物都是正面形象,并且是用来陪衬汉民族英雄人物。还参考了曾巩的《隆平柴》证明了《敦煌》中对西夏妇女的描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西夏王李元昊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最正面的形象,也是史书记载‘性胸毅、多大略的西夏统帅在文学作品中得到最恰如其分的描写”[3]。
1.2国家、西域形象
袁盛财在《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分析》写道“井上靖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是传统社会整体想象与现实的社会整体想象共同作用的结果”[4]。钟响在《井上靖西域世界中的美》一文中,以小说《异域之人》和《敦煌》为例,分析其作品中展现的西域世界的自然的广阔之美、人文之美,“在诠释西域的广阔的寂寞时,沙漠成为井上靖笔下最好的代言人”[5]。李玲在《井上靖小说中的中国西部想象》一文中,对中国古代西部人生存状况的深切理解,也熔铸了他的现代人文价值情怀。
以上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对井上靖的多部历史小说来分析人物形象,或者国家、西域形象。只有杨久成的《人生如戏的“脱落者”——评<敦煌>的虚构人物》和罗矛昆的《谈小说<敦煌>对西夏历史人物的描写》分析了《敦煌》从整体、全局的观点来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并没有从部分、具体事件或者某些行为来分析人物形象。罗矛昆则以小说背景的其他中国小说作为参照物,指出《敦煌》中的人物符合历史人物真实。高香玲以作品出现的两位女性为研究对象,展示其女性美。
总之,关于人物形象的描写看似全面实则没有深入挖掘,例如赵行德怎样从文人变成一名战士,又怎样从战士变成佛教徒,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关注。关于国家和西域形象的文章要么内容很广泛,要么内容则比较小,研究的力度也不够。目前在国内,袁盛财和卢茂君研究的观点和影响比较广泛、深远。
2.作品艺术层面研究
首先是叙事学角度研究。赵建萍在《叙事学特征及其成因》中分析了《敦煌》认为作品充满了佛教特色,人物宿命无常,作品缺乏故事性、结构松散,读后不能明了地掌握其故事情节,甚至有时不知所云。
其次是艺术和美学角度的研究。唐卉《井上靖<敦煌>中的月光玉之谜》认为月光玉在小说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暗示主人公的命运等。藤野[6]《解读历史小说<敦煌>艺术之美》从历史事件与虚构事件来深刻解读小说的独特之美。李玲《井上靖敦煌的生命境界建构》指出《敦煌》融合了东西方多种文化资源,从事功、伦理、情爱、信仰四个维度共同建构了一种既超然淡漠又执著坚忍的生命境界。袁盛财在《论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美学意蕴》中认为,赵行德失去心爱的女人后,悲哀之际埋头于佛经之中体现了在悲哀中追求“物哀之美”。唐歷平在《论悲剧美学视野下井上靖西域小说审美意蕴》中认为,小说中不仅体现了物哀之美还体现了英雄之美、池城之美。
再次是文体学特征角度研究。黄华在《试论井上靖历史题材的美学特征》中表明《敦煌》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史家的文体,首创了日本式的“学究式的文体”,并且承袭了日本文学的物语体例和美学传统。司若兰、樊庆彦的《井上靖历史小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与突破》中谈到井上靖从中国史传文学中撷取题材,而且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旨思想、表现手法等方面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所继承。
目前,关于《敦煌》的艺术层面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从叙事学角度、美学角度和文体学角度这三个方面研究的。目前从叙事学研究的只有赵建萍一人,她从人物的叙述学和叙述学的特征和成因这两个方面来研究作品,并没有从叙事学的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方面研究。美学角度研究的比较多但都只停留在表面。在文艺层面的研究中赵建萍和李玲的研究受到了好评。
3.作品影视化研究
比较研究目前只有薛玲的《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与中国想象——根据井上靖小说改编的电影<敦煌>分析》从文化分析的角度对根据小说而改编的同名电影做了详尽的描写,彰显了电影《敦煌》的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与中国的想象。
4.其他
刘东波[7]在《试论井上靖<敦煌>创作与成立过程》中指出:“赵行德的人物原型,赵行德从儒生到军人的转变,军人到佛教徒的转变等问题,还有研究的余地”。他仅仅指出了这一观点,目前还没有学者从这方面研究。刘伟娜《从井上靖历史小说看其历史观》从《异域之人》《苍狼》《敦煌》三部作品概括了井上靖中国历史小说的特点,总结了其历史观。她认为“敦煌中看出井上靖矛盾的历史观”。
结语
纵观国内对井上靖的历史小说《敦煌》目前已有的研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认为有如下几点:1.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看似很全面实则没有深入挖掘。关于国家和西域形象的文章要么内容很广泛,要么内容则比较小,研究的力度还不够。2.艺术、美学角度研究的比较多但都只停留在表面,可能是因为对这方面的理论掌握不足。
参考文献:
[1]郭来舜.日本作家井上靖先生和他的小说《敦煌》[J].兰州大学学报,1982.
[2]黄华.试论井上靖历史题材的美学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J].2003.
[3]李玲.井上靖小说《敦煌》的生命境界建构[J].福州师范大学学报,2018.
[4]李玲.井上靖小说中的西部想象[J].名作欣赏,2017
[5]卢茂君.井上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探究[C].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
[6]卢茂君.井上靖笔下西域各民族女性形象与其历史小说创作手法的关联[J].名作欣赏,2016,10.
[7]李亮.论井上靖西域题材小说中中国人物形象的意义[J].考试周刊,2014.
[8]司若兰,樊庆彦.井上靖历史小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与突破[J].中国文化论衡,2017.
[9]唐卉.井上靖《敦煌》中的月光玉之谜[J].上海文化,2019.
[10]薛玲.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与中国想象——根据井上靖小说改编的电影《敦煌》分析[J].当代电影,2017
[11]袁盛财.论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美学意蕴[J].科教文汇,2011
[12]袁盛财.论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叙事视角[J].文教资料,2011,05
[13]袁盛财.井上靖中国题材的中国形象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2011
[14]叶渭渠,唐月梅.20世纪日本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15]赵建萍.井上靖《敦煌》中人物的叙事学阐释[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
[16]赵建萍.井上靖历史叙述中的西域想象[J].安徽文学,2015
[17]赵建萍.论井上靖《敦煌》小说叙事学特征及其成因[J].喀什大学学报,2017
[18]钟响.井上靖西域世界中的美[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3
作者简介:
韦红骆(1993—),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