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亭亭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心理发展问题逐渐突出,导致很多小学生在家庭教育、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也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问题。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应引起教师的特别关注,并给予小学生综合指引和发展引导,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发展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小学生心理综合素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优化途径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更加优越,大多数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不让孩子做任何的家务,不让孩子受一分委屈。一些过分注重孩子教育的家庭则非常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让孩子有失败的机会。在种种家庭教育指导理念和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小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有的学生害怕与人交际,有的学生经不起挫折打击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指导和救助,将会对小学生的成长带来极大的隐患。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方的引導,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
1.学校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制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处在实践并不断发展的阶段,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在成长中形成的,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尽早解决学生的困扰和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严重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助于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对此,年级组有必要成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增进学生心理素质,分析优化小学生遇到的困境,消除他们的困扰,调节小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小学生避免情绪的激动,并且教会学生如何理智的对待情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协助学生克服内部障碍,提高意志行为水平,使其不为偶发诱因所驱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的开展,可以每日安排固定的教师值班,利用课间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耐心为学生排忧解难,解决学生的困扰。心理咨询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且定期跟踪服务。在咨询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对学生谈话严格保密,对学生倾注真挚情感,既赢得学生信任,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心理教师的开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帮助学生使他们的意志品质更加自觉、果断、自制、坚韧,在此基础上,达到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质的德育目标。
2.鼓励家长树立积极的德育观
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互通手段,激发家长树立积极的育儿观,让家长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首先,要理智的对孩子施爱。爱也是有分量的,超过一定分量就成了溺爱。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孩子压力会很大,久而久之会引起孩子逆反的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德育的发展,反而会对德育起反作用,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的爱要理智,对于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要及时对他们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而不是一味地迁就、纵容他们,有效果的去爱孩子要做到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父母要爱孩子并且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得到父母的尊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第二个方面,孩子要爱自己的父母,与父母之间进行互动,从而促进亲子之间感情的交往。第三个方面,对孩子要言而有度的去爱,严格中有宽容,适度的去爱。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发挥孩子的潜力,让孩子有机会谈自己的想法、困难和苦闷,这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爱的本质要求。第四个方面,对孩子的预期不要太高,不要一味地“望子成龙”,如果非要孩子成功,长大以后有出息,而将最本质的人格养成、人本意识以及和谐性情都忘掉了,这是不正当的。
3.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
健康教学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工作,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于随意。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素质,小学心理学的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一定的学科内容对小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并结合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教学的设计,让学生爱上学科,也认识到心理学知识的内部体系,进而形成学习感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甚至可以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例如,在学习《做情绪的主人》一课时,笔者将班级学生作为主体,让他们讲述自己情绪失控的真实经历,然后笔者抽取出几个,让学生们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在这样的过程中,因为是班级学生的真实经历,他们在提出具体的建议时更加诚恳,提出的建议也更加有亲近感和可用性。如此,不仅提升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距离,也提升了学生对情绪的认知,最终引导学生在遇到事情要懂得把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设立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机构,让学生有相关的心理问题可以进行询求帮助。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引导学生家长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学校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提高学生品格素养,帮助其构建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章智.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5):384-385+388.
[2]卫萍.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09):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