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虹
摘要:现代教育倡导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颠覆了以往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优劣的教育模式。数学学科作为学生进入小学便开始接触和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体现数学教学的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强的特点,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也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未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跟着例题生搬硬套地解题做题,一旦题型发生变化,便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应从小学阶段就開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以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分析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能力不足的原因,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1.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仍然过度占据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未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未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完全跟随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思维得不到开发和锻炼,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易令其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此外,尽管教育改革发展至今,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家长和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一些教师为提高升学率,布置给学生大量的课后作业,学生陷入题海战术中,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做题,也无空余时间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1]。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努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思考
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首先应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去思考,同时,转变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再过度占据课堂,而是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学习数学新课内容时,教师不应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可以旧知识进行过渡启发学生去思考,以点燃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当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后再导入新课主题,由浅至深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思维也得到了有效锻炼,思路变得更加开阔,由以往“不懂就问老师,反正老师会讲的”这种懒于思考的思想状态转化为爱上思考,自主独立的去思考,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对于其各门功课的学习均要极大帮助。
2.2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方式之一,巧妙的提问,有助于将学生带入深思的状态中,自主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应灵活应用提问的艺术,巧设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节的内容时,一开始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下生活中的物品都有哪些常见的形状,举例说明,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有的说桌子是方的、碗盆是圆的、山峰是尖的,还有学生说自己住的带阁楼的房子是由两种不同图形组合成,有三角形似的屋顶和长方形的房子,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这样的方式相较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述各种图形的特征,效果来得更好。学生的思维不受教师思路的限制,天马行空,思路更加宽广。通过巧设问题的方式,既给出了学生思考的范围,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教师这种引导式提问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取答案,而是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答案。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疑点来精心设计提问,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3鼓励学生质疑,学会如何思考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课堂上还可以开展一些动手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最终验证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提前准备好量角器、直尺、三角尺等学具。开始教学前,教师可让学生动手在草稿本上画一画三角形,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笔和纸画一个三角形,但老师我有个要求,画出的这个三角形要有两个直角,现在开始试一试。”学生在纸上试着画。
师:画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画不出来了吗?
生:是的
师: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为什么画不出来呢?这就是三角形中角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三角形角的知识“三角形内角和”,教师板书课题,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三角形使其对“三角形为何不能有两个直角”这个问题产生质疑,成功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教师再进入一轮让学生动手用量角器测量不同三角形的度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通过测量得出结果: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90°+60°+30°=180°、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90°+45°+45°=180°、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60°+60°+60°=180°,最终验证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等于180度。
通过这种动手操作的方式不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了正确的思考,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帮助。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给予积极引导,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巧妙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思考、学会思考,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思路得以开拓,在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后学会质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程闯.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51.
[2]铁春玲.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42-143.
[3]陈玲瑶,许红梅.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职业技术,2018,17(0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