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国
摘要:思维导图,是从心理学概念衍生而成的一种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和工作中的思维工具,将思维外化,辅助提高效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指导学生在课堂笔记、课后整理、课后复习等方面运用思维导图,提高生物学习效率等,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发展的有益尝试,本文即针对于此,展开深刻地思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生物教学;初中
前言
思维导图由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先生创造的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借助思维导图,能够由一个中心向周围有层次的发散图形,来表达思维发展。一般而言,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思维导图,是由词汇、图形、线条、编号等构成的,借以将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类别、结构等组织起来,形成完成的思维系统,亦是学习的知识系统。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中运用意义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是随着新课标发展之下,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发展的创新尝试,结合生物学科特色与思维导图的特征,分析可以发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组织运用思维导图,具有如下优势:
其一,思维外化,促成交流。生物学科作为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学科,在学习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基本逻辑等,如细胞的分化过程,微小的分子世界……这些,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而言都过于专业,在初中接触到生物学习时难免会有理解误区、疲于应对等情况的发生[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组织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教学,既能将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由逻辑的思维图象表现出来,也能将学生的思维以这样的辅助表达出来,促成思维外化,实现日常的交流等。但是在生活中,教师更多的关注到如何进行小组互动,达成发展,但是在生活中,教师更多的关注到如何进行小组互动,如何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生活中的发展,能够全面促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展开,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其二,色彩明亮,层次分明。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图文结合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图文并茂的形式,才能更多的吸引学生投入其中的学习,也更能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在组织教学中,充分运用思维导图,真正达成教学工作的开展等,为学生的学习与知识的讲解等做出铺垫。思维导图色彩明亮,层次分明,符合生物学科特色,也能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习惯等,其运用具有积极意义,有效激活初中生物课堂。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于课堂教学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与学生发生交流,是当前一个较为基础的内容,也是思维导图于课堂的重要运用。在具体教学组织中,思维导图能够作为一个便捷的工具,用于教学思路整理、教学内容展示以及最终的呈现。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教学思路,课堂虽然是有预设的,但是在生成中又总是与预设有所区别,因此,与其要求教师去记忆每一个环节,不如去预设流程、理清思路[2]。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教师以更为清晰的思路去完成教学任务,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探索。在具体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的发展运用,做好课堂的讲解与解析,才能更为便捷的展示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
针对一些生物课内容,思维导图也能帮助建立学生与教师的沟通途径。例如,当一项知识,想要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思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尽管初中阶段学生的仍然相对稚嫩,不成熟,表达上也未必专业,却能借助思维导图展现出自己的观点,完成学习任务,进而积极促成教育教学的发展,展现出教学的思路所在。
(二)运用于知识笔记环节
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中,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笔记的思维导图式设定,引导学生更好地达成发展。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与课下复习的重要依据,也是在近年教学中常常被忽略的环节,很多学生都仅仅盲目的记录下教师的思路,笔记却并没有太多的实效性。如果忽视教学思路,可以完善知识点,进一步促成发展,积极达成日常教学的完善。运用思维导图笔记,能够减少无效书写,增加关键词、关键点的注解与标注,积极促成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认知。思维导图所带动的笔记环节,更多的也是一种笔记的思路,一种有主体能动性的笔记,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属于自己的笔记习惯与思路,真正的参与到日常的教学中。在具体的笔记环节,完善知识点,才能更进一步的促成发展,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的思考与设定。
(三)运用于课后复习环节
运用于课后的复习环节,也是当前思维导图运用的关键所在。在组织教学中,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加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是必然走向。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后的复习环节,用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整理复习思路。复习过程中,实际上是面临着大量知识的整合,跨单元、跨课程等,将这些繁杂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复习任务,掌握学习主动权,运用知识笔记环节,积极促成发展,达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完善,便于学生将知识点拆分重组,找到自己的复习思路[3]。在复习中,学生也能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建构,将相关性知识拆分重组,构建成新的学习内容;在复习中,学生也能借助思维导图形成时间表,充分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高效的复习,必然是有固定規划的,以往学生都亦步亦趋的追随教师步伐,缺乏自主的选择与创新,此时则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自己复习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记录下来,做好自己的教学规划,完成课后复习,积极推进自主的时间安排与设定,找到学习的动力与前进的方向,积极促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引入思维导图,能够将教师预设、课堂讲解、学生复习等步骤进行分析与设定,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实现日常教学的发展,全面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达成,最终实现日常教学的发展,全面促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当然,也要意识到的是,思维导图的运用到熟悉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以足够的耐心指导学生完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郭丽霞.“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复习的应用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10):109-110.
[2]文莲.论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J].成功(教育版),2010,16(4):87-88.
[3]高清仓.例谈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论坛,2011,18(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