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海东
摘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将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既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又是顺应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将微课与初中数学课程相结合更好的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应用
微课的诞生使得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透彻深入的讲解,用时不超过10分钟等特点,加之微课视频可下载,学生在家也可观看进行数学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突破了教师一人对多人的传统教学方式,因而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微课来进行教学,相比刻板的纸质教材,微课以视频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很好的活跃课堂氛围,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阐述微课的定义及特点,分析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探析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微课的定义及特点
微课是借助信息技术制作的课堂教学视频及教学相关内容,内容呈碎片化、十分精炼,仅用时5分钟进行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的结构化数字资源。通过声频、音频、图片、视频等资源带给学生一场视听盛宴,以吸引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是基于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1]。
微课的特点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炼、资源容量较小,便于携带,可利用移动设备和零碎时间进行学习,不用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反复的观看,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2.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2.1有助于学生自主进行学习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课堂教学的时间又是有限的,这样就造成一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对于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不能吸收和消化,久而久之,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与班级另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极为不利。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将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的形式,以便学生课后反复学习,对于学困生而言,课后利用微课来补习不仅可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让其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一旦有了自信心自然就会积极向上,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指日可待[2]。
2.2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需要事先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因素,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某一知识点或重难点来制作微课视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观看其他教师微课视频的可借鉴之处,创造出更加有效的易于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微课内容,在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应用微课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这一过程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3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微课的应用让初中数学课堂绽放出生机和活力,课堂气氛一改枯燥刻板的氛围,吸引学生的同时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学生在课堂没能掌握的知识可通过微课来进行查漏补缺,有效解决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微课的应用是对教学的补充,于教师而言是增添了新的教学方式,于学生而言是增添了新的学习方式,对师生双方均有积极的意义。
3.探析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3.1在新课导入环节中应用微课
数学新课内容的学习是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这中间需要教师找到准确的切入点,以使课堂初始阶段就能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一旦被点燃,课堂教学就开了个好頭,后续的课堂教学和学习也就长驱直入,胜利在望了。同时,微课在新课导入环节的应用还能营造活跃而生动的课堂氛围,一改以往过于严肃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3]。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找准新旧知识衔接的最佳切入点,再针对这个切入点制作微课视频,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新课“从算式到方程”这节的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导入新课,小学算术中同学们学习了算术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以方程解题和以算术方法解题哪种方式更简便。教师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观看同一道例题用不同的解题方式来完成。首先微课播放的是用算式的方式来解题,得出结果后导入新课,用代数方法来解题,学生观看完视频很明显的感受到用算式的方法不易思考,而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这种方法给人一种化难为易的感觉。由此教师进入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这就是我们学习应用方程解题的目的之一,这节课我们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以及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旧知识的过渡导入新课,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被有效激发,注意力也高度集中,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3.2微课在数学习题讲解中的应用
将微课应用于数学习题的讲解中,可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对于一些基础而相对简单的数学习题,教师可将其制作成微课,让学生提前预习和学习,而将关键的重难点习题或共性习题放在课堂来学习,这样既有利于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又能锻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也明确了自身的薄弱点,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抓紧课堂有限的45分钟来学习重难点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4]。
3.3微课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中的一些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理解,或者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由于理解错误将影响他们解题的思路,直接造成数学解题结果的错误。为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微课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抽象的概念和学生日常生活中较少碰到的问题,教师均可通过微课的形式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视频中的图片、图像、文字补充等使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变得具体,实现静态知识向动态知识的转化,不仅易于学生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知识的吸收率和消化率。
3.4微课在课后巩固中的应用
由于班级学生均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教授的知识有些学生听一遍就懂,有些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慢半拍,往往需要讲解几遍才能听懂,而教师需要照顾大部分学生的进度,不能因为个别学生而影响教学计划,加之学生家长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辅导孩子,有些家长即便有空闲时间却因为自身文化知识水平的有限也无法给予学生很好的教授。此时教师就可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来制作微课视频再通过网络发送给学生,学生可借助电脑反复进行观看和学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5]。此外教师制作的这些微课视频,有些学生就算在课堂上学会了,时间一长也有忘记和混淆的可能,而微课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课后观看来巩固以往所学知识,对于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具有极大帮助。
3.5微课在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数学复习是巩固已学数学知识的手段和方式,所谓温故而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才能从中获得新的领悟,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很多学生在初学新知识时由于未能熟练掌握其应用,解题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因此教師可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及容易混淆的部分来制作微课,避免学生再次出现类似或重复的错误,也可将重难点习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过程等制作成微课视频,方便学生课后反复观看及学习,以不断提高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知识水平。
综上所述,微课应用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可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还能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突出重点的同时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微课作为初中数学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既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又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与时俱进,吸收新观念、接受新方式、使用新方法来进行教学,发挥微课、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式的作用,实现其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同玲.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20(12):92-93.
[2]李华燕.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7):87.
[3]薛春梅.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3):90,95.
[4]范雪峰.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8):60.
[5]王磊.妙用微课,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下旬,2019,(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