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舒 苏亚东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有力见证,它以活态传承为特征,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文化事项。石林彝族自治县的三弦舞与大三弦被先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弦亦是代表彝族撒尼人阿黑哥的一种标志性乐器。为了以影像来呈现彝族文化,笔者试图拍摄撒尼人三弦的起源、制作、传承、创新等内容。影像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是得以延续与保存人类社会中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式,如何以影像记录与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的过程与经验输出是本文叙述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人类学;三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一、彝族撒尼人三弦的引介
2008年6月7日,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申报的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经国务院批准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称为“非遗”)。世代居住于云南路南石林(今昆明石林县)的撒尼人是彝族支系中最早的原住民,我国撒尼人共有10万余人口,而单石林县就占有6万多人口。彝族不仅拥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其艺术文化更是斑斓多姿。撒尼大三弦舞在石林县内普及最为广泛,受到全民族男女老少的热爱。
彝族三弦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三弦舞的起源是由于彝族人民结束了一天的农活劳作,“男人们拿起身边的农具、女人们抬起手掌,一起跳这种原始简单而又热烈欢快的烫脚舞。民族乐器三弦也就在这种舞蹈的基础上应运而生。”[1]可见娱乐休闲是三弦发明初衷的首要功能。
撒尼人的三弦有大三弦、小三弦之分。小三弦的长度达50~80厘米,大三弦则长达80厘米左右。三弦的结构由琴头、琴颈、共鸣箱、弦轴、琴弦、刺绣背带等组成。传统的琴弦在民间曾用马尾弦、羊肠弦,但现更多为方便而选择乐器店的水弦。
如今,三弦在彝族村落已成为老少皆宜的乐器,三弦有最初的休闲娱乐功能,不仅派生为人们社群交友的一种乐器,如今三弦舞更是石林彝族人民强身健体的一项时髦运动。一到傍晚,不论是城镇的广场还是乡村的街道,都可听闻欢快的口哨与笛音搭配着三弦,起伏回荡在石林每一个村落的夜空。总之,三弦应该是最能代表彝族撒尼人的一种乐器,这也是笔者前往石林彝族村选择三弦作为记录对象的主要原因。
二、非遗影像记录过程概述
(一)前期准备
选择拍摄题材和思考要拍摄的主题非常重要。主题不同于题材,主题是影像作品的核心思想与意图,可深刻,可现实。主题的确定需要通过日常的田野积累,人类学文本阅读或网络相关讯息等汲取灵感;題材则是生活事件与事项,主题思想是由题材提炼而成的。我们早已得知石林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之多,所以影片的题材定位就是工艺片,不论是拍摄石林县的火草衣还是刺绣、三弦,都要以说事带人的方式来完成影片。人物片是用工艺说人,即以事说人;工艺片是以人说物,以人带事。
影视人类学家马库斯·班克斯(Marcus Banks)曾把影像的研究方法归纳为三点:
(1)影像表现(通过影像制作来研究社会)。
(2)研究已经存在的影像资料(通过研究影像获取社会相关信息)。
(3)在制作影像时和研究对象合作。[2]
笔者前期为拍摄做了一个简单的大纲,若进行一部工艺片的创作囊括了以下几点,影片的结构就可趋近完整(见图表1)。
物件的起源可以让普通观众和学者了解该器物的历史,当明白起源后也许能引发人们的观赏与研究兴趣。物件的制作原料和制造方式,即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这一点是区别此物件与其他物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等其后就需要展开它的传承状况,即它是否遇到困难,是否发展顺利,以及传承人的个人继承经历。许多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兴衰的问题都是必不可少的。以介绍物件的功用为结尾,物尽其用,人与物的融合才是物的发明创造之本初。
(二)中期拍摄
当为影片定位准确后,就应组建团队去实施了。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与玛格丽特·米德夫妇是最早从事影视人类学拍摄的人类学家之一。贝特森掌握拍摄,夫妇两人都熟络经典人类学知识,这使得他们的合作不会有太多交流阻碍。由于是小成本的拍摄,所以笔者寻找了一位精通摄像的搭档,他用主机位,笔者拍副机位。有两位精简的成员是拍摄非遗工艺片的基础,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增加一个录音师,一个灯光师等,以增加影片的层次与质量。
除却设备与人员问题,建立与拍摄者的关系也是需要掌握的,所有拍摄活动都需要经过当地政府相关人员的同意,以使拍摄过程无阻。笔者提前联系了石林县村党支部书记普国亮,通过当面交谈,他认为拍摄彝族最有特色的乐器——三弦,就需要前往普氏老民族餐馆,寻找老板普文中,他不仅会弹三弦,会吹闷笛,并且还是阿诗玛叙事长诗的传承人。第二天,普老板非常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在采访中他说明了三弦的用途,制作工艺,以及他对于当地三弦文化的传承做的一系列努力。普老板还告诉我们,他的表哥毕光祥正是县级大三弦舞的传承人。于是接下来我们就前去距离老民族约五公里的一个马石坎村。我们利用下午的时间和毕光祥先生进行交谈,并且拍摄了一些他工作与生活的镜头。第二天一早,我们再次前往毕老师家中,我们进行了一个小时的采访记录,最后完整地拍摄了三弦的制作工艺过程。在休息日,我们前往五棵树村拍摄石林彝族村落的空景,以及返回普氏老民族拍摄彝族歌舞表演。过了一周,我们在云南民族村联系了赵金祥老师,他是将撒尼人三弦的弹奏方法创新的第一人。在赵老师表演前,我们对他的采访重点主要放在了他如何使三弦这个弹拨乐器转变为弓弦乐器,即由弹转拉的技巧,询问他对于民族乐器的传承创新的个人想法。此行中期拍摄用了一个月时间完成。
(三)后期制作
首先,制作者应在每日完成拍摄时,养成定时观看和筛选素材的习惯。其次,等归类好素材,就可以开始规划影片的基础结构了。最后,把剪辑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粗剪。粗剪是将拍摄好的镜头依照大结构和时间顺序拼接的影片雏形。这一步骤使得创作者在剪辑平台上更好地规制影片的逻辑。筛选和分类镜头后就可以开始粗剪的工作。第二是精剪。需要在粗剪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内容确立风格,在不破坏真实和完整的前提下去掉长度过多的段落,提炼出吸引人和信息量充足的部分。精简完成后需要再次查看导出后的视频音画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跳帧漏帧、色差等情况。
三、关于非遗影像的实践与反思
首先,在进行后期制作时,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影片应适当进行调整判断。普通观众偏向于观赏性强、娱乐性高的影片,而专家学者观看时可能只需要获取长时间段影片中的学术信息,他们更可能针对某一段影像进行反复研究。在创作当中,应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后期制作,作者可以剪辑出两个不同时间长度的影像,以便后期使用。卡尔·海德认为,“造成信息过量的原因有三种情况,一是解说词内容太多,二是画面内容过多,三是前两者的综合。”[3]如果一味输出文字,普通观众有可能会被过载的信息量冲击至疲惫,这样影片的观感将大大降低。所以,在剪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运用大篇幅的文字表述,应有迎合感官的视听节奏。在抓住观众注意之時,把需表达的信息准确地输至观者。
另外,影像的语法应是视听语言,在关注画面的同时不应遗漏了声音的表达,同期声、解说词和音乐的风格都应该围绕主题来添加。我们的影片没有解说词,为了强调真实性,在录制同期声的时候对声音的要求应该格外的高。我们只采用了一个机载话筒,所以,有些环节音还是过于单薄。另外在我们录制普氏老民族员工歌舞表演的时候,由于距离演唱者过近,而出现机载话筒上录制的音频过爆的情况,这样音频只能被废弃而选用另一台摄像机自带的录音。
总之,要制作完善的非遗影像,还应多花时间与被摄者相处,这样制作的影像说服力更强。简短的工艺片的主要对象是讲述物件,但是,如果能在交代好物件来龙去脉的同时又体现出物件后人故事的热度和深度,影片将会进一步具备真实性和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艳红.浅析彝族撒尼大三弦的音乐魅力[J].民族音乐,2010(4):19-20.
[2]Sarah pink.Doing Visual Anthropoly:Images,Media and Representation in Research[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30.
[3]卡尔·海德.影视民族学[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51.
作者简介:林之舒(1993-),女,汉族,福建厦门人,云南艺术学院非遗基地,20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艺术人类学专业,研究方向:影视人类学;苏亚东(1994-),男,汉族,甘肃兰州人,云南艺术学院广播电视学院,20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电影学专业,研究方向: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