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尝祭的神话溯源与文化记忆解读

2020-10-21 09:11何学静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神话仪式

【摘要】大尝祭是日本天皇即位的核心仪式,是天皇权威的表达方式。大尝祭叙述日本神话故事而重现过去,是文化记忆展演的舞台。本文将大尝祭置于文化记忆语境中,阐述大尝祭仪式的概况,分析“真床覆衾”仪式环节与日本神话的渊源,进而考察大尝祭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大尝祭;文化记忆;仪式;神话

【中图分类号】G131.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民委校级教改项目“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的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Xjjg2019009);2019年四川民族学院自办科研项目“文化记忆视域下日本年中行事研究”(项目编号:XYZB19014SB)。

引言

文化记忆糅合了文化、记忆、社会三个要素,是建构在“传统的形成”“对过去的指涉”以及“政治认同或想象”作用框架上的文化概念。[1]与记忆直接相关的文献、文物,旨在进行或者促进记忆的形式和活动都可以被纳入到文化记忆的范畴,诸如仪式、神话。[2]仪式与神话是一个民族的记忆选择和文化认同,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内在文化精神。大尝祭是日本天皇即位的仪式,是天皇获取最高祭祀资格的仪式。本文运用文化记忆理论,综合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阐述大尝祭仪式的概况,分析“真床覆衾”仪式环节与日本神话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阐释大尝祭的文化价值。

一、大尝祭仪式的概况

大尝祭是皇室祭祀中最为盛大的仪式。大尝祭从4月开始准备,11月修建大尝宫,并举行大尝祭礼。祭祀仪式是在祭日前7天动工完成搭建的大尝宫举行,仪式结束后立即拆毁。大尝宫正殿由悠纪殿(东殿)和主基殿(西殿)构成,两正殿之北建有廻立殿。三殿分别配备有仪式所需的寝具、坐具等用品。寅日举行安魂仪式“真床袭衾”。真床袭衾是尚未完全公开的秘密仪式,该仪式目的在于使皇灵重新依附于新帝的身体,這对保证皇室体系传递是至关重要的。大尝祭用仪式与神话交织讲述天皇万世一系的连续性,叙述天照大神及其后裔的正统性。

二、大尝祭的神话溯源

大尝祭是天皇的死亡—再生仪式。大尝祭在时空中不断延续,在历史中不断重构,解读仪式背后的神话,才能真正理解大尝祭仪式的文化意义。仪式的神圣性与象征意义通常来自古老的神话与传说。[3]《古事记》《日本书纪》记述了从天地初创、国土生成、诸神诞生、太阳神崇拜到历代天皇系谱的故事,是探寻日本文化起源的经典。大尝祭中“真床袭衾”仪式的空间布局隐藏着久远的日本神话。

(一)真床袭衾中的寝具

真床袭衾是天孙降临神话的演绎。据《日本书纪》的记述:“于时,高皇产灵尊以真床追衾覆于皇孙天津彦国光彦火琼琼杵尊使降之。”[4]高皇产灵尊为天孙琼琼杵尊置备了床和被衾,将被衾覆盖在天孙身上。之后天孙降临,苇原中国成为天照大神子孙的统治之地,天孙降临开启了天皇统治日本的历史。真床袭衾有两层含义,首先是被衾的使用,用于覆盖新帝身体的被衾和天孙降临时使用的被衾具有相同的象征意义,表明天皇是作为太阳神的子孙管理人间;其次是被衾的覆盖,新帝使用了先帝盖过的同一个被衾,即新帝同衾,通过被衾的接触,完成皇灵的转移。

真床袭衾反映了日本先民的灵魂观。日本先民认为人的体内寄居着灵魂。人的灵魂失去个性成为净洁的灵魂,进入氏神被当作神来祭祀,氏神是祖祖辈辈祖先的灵魂的融合体,[5] 成为神的灵魂再次进入新的幼儿身体,开始新一轮的生命轮回。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皇室以天照大神为皇祖神,天皇的身体寄居着皇灵。折口信夫认为,天皇的威力源于皇灵,天皇发生更替时,每一代天皇肉身发生更替,但皇灵是不变的,新帝借助大尝祭将依附于先帝的皇灵转移到自己体内,天皇的威力由此诞生。[6]天皇的身体是装载皇灵的容器,先帝去世时皇灵进入新帝体内重启新生。

(二)真床袭衾中的坐具

真床袭衾仪式的坐具象征着天皇权力的交接。《古事记》中,从黄泉归来的伊邪那岐禊祓后生得三贵子,赐天照大御神而诏之“汝命者、所知高天原矣”。[4]《日本书纪》记载道,伊奘诺尊敕任曰:“天照大神者、可以治高天原也。”[7]天照大神获得统治天上世界的权力是由其父赐予的,即高天原的统治权是由神赋予的。作为天照大神的子孙,天皇继承了天照大神的神权。在真床袭衾仪式中,神权的交替是通过悠纪殿的坐具摆设呈现的。天皇御座与神座是摆放在一条直线上,朝向东南。[8]御座与神座分别是天皇和天照大神的坐具,两者沿同一直线摆放,暗指天皇的统治权是由天照大神赐予。坐具是皇权神授的象征,天皇成为人间世界的统治者。

坐具反映了日本先民的他界观。《古事记》中的他界是天上的高天原与地下的黄泉国,相对于地上的苇原中国处于垂直方向。对日本人而言,垂直的他界与水平的他界都是神圣的,与地上的现世共同构成了神与人的空间世界。天上他界、地上人界与地下他界构建了圣与俗的空间结构。神圣与世俗的空间观念反映在时间层面上,构成了前世、现世与来世的轮回世界。在真床袭衾中,新帝面朝东南的伊势神宫方向,拜请的是天照大神,迎请天照大神降临于神座,象征天皇与天照大神具有同一神格,以此宣告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

从上述分析可知,真床袭衾仪式在空间与时间层面完成了神人共寝的仪式功能。在空间层面上,东西两殿的营造及家具摆设搭建了他界与俗世的桥梁,在时间层面上,基于寝具与坐具的皇灵归附将天皇的前世与现世相连。真床袭衾是皇灵转移的仪式,寄居在先皇肉身中的皇灵,重新进入新帝体内并完成更新,实现了新帝与先帝之间祖灵的传承,完成了天皇与天照大神之间神格的传递。

三、大尝祭的文化记忆阐释

文化记忆最为原始的表现形式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仪式。[2]仪式赋予并增强了生命的力量。在仪式与神话中,生命的延续是循环往复的。大尝祭是蕴含了天皇生死轮回主题的仪式,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行为。在大尝祭中,各种神话传递各自的象征意义,各个阶层扮演各自的身份角色。大尝祭进行了一种仪式表演,演绎了一类神话故事,实施了一次皇灵更新。真床覆衾是安魂仪式,上演了“天孙降临”神话,皇灵完成了再生更新,即转移皇灵。在皇灵转移的过程中,皇灵跨越“俗—圣”的境界,往来于他界与俗世、前世与现世,实现了时空穿越。大尝祭仪式中的祝词、音乐、舞蹈、飨宴等载体被反复使用,身体各种感官的参与促成了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有效沟通。在充满象征意义的大尝祭中,日本民族的记忆被激活,日本民众的情感被唤起。大尝祭通过时空将仪式与神话关联,通过记忆将历史与神话相连。

记忆以文化为前提,文化则具有记忆功能。[2]文化记忆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能够将萦绕于社会中的记忆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并挖掘其潜在的意义。大尝祭作为一种带有文化记忆的意象而凝结于日本民族的意识形态之中。大尝祭一方面作为交流的话题不断被提及、被解读,另一方面在生理和心理上对日本民族产生影响,唤起日本民族在心理上、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共鸣。大尝祭所富含的文化记忆意义不仅是关于天皇身体及灵魂的更新,同时也与日本国家的长治久安、日本民族的繁衍昌盛、日本民众的休养生息、日本物产的生产收获息息相关。大尝祭在日本民族的记忆中继续蔓延,被反复经历、回忆、遗忘和重建,留下了历史的印迹。大尝祭记录了存储在日本社会中的记忆,并且通过神话的叙事赋予其在社会记忆中的立足点。

四、结语

仪式是一种神话的语言,神話的叙事通常是借助仪式的形式进行讲述。仪式是人类与神祇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形式,是理解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文化记忆表述。仪式与神话是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得以表现的实体,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标志,还涉及一个民族的文化性质和文化动向。仪式与神话凝聚着文化原型,传承着文化记忆。本文初步探讨了大尝祭仪式背后的日本神话,从中可以看到大尝祭仪式的展演与日本神话的叙事是如何建构日本民族的文化记忆,同时还能发现文化记忆如何使日本民族的传统代代相授。通过对日本大尝祭的历史回顾,用文化记忆解读的方式有助于领悟日本文化的深刻内涵,更加直观地透过文化记忆触及日本民族的思想内核,为我们提供研究日本文化模式传承和延续的新视角。

参考文献:

[1][德]扬·阿斯曼著.金寿福,黄晓晨译.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陈新,彭刚主编.文化记忆与历史主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英]马林诺夫斯基:神话在生活中的作用,[美]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编;朝戈金等译.西方神话学读本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myth[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4.

[4]古事記 上卷-2[DB/OL].

[5][日]川田稔著,郭连友等译.柳田国男描绘的日本—民俗学与社会学构想[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3).

[6][日]折口信夫.大尝祭的本义,折囗信夫全集第三卷[M].中央公论社,1966:190-195.

[7]日本書紀第一卷[DB/OL].

[8][日]谷川健一.王权的发生与构造,日本民俗文化大系第3卷稲与铁[M].小学馆,1983:411.

作者简介:何学静(198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讲师,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日语教学。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神话仪式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试论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
“神话”再现
Talking strategies
答案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