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芝
近几个月来,娟子被自己的睡眠折磨得痛苦不堪。
上半年因为疫情在家办公,娟子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复工以后,娟子非常不适应,常常凌晨一两点钟还没有困意,早上感觉才睡着就被闹钟吵醒,白天靠着咖啡和浓茶“续命”,一有时间就在桌上趴一会;中午宁可不吃饭也要睡上一个小时,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扑向床铺,要先睡上两个小时才能缓过来吃东西。到了晚上十点,困意全无,似乎一天最好的状态来临了,娟子会在这个时间看看书,处理一下白天没有完结的工作。零点時,娟子洗漱一下,然后躺在床上刷社交平台和短视频App……一两点钟,娟子放下手机,开始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烙饼”了。只盼着到了周末,娟子可以一觉睡得昏天黑地,直到下午才从床上爬起来。
日复一日,娟子很痛苦。她也想了一些办法帮自己入睡,比如喝牛奶、听音乐等,还有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褪黑素片,统统不管用。于是,娟子不得不到睡眠门诊求助。
在睡眠门诊,医生让娟子做了一系列评估检查,最后诊断为失眠症,处方了一些药物,同时,医生告诉娟子,在她的生活习惯中有许多因素都影响她的睡眠并使失眠维持下去。其中有不少是她根本没想到的。
睡眠就像呼吸一样,是一种生理过程,人体通过昼夜节律和睡眠觉醒节律来调节这一过程。昼夜节律表现为白天清醒晚上睡觉,睡眠觉醒节律表现为随着清醒时间的增加,让人入睡的睡眠驱动力也在逐渐增加,一般清醒16个小时睡眠驱动力就足以让人进入睡眠状态。如果白天小睡或打盹,会导致睡眠驱动力下降,而影响晚上的入睡。娟子见缝插针似的打盹,以及午睡、下班睡都影响了晚上的睡眠驱动力,而导致难以入睡。
如果因为晚上睡不好就补觉,这样只会越补越糟糕,会使睡眠的生理节律越来越紊乱。正确的做法是无论前一晚睡得如何都按固定的时间起床,哪怕是周末。
首先,准备睡觉时大脑皮层应该慢慢安静下来,而玩手机对视觉听觉的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兴奋起来,这与入睡是背道而驰的。其次,睡眠需要一个睡眠的环境,对于娟子来说,床不但是睡觉的地方,也是玩手机的地方。更有甚者,床还是看电视、写文件、吃零食、打电话、聊天等全方位的生活空间,这样怎么可能培养睡意?其实,对于失眠的人来说,正确的做法是只在有睡意的时候才上床,除了睡觉和性生活,在床上不要做任何事情;如果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仍无法入睡,那么就离开床铺,直到再次想睡时再上床。这样,建立起床和睡眠之间的联系。
咖啡因容易影响睡眠,这是咖啡因最主要的作用。服用咖啡因剂量低至100mg(约1杯咖啡)可以延长睡眠潜伏期,缩短总睡眠时间,延长浅睡眠期,同时缩短深度睡眠。有研究发现,即使在早上摄入咖啡因也会严重影响睡眠。因此,对于失眠患者来说,应尽量避免咖啡因的摄入。
娟子听了,恍然大悟,才知道原来失眠背后有这么多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