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邹欣妍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经历分离和告别,其中最令人痛彻心扉的莫过于与挚爱之人天各一方的诀别。哀伤是人们失去亲人朋友之后自然而然的反应,极度思念逝者、渴望再次见到他/她的想法挥之不去,同时伴随着抑郁、绝望等痛苦的情绪感受,这些都是典型的哀伤反应。
哀伤的过程是复杂而独特的。它既包括情绪情感反应,也包括认知、行为、身体等其他方面的反应。具体来说,在情感上,丧亲者可能会有抑郁、焦虑、愤怒、绝望、孤独、思念、内疚等感受;在认知上,丧亲者可能会产生自责、生活毫无意义、自己没有价值等想法;在行为上,丧亲者可能会有哭泣、躁动、拒绝社交、反复寻找逝者等表现;在身体反应上,丧亲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免疫系统紊乱、身体疲乏等问题。尽管哀伤反应有很多共通之处,但每个人哀伤的过程是独一无二的。
在经历了失去至亲至爱的痛苦后,人们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走回生活的正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做到逐渐适应丧失,带着对逝者的爱与怀念继续生活;但也有一部分人,时间无法治愈他们的伤痛,反而让他们在伤痛中逐渐消沉,他们极有可能发展出病理性的哀伤,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可能会对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他们在哀伤的幽谷中挣扎不安,此时或许他们需要一支火炬或是一个愿意相扶前行的旅伴,帮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的人生旅途。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人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威胁,最严重的莫过于四千余人在此次疫情中失去了生命,在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因此而陷入伤痛的家庭。此次新冠疫情暴发突然,加之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疫情期间的丧亲群体面临了更多的困难。
对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人群的亲属,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失去亲人,本身是带有创伤性质的事件,使得丧亲者对亲人离去的事实更加难以接受;同时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患者的亲属往往不能探望和照料患者,没有见到患者的最后一面,这种遗憾可能会导致内疚、自责等情绪的出现。在疫情最严重的一段时间里,网络电视等社交媒体覆盖式地报道与疫情相关的信息,使得丧亲群体暴露在创伤性的环境中,可能会加剧其愤怒、悲伤、自责等复杂情感体验。
对于疫情期间因为其他原因丧亲的人群,尽管没有受到疫情的直接影响,但按照疫情防护的要求,家属无法举办中国人历来非常重视的家族聚会形式的丧葬仪式,而这种仪式是具有哀伤疗愈的意义的,社交距离的限制也使得实质上的社会支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疫情作为社会背景因素,可能对在此期间丧亲的群体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使得他们可能亟需得到社会的关注和专业的社会支持。
为了能够给疫情中的丧亲人士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建平教授及其团队在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专业委员會哀伤学组的支持下,自2020年2月起,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提供经费和网络技术平台支持,与著名哀伤专家香港大学周燕雯(Amy, Yin Man Chow)教授合作,并在国际著名哀伤专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M. Katherine Shear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开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中丧亲者心理援助项目,项目包含心理健康调查、哀伤咨询师培训及丧亲者的哀伤干预三部分工作。
◎ 为咨询师及督导师
提供专业培训
国内对哀伤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的哀伤干预培训,更缺少专业的哀伤咨询师和督导师。本项目参考美国哀伤咨询师的培养体系,从中国的文化特点和此次疫情的特殊性出发,首先筛选在临床与咨询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成熟咨询师,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哀伤咨询系统培训并进行考核,使其在具备基本胜任力的同时提升哀伤胜任力,并同期考察该培训方案对咨询师胜任力的影响。
◎ 为丧亲人士
进行哀伤咨询及干预
项目计划为疫情期间的丧亲人士提供至少100人、每人6-8次(每次60-90分钟),共计不少于800人次的公益心理咨询服务。
◎ 丧亲后的心理
病理学机制研究
※ 了解疫情期间丧亲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
※ 制定专业的哀伤咨询师培训方案,探讨该哀伤干预培训对咨询师胜任力的影响;
※ 为疫情期间丧亲者提供哀伤干预,探究干预效果。
◎ 哀伤知识科普
项目组于3月成立了宣传与科普小组,并在“临床与咨询心理实验室”公众号上创建专栏“看见哀伤:哀伤学组在行动”,专栏包括哀伤咨询理论技术、哀伤咨询应用和哀伤基础知识三大板块,主要内容涵盖数十场培训讲座文字稿整理、项目咨询师感悟分享(经确认符合伦理要求)、专业人士科普文章投稿,截至目前已发布原创文章30篇,总浏览量五万余次。
截至九月初,项目共提供了14场由国内外哀伤领域专家主讲的培训,保证咨询师的胜任力和专业性;共有超过140名来访者报名咨询项目,团队中79名咨询师累计提供咨询服务近800人次,14个督导小组为咨询师们进行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的团体督导,14名督导师定期接受国内外专家的督导。
从项目开始构思、筹备以来,在王建平教授的带领之下,哀伤学组分别组建了培训专家团队、督导师顾问及危机团队、督导师团队、咨询师团队、评估团队、干预研究团队、工作组团队以及项目志愿者团队。各个团队之间紧密合作,为这次疫情期间的丧亲者及其家庭提供哀伤心理咨询服务,保证项目的服务专业性、伦理规范性和科学性。整个项目以行动研究作为总体思路,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希望能初步探索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哀伤咨询服务的效果、影响因素以及培训方案的有效性,同时培养中国大陆首批哀伤咨询师和督导师,为疫情丧亲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致谢:感谢《新冠肺炎疫情中丧亲者心理援助》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团队,感谢参与资料提供和整理的研究生们:徐鑫 焦克媛 唐任之慧 钱文丽 申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