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快乐思想探析

2020-10-21 03:50张玲玲
西部学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幸福快乐亚里士多德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理论是西方伦理思想研究的基础,与快乐相关的理论也是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阐述了自己对快乐的理解,他认为快乐是某种善,包含在幸福之内,是不断完善的。他把快乐与善、幸福、实现活动、好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分别论述了快乐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快乐思想遵循了理性主义,他用德行来判定正常品质的快乐,建议人们应追求适度的快乐。他认为快乐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影响着人们正常活动,学习快乐理论有助于人们获取真正的快乐。

关键词:《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快乐;幸福;沉思

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5-0151-03

亚里士多德一生中写过许多伦理学著作,其中《尼各马科伦理学》的内容完整,结构严谨,文笔简洁流畅,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在现有的亚里士多德作品中,这是唯一本由作者本人亲自定稿完成的著作。这本著作是西方伦理学思想研究的基础,是西方最早系统研究伦理学的专著。该书中有关快乐的阐述主要分布在第七卷和第十卷。在第七卷中,亚里士多德将快乐定义为人们的正常品质在没有遇到阻碍时的实现活动;在第十卷中,他既不赞同快乐是至善,也不赞同快乐是恶的意见,他认为快乐属于某种善,使每一个实现活动都更加完整。

一、关于快乐的基本内容

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快乐时把快乐与善、幸福实现活动好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分别论述了它们与快乐的联系。

第一,快乐与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第七卷中写道:“有的人认为,快乐都不是善;还有的人认为,有的快乐是属于善的,尽管大部分快乐是不好的;还有种观点是快乐是一种善,但也不属于最高级别的善。”根据这三种看法,亚里士多德提出快乐不是一个过程,也不是所有过程都伴随着快乐,快乐与人们的实现活动相关联,具体表现为人们的情感不受到阻碍的实现活动,仅向感性情感回应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善的一种形式。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是某种善,所有痛苦都是恶的,人们理应避免痛苦,因为快乐与痛苦相对立,痛苦等同于恶,而与恶相对的是善,因此快乐是某一种善。第十卷也重新提到了两种对立观点,一部分人认为快乐就是善,而另一部分人则与之相反,强调快乐完全是恶的。其中欧多克索斯就认为,快乐就是至高无上的善,所有生物都会寻求快乐,以使其他的善变得更加完美,这条论据在亚里士多德的论证中最终只能表明快乐是一种善,而不是至高无上的善。与之相反观点认为,快乐并不是一种性质,而是无限定的存在,而善是完全限定的,所以快乐不是善,是恶的。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观点中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快乐存在性质上的差异,高尚事物产生的快乐是值得追求的。

第二,快乐与幸福。《尼各马科伦理学》全书的中心主旨就是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們一向追求与憧憬的,它才是至高无上的善;快乐是善,但并非最高善;幸福就是快乐的生活;人们都渴望幸福,幸福必然是快乐的;若快乐与实现活动不是属于善的,那么幸福的生活就不会令人愉快258。也可以这样理解,幸福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外部因素,饥寒交迫的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既不幸福也不快乐的。幸福与快乐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幸福不能缺少快乐,一般不会存在不快乐的幸福。同时幸福与快乐又有些区别,幸福是至高无上的善,而快乐只是某种善,并不是一切快乐都是值得人们追求的。可以说所有的幸福都是快乐的,却不能说所有的快乐就是幸福的,幸福必须符合德行,所以快乐也必须合乎德行。在论证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单独对肉体快乐进行了说明,因为肉体快乐最为人熟知,所以它经常被等同于全部的快乐。亚里士多德认为肉体快乐能驱开痛苦并且特别强烈,因此它特别被人们所追求,人们生活中需要获取必要的肉体快乐,它只有在过度追求时才是恶。这仅是为了强调过度的肉体快乐对人有害,而不是说一切快乐都是恶,也不是引导人们仅去追寻肉体快乐。

第三,快乐与实现活动。亚里斯多德认为快乐与运动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快乐具有整体性和完善性。快乐来自实现活动,因为人们的某一实现活动不会是不间断的,所以快乐不可能是持续不停的。快乐使实现活动更加完善,每个实现活动都有完善着它的快乐。由于实现活动具有多种形式,因此属于它的快乐也将有所差异,所以快乐在类属上存在着不同。其中,精神上的快乐要比感知上的快乐更高级,在精神的快乐中也存在一种快乐高于另一种快乐的情况。实现活动有好有坏,有些是人们理应去追求的,有些是理当避免的,还有些是不必要追求也不必要避免的,与其相应的快乐也是这样。社会生.活实践中,每个人对快乐的感受不同,获取快乐的方式多种多样,能够完善好人实现活动的快乐才是真实的快乐。

第四,快乐与好的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理论中,好的生活就代表幸福生活,而幸福只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有三种主要的生活方式: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沉思的生活。其中政治的生活是完全属于人类的生活,而沉思的生活是人不断追求的,却又无法完全达到的最神圣的生活。但沉思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并且是最高的快乐,人的本性会趋于快乐并避免痛苦,正常范围内,这种性质是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快乐不会单独存在,而是必然随着实现活动而发生,这里实现活动泛指一切德性活动,伴随德性活动的快乐加强和完善着好的生活。综上所述,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关于快乐的论述总是与其他概念相联系,所有的快乐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论证,快乐是人们的正常品质在没有遇到阻碍时的实现活动,快乐是一种善,包含于幸福之内,快乐来自于实现活动,并不断完善着人们的生活。在人们生活中快乐是必不可少的,适度的快乐才是需要追求的,在好的生活里沉思是最终极的存在,是获得真正快乐的必要条件。

二、获取快乐的基本方式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快乐前论证了另一种好的品质一自制。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方式总是从两个反例中进行分析的,讨论自制就从不自制开始,同时通过节制与放纵、适度与过度的比较来论证善与恶。书中将令人愉悦的事物进行了分类:有一些本性上就值得欲求;有一些则与此相反;还有一些是中间性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不会因为自己喜欢某些中立的事物而产生不好的结果,而是会因为过度追求这些东西受到谴责。例如,获得荣誉和关心子女与父母本是好事,应当受称赞,但太看重荣誉,太关心子女与父母就不是真正好的品质,是违反德行不自制的体现。饮食虽然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地乐趣,但若是人总是吃个不停,人的整体必定是无法支撑的,这种情况是不符合人类的健康发展的。所以说本来值得提倡的事物,因过度追求而受到改变,因而应当避免过度,追求节制。适度快乐的观点还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中道理论有关,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应当合乎中庸之道,过度和不足是恶的特征,而中道则是美德的特征。获取快乐也应采用中道原则,不偏不倚没有过度与不足,即采取适度、适量的方式。

《尼各马可伦理学》整本书主要探讨的都是关于善与德行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能实现的至善就是幸福,而幸福必定包含快乐,他把沉思生活中的幸福放在了第一位。沉思的生活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美德,以沉思活动为目标,在思想中获得更加持久的快乐,也是一种高级的善。亚里士多德还提出沉思生活中的幸福只有少数人才能够实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摆脱了物质条件的千扰后,应当不断追求沉思的生活。沉思也就是爱智慧的活动,是對人们最好的实现活动,能够给人们带来最纯净的快乐,幸福在于沉思,正常品质的快乐也在于沉思。

适度与沉思是人们获取真正快乐的主要方式,这两种方式正好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对应,在物质即感觉的体验方面应遵循适度原则,而在精神活动中沉思是最高级的活动,是人们应当不断达到沉思的生活。《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快乐思想遵循了理性主义,合乎德行的快乐才是善,值得追求的快乐是完善着好人的实现活动,人们应当以德行实现活动中的快乐为快乐,日常生活中应按照适度与沉思的方式获取快乐。

三、快乐观的基本比较

在西方伦理学的历史中,除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快乐观外,享乐主义快乐观也很有影响力。享乐主义的理论是以感觉体验为基础的,认为快乐是人们生活的目的,道德的基本内容就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并认为快乐仅来自于感官的享受和身体的愉悦。伊壁鸠鲁继承与发扬了古希腊快乐主义的相关理论,他的理论与极端享乐主义存在一定的不同,虽然他也强调快乐是人们生活的目的与起点,人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免除痛苦和烦恼,但是他又强烈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认为精神上的快乐高于肉体上的快乐1520。伊壁鸠鲁还提出学习哲学是避免痛苦的有效方式,没有痛苦与烦恼的状态就是快乐的。与亚里士多德不同的是,伊壁鸠鲁把快乐与幸福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快乐的就是幸福的,同时德行与快乐也是一同发展不可分离的,快乐是生活的目的与起点,是至高的善,是快乐主义幸福观。伊壁鸠鲁的快乐观仅从个体的需要出发,脱离了人的理性因素与社会条件,在今后的发展中就会体现出了明显的利已主义、个人主义倾向。而亚里士多德把快乐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快乐伴随着实现活动,并利用德行来确定快乐的真正含义,在他的理论体系里幸福才是人们生活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必然是快乐的,但是快乐不一定是幸福,过度的快乐对人们的生存发展有害,有必要适度地获取快乐。

国内有关快乐理论的探讨大部分是基于儒家思想的内容。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同是轴心时代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思想理论都有一定的特殊影响。《论语》中有关快乐的记载就有14条向。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最被人们熟知,这两句直接说明了人们获得快乐的两种方式:学与交友。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他也认为乐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形式,与亚里士多德一样他称之为的“乐”不仅表现为肉体的快乐,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平静和满足。同时,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快乐的理解也不同之处,按照孔子的说法,乐不只是肉体上的感受,还是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即使是处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能够感受到“乐”。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只有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后,人们才会追寻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通过上述两种快乐观与《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快乐思想比较,可以看出每个人对快乐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有关快乐的问题也总是因人而异。不管是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还是孔子,他们都将快乐进行了精神与感官的区分,都认为精神上的快乐是更高的存在,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更应关注精神思想上的快乐。尽管这几种快乐观有所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对许多人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四、快乐研究的现实意义

大多数人认为快乐意味着自身感到满足和幸福,人们在快乐状态下不会产生痛苦与不安,快乐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对于个人而言,只要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就是善的、快乐的。但道德终极目标是增进每一个人的利益,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不可能脱离关系而存在,这种善与快乐就是利已利他的伦理行为。这就如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真正的快乐不断完善着好人的实现活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述能够认识到,快乐是某种善,但不是至善,幸福肯定是快乐的,而快乐却不一定全部是幸福的。幸福也是符合德性的,只有在符合德性的生活中才能获得思想上的真正快乐,思想上的快乐是最高等级的快乐。同时,只有适度的快乐才是需要追求的,过度的快乐是一种伤害,沉思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人了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这时就要求人们建立具有正确价值的快乐观。学习《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快乐理论,有助于人们有意识地避免过度行为,认识到自制与沉思的重要性。如今我国人民基本上摆脱了物质贫乏的困扰,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这时就更需要用沉思来避免生活中的浮躁与颓废。取得快乐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始终是因人而异的,随着历史的交替,每个时代都有着一定的特点。如今,人们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包围着,可以做出越来越多的选择,这也意味着每个人都负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责任越重人们意识到的压力就越大。在高压力下的生活中,人们精神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每年患有抑郁症的人数不断增加。生活是离不开快乐的,快乐能够帮助人们减少负面情绪,控制抑郁的产生。现今人们获取快乐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有一些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例如暴饮暴食无限购物或沉迷游戏等。显然,这些方式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发展,人们应当作出理性选择追求适度与沉思的生活。

从《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可以看到实现幸福的两个方面,物质实现和精神实现,只有将二者协调联系在一起,人们才能获取到真正意义的幸福,从而得到快乐。长期以来人们总会认为,通过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但是目前出现的情况是,人们的物质条件更加富裕,但部分人的幸福感却没有同步提高。这就使我们更应关注最高层次的快乐,即思想上的快乐,人们在寻求最高的善和幸福的生活时得到应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希)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古希腊)伊壁鸠鲁.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M].包利民译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李金泽.孔子的快乐观及其当代价值[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

[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张玲玲(1995-),女,汉族,黑龙江双鸭山山,单位为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幸福快乐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为了“幸福”的母亲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