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法让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2020-10-21 03:50孙海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具体方法合作学习小学语文

孙海燕

摘 要:新课程新标准的提出在不同程度上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以求切实帮助促进提高其实际教学质量和效率。实际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贯彻于实际教学活动中,是潜移默化为学生灌输团队协作意识的重要措施,也是实际高效推动学生全面综合进步的重要办法。本文旨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有效实施方法。

关键词:具体方法 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事业也在同步进行创新改革,以求最大程度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实际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过程,不仅能适时丰富语文教学方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高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有效帮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1]

一、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的现实意义

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就在教育我们,要多向他人学习,及时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实际将其应用于今天的教育教学事业发展来说,就是有效倡导合作学习,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习到他人身上的自身不具备的优点,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小组学习合作方式的实际落实实施,对于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来说意义深厚,是切实有利于彻底改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死板的重要实施办法,也是具体有利于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尊心和主观学习意识的关键举措。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再高效利用其实用灵活性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发展进步。[2]

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现状分析

教师组织工作不到位。小学生处于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的初期阶段,对待学习处于被动懵懂状态,因此,大多数学生无法自主高效开展主动合作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对实际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安排,有效引导学生组建自己的合作学习小组,并积极的参与小组互动。但是在实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身教学活动组织者的身份,无法及时的将自身课堂核心领导人物的角色进行转换,导致学生就不能切实感受到小组合作组织学习的乐趣,也就不能高效参与融入其中。[3]

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活动和参与时间设置不合理。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和接收知识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全部。所以,教师在具体设计和规定小组活动时,应首先考虑到实际课堂教学发展情况,再有根据的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和时间进行筛选和修正。但就实际情况而已,总是会出现教师没有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的情况,使得课堂的知识教授环节和小组合作讨论消化环节发生冲突。或者是教师过早的结束了课堂教学任务,给学生留了过剩的合作讨论学习时间。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出现,都是实际对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活动高效性产生消极影响的重要方面,也是实际导致小组合作学习针对性降低的关键因素。

三、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

1.提前安排预习任务。预习是学生有效提高自身实际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其实际应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它对于学生的各个学科综合学习都具有积极影响。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为学生安排课前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的对新知识进行认识,有利于后续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进行。教师的组织工作不仅仅只是指带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科学合理的帮助学生建立适合其自身和其他成员发展的小组环境,在保证课堂秩序有序的前提下起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实际效果。教师还可以切实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实时为其设计安排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预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互相帮助解决,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性问题收集和疑难解释。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有序实施开展,一方面能帮助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在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帮助加快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对《枫桥夜泊》这篇古诗进行教学时,可以提前为学生设计古诗朗读、生字认识、生词解释、翻译等预习作业,再在课前给学生预留小组讨论时间,最后统一收集未解决问题。并以各个小组内互相竞争的方式来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最大程度调动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

2.科学合理创造课堂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课堂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有意识的调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创造意识和能力,切实帮助推动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实际根据教学发展情况,以重难点问题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切入点,组织各个小组之间高效进行问题讨论和解决,最后再进行成果展示。

例如,在对《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分别对不同学习小组进行提问,切实将“文章最后一句中提到的‘金色的光芒是什么含义”、“该篇文章中的故事主人公是谁”、“老班长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等系列问题分配下去,并给学生足够的讨论交流时间。最后,再由各个小组派代表对本小组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3.适当安排课后合作作业。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以集体学习的形式帮助培养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对其具体活动和时间进行设计安排时,应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课后合作作业是有效巩固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综合成果的关键步骤,是实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措施。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组织安排合理适当的课后合作学习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推动学生综合全面发展,进而更好的提高其社会竞争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學语文学习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不仅能有效减轻任课教师负担,还能实时推进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进步。因此,高效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来,是切实帮助提升其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可实施办法。

参考文献

[1]廖勇,朱廉清,伍啟玲.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基于学生需求的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5):34-37+98.

[2]吴玉兰.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05+119.

[3]王秀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10):46-47.

猜你喜欢
具体方法合作学习小学语文
LNG加气机现场检定方法略谈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方法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