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工作部 青海 西宁 810001)
田径是以走、跑、跳、投为主要运动形式进行身体素质练习的手段,可以全面发展人体的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各项身体素质,具有综合健身的价值,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大学生都不喜欢田径课,尤其是在分项选课的体制下,很少有学生会因为热爱主动选择田径课,大部分选修田径课程的学生是因为没有选上其他课程,从而被分流到田径课中,甚至有些高校因无人选课,导致田径课程无法正常开课。通过对青海省12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正常开设田径课程的院校仅有两所,并且开设效果并不理想。通过麦克斯平台给学生们发放调查问卷发现,80%的学生都不喜欢田径课,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田径课以跑、跳、投为主要形式技能加体能的形式开展,运动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又脏又累。趣味性田径是一种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运动兴趣、运动能力为目的各种有趣的身体活动的总称,主要是以田径基本的走、跑、投为活动形式,以团队比赛为开展平台,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效果。国际田联在2000年就已经推出了趣味性田径运动,希望以更生动,更灵活、更快乐有趣的形式解决田径课程枯燥乏味、形式单一的弊端,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
本文以趣味性田径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9-2020年第二学期田径专选课的学生为实验对象,(A组:趣味性田径教学组,共2个班级,116人,男62人,女54人;B组:传统田径教学组,共两个班级,105人,男 59人,女46人)。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索Google引擎学术搜索百度文库等进行文献检索和研究工作,阅览了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及青海省图书馆相关书籍、报刊杂志等,搜集数百篇相关文献资料,主要包括著作、期刊、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通过查阅精读相关文献,从中了解了到趣味性田径的发展概况、研究的目的意义、推广价值及其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价值意义等的知识,为本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写作思路。
(2)问卷调查法。
本人通过麦克斯平台先后向学生发放两份问卷,观察学生在上课前后对田径课程的不同看法和体验。
①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问卷第一次发放时间为实验前半个月,共发放问卷221份,回收221份,回收率 100%,有效率100%。
②问卷的信度检验
为了保证问卷的信度,共发放两次问卷,问卷第一次发放时间为实验前半个月,隔一周后再发放一次,两次问卷的信度系数R=0.89,说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的可重复性高。
③问卷的效度检验
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问卷的信效度符合标准,本人多次与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工作部老师、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和专家进行沟通并修改,问卷设计完成后共请教了8名专家、教师进行审查、评定、评判,评定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专家对问卷设计的评定结果统计表(n=8)
由表1所示:选着“非常合理”的有3人,选择“比较合理”的有3人,选择“合理”的有2人,选择“不合理”和“非常不合理”的有0人。说明,此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3)访谈法。
根据访谈提纲向专业的体育教师和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请教问题,进行访谈交流,从中获得相关专业信息和知识,为本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和调查测量访问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 22.0数理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为研究结果提供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均数±标准差)表示,实验前组间进行方差分析,实验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年龄的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5)实验法。
①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研究趣味性田径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了解和掌握50m跑、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00m(1000m)等指标实验前后是否有差异性变化,分析趣味性田径对体育课程改革是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实验时间与地点
实验时间:2020年4月20日开始到2020年7月3日,为期11周。
实验地点: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③实验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在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11周的田径课程学习,两组受试者在训练过程中,相同的运动时长、运动负荷及运动项目,在此基础上实验组A组进行趣味性田径课程学习,对照组B组进行传统田径课程学习。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运动干预前后均进行相关指标的监测和分析,测试指标包括:50m跑、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00m(1000m)等。
为了问卷的信效度,本次调查采用匿名调查,实验前通过麦克斯教学平台发放问卷的调查结果可知:有80%的学生不行上田径课程,喜欢田径课的同学只占总人数的10%,还有10%的同学表示一般。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传统的田径课程。
同学们不喜欢田径课程的原因有很多,65%的学生表示田径课非常枯燥乏味,30%的学生表示传统的田径课程只是无聊的跑、跳、投,上课形式比较单一。5%的学生不爱运动认为上田径课很累,跑不动也跳不起来。因此,传统的田径课要想获得同学们的青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解决形式单一、枯燥无味的问题。
(1)两组受试者各指标的总体变化比较。
经过现实调查可知,A、B两组受试者的 50m、800m、1000m均呈现下降趋势,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50m、800m、1000m指标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田径教学对提高50m、800m、1000m成绩效果显著。50m成绩的提升,可以提高人体的速度素质;女子800m、男子1000m成绩的提升,可以提高人体的耐力素质、心肺功能等,对增进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两组引体向上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引体向上指标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田径教学对提高引体向上的成绩效果显著。
在实验前两组受试者这些指标的测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组间可比性,通过11周的运动干预后发现,如图所示,趣味田径教学组50m、800m、1000m指数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传统田径教学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趣味田径教学组的引体向上升幅度明显高于传统田径教学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在实验过程中所有受试者的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肺活量指标的测量值变化由调查可知,在实验前两组受试者这些指标的测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组间可比性,通过11周的运动干预后发现,趣味田径教学组合传统田径教学组受试者实验前后的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肺活量都呈上升趋势,并且两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如图所示趣味田径教学组学生的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肺活量指标上升的的幅度明显高于传统田径教学组的学生成绩,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数据表明,传统田径教学和趣味田径教学均可以提高学生体质,但趣味田径教学相比于传统田径教学对学生体质的提高效果更佳,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具有推广价值。
(2)两组受试者各指标的数据分析比较。
表2 实验前后各组50m、800m、1000m、引体向上的测量数据表
在实验过程中所有受试者的50m、800m、1000m和引体向上指标的测量值变化如表2所示,在实验前两组受试者这些指标的测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组间可比性,通过11周的运动干预后发现,趣味田径教学组和传统田径教学组受试者实验前后的50m、800m、1000m都呈下降趋势,并且两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引体向上呈现上升趋势,且差异显著;趣味田径教学组的50m、800m、1000m指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传统田径教学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趣味田径教学组的引体向上指标上升幅度明显高于传统田径教学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实验前后各组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肺活量指标统计结果表
在实验过程中所有受试者的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肺活量的测量值变化如表3所示,在实验前两组受试者这些指标的测量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组间可比性,通过11周的运动干预后发现,趣味田径教学组和传统田径教学组受试者实验前、后的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肺活量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并且两组均有显著性上升(P<0.01)。
经过11周的运动干预后,两组被试者的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肺活量在验前后均呈现显著性差异,且趣味田径教学对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肺活量的影响优于传统田径教学组。
(1)实验表明:趣味田径教学和传统田径教学均有提高和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的作用;
(2)数据分析表明:趣味田径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优于传统田径教学组;
(3)根据调查问卷显示:趣味田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参与度、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4)趣味田径教学可以弥补传统田径教学枯燥无味、形式单一等弊端;
(5)趣味田径教学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