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排球课余训练对排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影响

2020-10-21 03:09:1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排球队课余后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部 北京 100083)

校园排球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通过校园课余排球训练可以提高高校排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对我国排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排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国家整体的体育发展,也是我国实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重大战略的重要一环。

1、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北京市高校校园排球课余训练对排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影响为研究主题,选取参加2017年首都高等学校排球联赛的12所学校的12支排球队的170名教练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专家、学者在此领域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研读,结合学校体育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内容,展开本文的研究。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在遵循体育相关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对象展开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对象主体的不同,从教练员和学生的角度分别设计了相对应的调查问卷。在设计调查问卷问题时,向专家学者进行了请教,对调查问卷的内容、问题设置等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保证所设置的问题符合调查研究需要。

(3)数理统计法。

通过调查问卷和对12所学校教练员和学生的走访调研,收集到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运用计算机统计软件Spss 22.0和数据表格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1.3、问卷调查发放与回收情况

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率,本文问卷调查环节均采用的是现发现回收的形式。问卷调查对象为参加2017年首都高等学校排球联赛的12所学校的12支排球队的170名教练员、运动员。其中,教练员共发放12份调查问卷,回收12份,问卷调查有效率为100%;高校排球运动员共发放158份,其中男运动员有106名,女运动员有52名,回收156份,有效率为98.7%。

2、研究结果

2.1、大学生排球队身高基本现状

在选取的12支排球队中,其中有效回收的问卷中男运动员有104人,女运动员有52人。男运动员的年龄跨度为18-23岁,女运动员的年龄跨度为17-22岁。男运动员中,身高在185cm以上的有76人,占整体人数的73.1%;身高在190cm以上的有28人,占整体的26.9%,年龄分布在19-23岁之间,最高身高达到206cm。女运动员身高在180cm以上的有27人,占整体的51.9%;身高在185cm以上的有5人,占9.6%,年龄分布在18-22岁之间,最高身高为194cm。

2.2、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参训年限和运动级别

为了对大学生的排球训练现状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为此对运动员的训练年限进行了相应的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排球训练时间在5年以上的共137人,占整体的87.8%;练习时间为8年以上的共34人,占整体的21.8%;练习时间为10年及以上的人数为26人,占整体的10.3%。从运动员的级别来看,63人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占整体的40.4%。据调查了解,在63位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的运动员中,相当一部分在中学时期就已经达到。

2.3、大学生对排球课余训练次数期望表

表1 大学生对学校排球课余训练次数期望表(周)

从表1可知,有51.9%的学生认为大学课余排球训练次数一周为1-2次比较合适;26.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排球课余训练次数为3-4次较为合适,可以增强自身的竞技水平;18.0%的学生认为排球队为了在高校排球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课余排球训练的次数需要在4次以上;3.8%的学生对每周课余排球训练的次数选择不定。从表1可知,部分学生认为课余训练次数的增加可以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但是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1-2次的课余训练比较合理,自己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安排。

3、研究结果分析

3.1、北京市高校排球课余训练队存在问题

(1)北京市各区高校条件差异较大,排球训练场地设施总体偏差。

排球课余训练的正常运营,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场地和设施支持,这是排球队进行日常课余排球训练的基本保障条件。从北京市高校排球训练场地设施情况来看,各区高校的条件差异较大,整体排球场地设施偏差。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地区,高校内会有建设室内排球训练场,用于学校排球队伍的日常训练,且训练后勤也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对于北京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高校的排球训练场地大部分以露天为主,一旦遇上阴雨天等,就无法正常开展课余排球训练,影响到排球的整体训练课程安排。北京市高校排球场地设施建设远落后于足球和篮球,这也影响了北京市高校排球竞技水平和后备竞技人才培养的发展。

(2)学习与训练矛盾是排球运动开展最主要矛盾。

学生主要以课业学习为主。在北京市高校当中,虽然不少排球运动员所修的专业就是与排球相关,但是过多的课余排球训练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理论成绩。学生想要提高排球技术和竞技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来获得提高。同时,当前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没有好的成绩,对于运动员将来考研或者就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当两者需要学生做出权衡时,必定会产生矛盾。据调查统计,要达到中等成绩或以上,普通大学生需要保证平均每天在学习上投入5小时以上。大学生为了在排球项目上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样一来就刺激了与课业学习之间的矛盾。从调查统计来看,大部分参与课外排球体育锻炼学生的学习成绩水平为中等,对于基本学业要求虽然能够满足,但是如果学生想要考研等,这样的成绩难以达到考研要求。另外,高校教练员的水平参差不齐,课外排球训练强度不高,且没有系统的训练方法和指导,造成学生身体的疲劳。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实现排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反而给学生增大了学习的困扰。

(3)排球课余训练教练员和运动员积极性不高。

在对12所北京高校排球课余训练队的调查分析中可以得知,整体来看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于课外排球训练的积极主动性不是很高。学生参加排球项目,主要是想通过系统的学习训练,获取国家一级或者二级运动员称号,这样有助于学生利用这一称号就业或者考研复试过程中的加分等。这样一来,运动员本身的目的性就与排球竞技的目的相悖,在训练过程中也不会花费太大的精力,给课余排球训练带来不好的影响。此外,对于教练员而言,高校组建排球队主要是为了符合学校的发展政策,学校对于排球队的建设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教练员一边需要进行繁重的教学工作,还需要对排球队进行额外的课余训练,加上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不积极主动,导致高校排球队的课余训练只是流于形式。部分努力训练取得了好成绩的排球队伍,学校也只是给予口头上或者无多大实质效用的纸质嘉奖,对于学生和教练员的积极性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3.2、北京市中学生课余排球训练对排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作用

(1)为我国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

排球运动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据2017年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的学生人数大约为2695.8万人。假设参与排球运动项目的人数比例为5%-10%,这个排球群众基础约为150-300万人。高校学生排球竞技都有一定的水平,在这么大群众基础的背景下,进行排球运动员的选拔也会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排球竞技人才队伍的质量。

对于排球运动项目而言,高校积极参与排球课余训练,可以在高校内营造更加浓厚的排球运动氛围,提升学生的排球竞技水平。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会有更多高水平的学生加入到职业排球联赛当中,甚至入选国家队代表国家出战,有效提升我国排球竞技项目的能力水平。北京市高校课余排球训练的开展,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同类球类项目中,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通过课余排球训练为竞技体育提供充足后备人才。

排球是竞技体育项目,其竞技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我国在排球这一项目上的荣誉。要想实现排球竞技的最终目标,就必须通过不断的日常训练,来提升排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为队伍争取更多的荣誉。

高校排球课余训练作为我国排球竞技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后备排球运动员的选拔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排球运动员可以为我国排球职业联赛及国家队输送大量的人才,甚至成为未来国际赛场争夺金牌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高校排球课余训练更加需要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努力成为国家排球竞技体育项目的后备人才资源库。目前,许多专家学者认为高校课余排球训练体制必将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趋势。高校课余排球训练在学校内的广泛开展,可以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基础。

当今世界排球强队运动员都趋向于高大化,在排球竞技过程中可以建立一定的优势。高校课余排球训练模式的持续进行,可以筛选高质量、先天条件好的排球运动员,也可以提高我国排球竞技的整体素质水平。从北京市高校排球队的身高数据指标来看,高校课余排球训练可以很好的为竞技体育提供充足的后备人才。

4、结论

高校排球课余训练是提高大学生排球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方式,也对我国排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北京市12所高等学校排球运动员、教练员调查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北京市高等学校排球课余训练整体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对我国排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且排球在高校当中受到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如足球和篮球,导致在基础设施和训练场地投入上存在很大不足,也限制了整体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对排球课余训练的重视程度,正视参训的目的,来促进课余排球训练质量的提高,以促进我国排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排球队课余后备
丰富的课余生活
小主人报(2022年11期)2022-08-23 05:27:44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冰雪运动(2020年2期)2020-08-24 08:34:22
“铿锵小玫瑰”女排队接受表彰
胜负皆有收获
谈一谈“排球队业余训练的管理”
高职院校排球队训练人文素质关怀策略研究
祖国(2017年2期)2017-03-09 19:42:14
无后备灵敏度的220kV变压器后备保护整定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