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瑞平
摘 要:青少年是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中极为重要的教学对象。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们正处于身心发展和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针对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笔者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深感教育的艰辛和困境,在此谈谈从业多年关于对初中生教育和沟通方面的一点认知和感悟。
关键词:初中教育;教学感悟;师生沟通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在趋渐成熟,却并未达到真正的成熟阶段,正是极易产生反叛心理的时候。对初中生的教育和关注往往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每一位工作在初中教育教学岗位上的教职员工都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及时给予学生们相应的关怀和帮助。就目前教育教学境况而言,师生之间发生矛盾的最主要原因和最大问题集中在沟通方面。对此,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心得体会。
一、师生之间的主要沟通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初中教育中,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沟通内容、沟通语言往往会影响到他们对外界的看法。而在实际教学管理中,不管是班主任本身还是各科老师,在和学生进行沟通时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语言是一门艺术,针对一群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教师一定要你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很多教师在沟通时会出现语言欠妥的情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们就已然成为课堂的主人了。相反的,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依旧习惯性将他们分类,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态度会较为强势,说话的语气和语言内容都无法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平等交流。
而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教师沟通方式欠妥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当前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时,方法都较为单一。在课上,多以提问进行,课下则更多的是采用口头的教导。不管是学生有疑惑、有迷茫、或是和其他人有了矛盾嫌隙,教师最终都会将夺走话头开始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说教。实际上,这些沟通方式本身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少走弯路,避免再次犯错,但却忽视了倾听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有些学生原本对一些事情心存疑惑,想要找教师解决,结果被说教一通,难免产生不忿情绪。还有些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习惯性的将对错摆在眼前,告诉他们怎样做是对,怎样做是错,却很少将每一个选择详细的解释出来,让学生真正明白个中缘由。不当的沟通方式,短时间内也许并不能带来太大的影响,却也为学生今后的思维发展埋下隐患。
一些无实质内容的沟通不仅占据了师生之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很难得到良好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和学生们进行大量的沟通,但缺乏变通,显得沉闷的沟通方式,往往让学生们被动的在课堂上机械说话,并不能真正放松地畅所欲言。教师也许会想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但一成不变的提问方式显然无法让他们获得相应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针对初中教育工作的感悟
针对初中教育教学工作,我得到了以下几点感悟:
(一)榜样的力量
一个受欢迎的教师,不仅需要自身专业教育水平够高,专业知识能力过硬,还应当学会和每一个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事实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导致了同一句话,在不同人的眼中就有了不同含义的情况,那么如何在保护他人自尊心的同时清晰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成了每一个初中教师必备的沟通技能。很多时候,教师就是学生们的榜样,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且一点一滴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教师应当注重自己在生活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示范作用,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
(二)情感的投入
投身教育,我们靠的是一腔热情,是对每一位学生的爱护之心。而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投入自己的情感,把每一个处在青春迷茫时期的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悉心教导,是对教师职业最高级的诠释。在情感投入方面,教师必然应当选择主动的态度,克服畏难情绪,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尽可能发挥自身的共情能力,感知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并且以长辈的情怀予以包容和引导,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三)秩序的维持
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必然离不开秩序的维持。初中阶段是学生们个性化发展的时期,也是道德与法治观念形成的时期,教师应当严格把控教育尺度,在班级建設中做好秩序的维持,在基本的教育底线之上尽可能保护学生们的个性发展。维护班级秩序,提高班级凝聚力,是每一个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在初中阶段,我们不仅是教授知识的播种人,更是指点迷津的引路者。
综上所述,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还需各科教师共同努力,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在授课之外给予学生们更多的温暖,使得学生们在学校不仅学到书本中的知识,更能够感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关怀,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积极、向上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奇.谈初中教学管理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37.
[2]王卫民.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师生沟通问题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