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莉莉
摘 要:预习活动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如果小学生能够抓住这一机会的话,他们在收获语文知识的同时,各种语文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对课前的预习环节持以重视的态度,并且针对其产生思考。本文就是笔者思考的结果,围绕教师要呈现语文知识、学生要扩展学习资源和家长要发挥辅助作用三方面展开详细的介绍,旨在让学生能够获得很高的预习效率。
关键词:课前预习;有效思考;小学语文
“以学定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一条教学理论,由此向教师展示了教与学的先后关系,即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先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重视自己的课前预习环节,进而让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收获知识,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明白的是,要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能仅靠自己的努力,他们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和家长的帮助,这是要在落实预习环节的策略中必须体现出来的。
一、教师要呈现语文知识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他们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因而无论何时他们都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这一作用在预习环节中的体现就是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呈现。这样的话,学生的预习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他们的预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呈现语文知识的方式不应该过于直接,而是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他们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例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诗歌,笔者希望学生能够流利地有感情地对其进行朗读;需要学生对诗歌中的生字进行学习。还需要学生对诗歌中所描述的内容进行研究。但如果笔者没有向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呈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因而笔者就将以上内容用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如,这首诗歌有着怎样的感情基调呢?该如何去进行朗读呢?你们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汉字有哪些呢?这样的话,学生的预习过程就是一个个地去解决笔者为他们展示的问题。此时笔者就会将问题由易而难地进行排序,进而让学生能够像玩过关游戏那样快乐地展开预习。
二、学生要扩展学习资源
课本文章中所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并无法满足好奇心强的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因而当小学生对教师所呈现出来的语文知识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學生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学习资源的扩展。这样的话,学生既能够对文章内容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又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见识,进而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可谓是一举两得。例如,《神奇的克隆》这一篇文章需要学生通过阅读之后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并且在预习的时候将这些内容都记录下来。当学生顺利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之后,笔者就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如果你有一次克隆的机会,你会选择去克隆什么呢?为什么?然后笔者就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自己的思考,并且进行学习资料的搜集,给出自己最完美的答案。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将克隆技术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对他们进行奖励或者惩罚,学生也会因此去积极地做好准备,并在此过程中搜集更多的学习资源,积累更多与克隆相关的知识。
三、家长要发挥辅助作用
学生有着不集中的注意力和不太强的自制力,如果小学语文教师放任学生自己去展开预习,学生的预习效率可能并不会特别高。但教师与学生之间又有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寻求家长的帮助,让家长发挥自己的辅助作用,和学生一起进行文章的预习,并且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检查。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为即将到来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在进行了《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篇文章的课堂教学之前,该篇文章新鲜自然的语言美和对祖父浓浓的怀念之情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笔者就会围绕以上两方面来进行问题的设计,并将之传给学生,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通过预习活动来进行回答。在预习完成之后,学生和家长需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进行绘画作品的创作,将文章中所描述的园子生动地呈现在纸上。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这样绘画的原因说给家长听,家长也需要抓住机会来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检验,并且找出学生在预习中还存在困惑的地方。最后家长需要将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网络交流工具传给笔者,笔者会在此基础上来制定该篇文章的课堂教学计划。
总而言之,预习环节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但这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奏效的,此时的小学语文教师就不能够急于求成,而是要保持耐心。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不断地研究能够提高学生预习效率的各种措施,但他们必须要让研究出来的措施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如此,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人力,进而让学生能够在预习环节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侯靓.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微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8(27):55-56.
[2]陈天娇.探究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