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气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对策探析

2020-10-20 01:15张少云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气污染城市

张少云

摘 要: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如何防止城市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的影响.是当今重大而紧迫的課题。文章主要就城市大气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对策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生物防治对策

大气环境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人类。因此,在大气污染防治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就在源头上下手,及时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要全面的分析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各个因素,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防治,从而达到控制大气环境的质量,减轻大气污染物的目的。

一、城市大气污染的特征

(一)城市废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高

现阶段,我国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虽然减排增速加快,空气质量恶化趋势有所减缓,但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称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严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

(二)煤烟型城市大气污染严重

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6.12%,工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3.9%,在工业燃煤的设备中又以中小型为主。据预测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废气排放量即增加0.55%。

(三)机动车尾气排放转型速度加快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在由煤烟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有些资料报道,在我国多数大城市中,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已占城市大气污染的60%以上。以上数据表明,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已成为部分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四)大气含菌量大

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大气中细菌含量高。个别城市街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达数十万个,商场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数达到百万个。

(五)新兴城市和小城市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

由于前几年一些小城市和新兴城市。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搞粗放经营。浪费资源,耗能过大,污染严重。尤其是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严重超标,甚至出现了酸雨情况。

(六)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霾原为气象学名称,但近年来我国区域性霾污染天气日益严重,以PM2.5为代表的细颗粒是其主要成因,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由于约50%左右的PM2.5来自气态污染物的化学转化,组分构成复杂,污染来源广泛,对颗粒物污染控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城市大气污染的成因

(一)环保意识较差

我国部分城市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然而对能源的利用率明显不足,从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能源浪费情况。正是这种能源结构不合理的情况,直接对大气带来严重污染。结合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来看,国内煤炭生产比例较大,但随着国家倡导低碳理念及各项相关治理举措的推出,煤炭的占有比例随之不断降低,这都直接导致煤炭消费结构不合理,因此很容易引发大气污染。再就是实际生产当中,所采用的设备技术水平偏低,降低了能源利用率,加大了排污量,进而造成大气污染。最后是多数城市虽然认识到大气污染的维护,但对大气污染治理投入不足,进而直接影响到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

(二)工业企业严重污染

通常城市发展当中,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在于城市发展本身,更多体现在城市发展当中的工业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工业发展越来越迅猛,随之产生的工业污染成为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因此,要求当地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大污染防治工作,满足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标准的要求。

(三)城市供暖污染

我国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持续推进,人口数量随之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国内北方地区,因为采暖、供暖所致的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城市供暖期间的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特别是静风及逆温条件,很不利于城市污染的治理,容易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

(四)交通运输污染

城市化发展至今,我国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攀升,直接给城市带来巨大交通压力的同时,也随之产生极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其中二氧化碳增多较为明显。以货车为例,其行驶动力主要源于柴油燃料,此类燃料当中含有多种颗粒物质,不但污染大气,还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三、城市大气污染的生物防治措施

(一)物理性大气污染的植物修护

粉尘污染属于物理性大气污染,而绿色植物对于低空的粉尘具有有效的控制作用,通常称这种现象为滞尘。由于滞尘量与植物的种类、种植密度、生长情况以及气候条件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采用植物修复大气的时候需要保证植物的总叶面积大、叶面有很多绒毛且较为粗糙、能够分泌出油性的物质等,帮助防尘区防尘林的有效建立。这些植物主要包括核桃树、板栗树、侧柏等。

(二)生物性大气污染的植物修护

空气中含有多种生物菌,这些微生物包括芽孢杆菌类、无色杆菌类、一些防线菌、酵母菌和真菌等。同时在空气中含有一些致病的微生物,这些病菌和真菌属于大气污染的生物污染。生物污染的病原体能够附着在空气的尘埃和飞沫上再随着空气的流通进行传播,绿色植物具有滞尘的作用,能够在植物附着尘埃后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流通,减少传播的可能性。同时绿色植物会分泌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及时减少病菌,因此植物对生物性的大气污染有有效的控制作用和修复大气功能。

(三)化学性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

大气环境中有多种有毒害的化学污染物,这称为化学性大气污染,化学污染也是现在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植物可以及时检测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吸收大气中的毒害物质。最简单的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空气进行净化,吸收毒害物质。植物有多种途径修复化学的大气污染,修复机理和影响因素介绍如下。

1、植物的吸收修复

用植物进行大气的污染修复是利用植物的吸附和吸收作用,这个过程主要是控制和去除,控制尘埃,去除毒害物质。植物对于空气的污染的处理主要是通过植物叶表面的气孔进行呼吸作用时,将空气中的尘埃和毒害物质进行吸附和处理。但吸附是一个物理处理过程,因此对植物的叶表面具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实验证明植物亲脂性的有机污染物能够被植物叶面所吸附,因此说明亲脂性的有机物污染的清除靠植物处理是最有效的,吸附是大气污染清除的第一步。

2、植物的降解和转化修复

植物能够通过自身的代谢降解污染物或者通过自身产生的物质酶进行污染物的分解。植物修复在修复期间需要不停释放出降解菌,因此造成植物的本体负担增大,降低或者减少滞 尘和分解毒害物质,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让植物的降解污染的作用得到高效的表达。植物的转化是指植物在吸收污染物后通过自身的生理过程将污染物转化成另一种形态,但是转化与降解是不同的,植物对污染物的转化不能保证其转化结果是无害的,而降解是将有毒害的物质降解成可利用或者不危害环境及人身安全的物质,因此植物的转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植物对毒害污染物的转化结果,这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

四、结束语

总之,当前,人们必须客观认识到大气污染治理的必要性,积极采取科学措施有效地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条件。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治理措施之外,还应提高社会大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使其在生活中能够约束自身的思想、行为,尽量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共同保护好大气环境,保障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培爽.浅议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18(10).

[2]王浩田.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及其存在问题和建议[J].低碳世界,2018(12).

[3]张萍.城市环境管理如何强化大气污染治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2).

猜你喜欢
大气污染城市
农村居民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调查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财税政策选择研究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