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润兰
摘要:本文首先对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意义作出阐述,然后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策略展开探讨,希望可以借此文和业内进行有效交流,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水平得到共同提升。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初中语文;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146-01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to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sinology classic recitation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eaning described, and the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s reading and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strategy, hope can borrow this article and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hinese classics reading activities to carry out the standard of ascension together.
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s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Effective combination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关键阶段,是学生记忆知识、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可以让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培养,对学生未来综合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对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1 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意义
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结合的重要意义为:(1)完善语文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较为有限,通过结合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可以让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完善,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学知识,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文化品位。(2)塑造学生人格品格。国学经典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我国古代人民的人格智慧、生命智慧和道德智慧,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作者情怀、学习古人智慧,进而对学生人格品格塑造起到积极影响。(3)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国学经典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担任指导者、实施者的角色,为保证活动开展效果,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让自身学识修养变得更为丰富,進而以自身人格魅力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教学结合方法进行不断探索,对其他教师优秀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学习,因此,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结合具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作用[1]。
2 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策略
2.1科学制定诵读内容。在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过程中,科学制定诵读内容对于教学活动开展具有支撑作用。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应对学生学情特点、国学经典兴趣以及诵读水平进行全面考量,保证国学经典诵读内容选择可以吸引学生诵读兴趣,激发学生诵读活动参与积极性;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挖掘,让教材经典内容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最后,初中语文教师应对各个年级、各个学年国学经典内容进行定期更换,依照学生国学经典掌握情况完成内容调整工作,进而让特色校本教材得以形成。如在七年级学生语文教学中,就可以为其制定包含《龟虽寿》《观书有感》《竹里馆》《山中杂诗》等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在八年级学生语文教学中,就可以为其制定《长歌行》《早寒江上有怀》《登幽州台歌》《相见欢》等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在九年级学生语文教学中,就可以为其制定《观刈麦》《从军行》《破阵子》《别云间》等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2.2加强诵读指导力度。 初中语文教师加强诵读指导力度可以让学生科学掌握诵读方式,进而提升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能力,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诵读指导可以让语文知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方法选择中,首先,除了大声朗读以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应用配乐诵读法、看景诵读法、轮流诵读法等,保证诵读方法丰富性;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字音情况、重音情况、语调情况、停顿情况、语速情况、情感情境进行科学指导,为学生强调诵读节奏、断句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诵读积极性;最后,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个人诵读示范作用,为学生起到模范作用,引导学生逐步对国学经典作品进行朗诵、吟诵与背诵,自主体会国学经典作品情感及内涵。
2.3运用多元教学策略。
(1)结合语文课堂。 在国学经典与初中语文教学结合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选择结合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以《观沧海》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为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导入方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三国演义中的‘奸雄是谁?”“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介绍下曹操?”等,并为学生讲解曹操的生平故事,引入《观沧海》国学经典阅读篇目;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齐读,在齐读活动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字音进行纠正,之后可以让学生开展自由朗读活动,让学生对诗歌音韵美、节奏美予以体味,开展个别学生朗读活动,让学生感悟诗歌情感,开展教师范读活动,并配上独特古韵,让学生体会古诗吟诵美感,开展学生齐读活动,指导学生想象诗歌意境;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感悟作品,向学生提出“诗歌体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问题,让学生坚定自身理想信念[2]。
(2)开展语文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语文活动,具体活动内容包含专题沙龙活动、专题古代文学赏析活动、读书会活动以及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等。以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为例,在活动组织过程中,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比赛选手进行抽签,抽签内容为语文教科书国学经典作品以及教师选择作品;然后,选手应对作品进行诵读,语文教师可以对学生诵读表现给出分数;之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自由问答活动,对学生诗歌背诵进行考察,并对诗歌意义、诗歌内涵进行提问,并作出打分;最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评选出获胜选手,并让其发表个人获奖感言、分享国学经典诵读经验。利用此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有趣的比赛氛围中体会国学经典诵读魅力,并锻炼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口语表达能力[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具有完善语文教学内容、塑造学生人格品格以及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师通过科学制定诵读内容、加强诵读指导力度以及运用多元教学策略的方法,可以让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得到有效结合,进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初中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洁.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244.
[2]牛海娟.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教书育人,2019(25):18.
[3]杨青花.浅谈国学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名师在线,2019(2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