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海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途径。合理、科学的文本解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一、走进课标,准确定位。首先是与作者对话,体会作者之思想;其次是与学生对话,绽放学生个性。二、走进课文,整体感知。深入文本,找准阅读结合点,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由问题统领全篇,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空间。三、走进细节,突出重点。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进行文本的拓展和训练,落实阅读教学目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本解读 准确定位 整体感知 突出重点
文本解读是指教师对文本(课标、教材及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是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文本解读的准確与否、深入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设计和教学效率。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途径就是阅读。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师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一座充满生命的桥梁。然而,目前受诟病最多的也是阅读教学。教学内容的内隐、多义、随意、游移是造成高耗低效的根本原因,教学目标的模糊、笼统、空泛是造成语文阅读教学问题重重的直接原因。在几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也有过很多的困惑,在通过思考和实践后,越来越觉得文本解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个却在灯火阑珊处”,合理而深入的文本解读不仅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更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走进课标,准确定位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教师进行文本的解读,不是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引领者。因此既不能做简单的单方向的对象性解释,也不能对文本做简单的评判,应是一个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一)与作者对话,与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
“与作者对话”是教师阅读文本的过程,是对教材中某一篇课文和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与作者对话”,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探究文本,是教师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内,使自己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只有当教师深入教材,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以后,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如:第九册课文《阿里山纪行》一课,作者生动地描写了阿里山优美的景色,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作者对阿里山的喜爱。第一次教授这篇课文,我将学生引入我对文本的这一解读中。因此,将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体会阿里山优美的景色,教学结束,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阿里山美景。一次参加市观摩课,一位名师对文本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始终围绕“爱阿里山的景色”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与作者的思想碰撞,和作者产生共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二)与学生对话,绽放学生的个性
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珍惜学生阅读的感受。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有利于课堂上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调控,使学生能及时调整自己与作者的对话,更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如:《父母的心》这篇文章的结尾说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很多同学认为一开始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更好。老师应该珍视学生的这种阅读感受,引导学生去更深入地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文本中去体悟生活的真善美。
二、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综观目前阅读教学现状,课堂上教师串讲、细问、面面俱到的现象屡见不鲜。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往往在课堂上会被分析得支离破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母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感悟,整合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才能较好地落实阅读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何做到整体把握呢?首先应深入教材,尊重文本。
(一)找准阅读教学的结合点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读文本。
1.抓题眼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课文,抓住题目,步步深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第十册课文《我的母亲》,紧扣题目,引导学生分以下步骤教学: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她做了什么事情?紧扣题眼,就抓住课文的重点,使教学设计清晰,课程目标得到整合。
2.抓关键词
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和品味语言文字,就会发现课文中有许多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起着很大的作用。如:《幽径悲剧》文中的“悲剧”一词,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教学中,我围绕词语设计教学:“悲剧”是什么意思?文章什么地方可以体现出悲剧色彩?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是悲剧?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入手,进行整体分层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有效的问题
钱梦龙说过:“我在备课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其实,对文本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答过程。如何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呢?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每篇课文后的一两个统领全篇的探究性的问题。如:《苏州园林》一文后有这样的问题:读了课文,你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这些问题的设计,着眼的都是课文整体,问题搞清楚了,整篇文章也能够准确把握了。另一方面,我们要精心设计一些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如:《夏》的教学,我就以“课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沸腾的”一问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
三、走进细节,突出重点
阅读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只有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引导学生走进细节,感悟语言文字背面蕴含的东西,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点。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情境是一种“此時无声胜有声”的氛围,是师生情感的流露,是激荡学生心灵的场面。情境的创设应该简洁,紧扣文本,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授《端午日》这篇文章时,我用文字来介绍端午节的风俗,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学生迅速融入文本中去。
(二)鉴赏语言
每篇课文中总有那么几处引人入胜的描写,有的含义深刻,有的描写生动,有的充满诗情画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品味语言文字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学习和领悟作者的写法,迁移运用。如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我就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鉴赏语言文字上,通过对“镶、卧”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通过鉴赏,使学生对济南的美丽景色有了深刻的印象。
(三)文本的延伸与训练
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不断拓宽文本的范围,适度的文本拓展与训练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蓝蓝的威尼斯》一文时,将“蓝蓝”的内涵延伸,由课文中威尼斯想到我们的家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同学们说说心中的对家乡的爱。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认识,也是对文章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总之,文本解读是基础,是能否有效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常借深入合理的文本解读,发挥阅读教学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M].华中师大出版社,2011.11.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