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数感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侧重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本次研究分析了数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如何增强学生的数感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核心素养;理解能力
数感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重视,从概念上主要是指理解数学的意义可以把握数的大小关系和相互联系,进行信息的传输和正确表达以增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数感是在新课改改革背景下提出来的新概念,指导着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和感受数学的魅力,数感是在数学学习过程在积累起来的学科素养,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体验和增强,以帮助小学生构建良好的数感以提升综合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分析数感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探究具体的数感培养策略,通过数学知识的联系变化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提升学生数感
数学源于实际生活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借助生活中的案例和事物展开,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数感,由此可见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具有重大的教学价值。特别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数学概念、计算公式和思维方式等内容,潜移默化熏陶学生的数学感觉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感觉,家庭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社会可以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应用氛围,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给予小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数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渗透的教学过程,必须基于实际合理引导以引发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然而然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依托生活背景进行数感培养具有实际价值,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量关系融入生活背景中,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数感。像在低年级数学教学关于“生活中的数”时,教师可以合理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依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包括:第一,在校园中观察有多少垃圾桶,数一数班级有多少个同学和多少座教学楼;第二,在教室为小学生提供感知数学的机会,引导学生利用数的基本概念进行数量关系的构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可以提高数学感悟。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数感
实践中得到的数学知识才会印象深刻,在解题时可以第一时间调用出来,加强了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提升了综合能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数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作为体验性的学科,数学教材中具有不少的综合实践探究素材,这就考验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能否有效设计为合理的探究活动必须考虑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小学生的数感需要借助实践活动进行,关注不同的数学问题,设置合理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数感,只有接触实践才可以把等量关系和现实问题得以联系整合。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关于“认识千克”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对于重量的单位,感知得更加深刻。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个计量天平,让学生用手估量一本书、一个笔袋或者是一盒粉笔的重量,然后用天平进行称重以认识到重量的定义。最后教师可以准备不同质量的盒子,分别以千克、克作为计量单位,让学生用手掂量以后进行估计,要求班级学生全部估量完以后给出正确答案,对于数感和重量敏感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得以加深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优化学生数感
随着核心素养的改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重要目标,数感的培养也需要依据学生的主体特征进行不断创新,丰富教学方法强化数感,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在小学数学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增强实际应能力,升华学生的数感必须设计互动教学情境,加强学生的个性彰显,使得学生可以主动积极进行学习充分进行互动,在不断提高认识和加强理解的过程中实现数感的增强。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一个复杂、长期的探索过程,需要渗透在许许多多的环节中,在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的背景下,为学生人生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数感培养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爱上数学是主动探究和实际体验的结果。像图形知识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加深学生认识体验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素材,加强设计进行实践体验和过程感受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比如在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從长方形充分引导小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对比分析和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提升数学综合感知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数感并非学生天生具备的能力,需要在教师的良好引导下进行提升,主要是随着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增加和思维的深化而不断地发展,在素质教学持续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加深学生的数感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