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利军
摘 要:健康心理是小学生应该养成的一项心理认知,健康心理利于小学生以良好的姿态参与到课程学习与人际交往中,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体育课程凝聚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运动品质追求,结合课堂教学对班级学生进行勇于拼搏与团结奋斗等优秀价值认知的教育,这样能滋养学生们的健康心理。所以在对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关注到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与认知能力实施多样化的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利于学生们养成健康的心理认知。
关键词:体育教师;小学生;健康心理;教学方式;心理认知
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思维未能指导小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度的探索,也没有通过知识教育引导班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与情感态度,更加没有滋养学生们健康的心理,这样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需求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立足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有助于提高课程教育的创新性与能力培养的效率。所以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滋养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具体路径。
一、体育教师应该摒弃陈旧的知识教育模式,结合课程特色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心理教育
本文认为体育教师应该摒弃陈旧的知识教育模式,结合课程特色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心理教育,保障课程教育的实际效率。体育教师需要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熏陶教育,立足理论知识讲解与运动锻炼等方式滋养学生们的健康心理。
体育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对小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知识讲解,让他们对课程知识进行初步的认知,提高班级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内在动力。例如对小学生开展篮球教学的时候,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CBA篮球比赛视频,引导他们观察篮球运动员的比赛技巧和规则[1]。这样能指导学生们对理论知识进行充分地认知,提高他们参与课程知识讨论的兴趣,增加他们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体育教师另一方面也能组织小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知识讨论,可以立足互动交流的方式提高班级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进行心理健康的熏陶教育。在对他们开展体育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们进行坚强拼搏和团队合作意识等心理品质的培养,这样利于小学生养成健全的心理品质与价值追求。
二、体育教师需要在因材施教指导下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滋养,重视引导班级学生树立勇于挑战的思想认知
小学生受到家庭教育与个体成长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多样化的心理认知,体育教师不能通过统一的方式进行心理教育,而是应该立足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所以本文认为体育教师需要在因材施教指导下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滋养,重视引导班级学生树立勇于挑战的思想认知。
例如在对小学生开展田径教学的时候,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课堂实际实施针对性的理论教育与心理引导,利于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心理认知与价值意识。针对那些体育能力比较强,心理品质比较乐观的小学生,体育教师应该给他们更强大的自主性,在提升班级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更好体现出学生们的运动优势,对他们进行挑战自我等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对那些对体育学习产生厌烦或者是恐惧情绪的学生,教师应该对他们开展鼓励性的教学评价,鼓励他们勇于拼搏[2]。通过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体育教师能立足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勇于挑战等方面的思想教育与引导,以此保障心理滋养的实际效果。
三、通过体育游戏的开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健康引导,鼓励班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
研究指出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需求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立足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这样可以达到心理滋养的教育目标。除了进行以上两方面的探索,教师也能通过体育游戏的开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健康引导,鼓励班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
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足球友谊赛”的游戏活动,对班级学生进行队伍的划分并组织学生们在运动规则指导下进行队伍比赛,让他们在运动比赛中得到运动能力的锻炼[3]。同时,体育教师也应该围绕游戏比赛对小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努力拼搏以及乐观向上等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这样可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目标。
结语
研究指出体育教师普遍是对小学生开展灌输式的知识教育与运动能力的培养,未能通过课堂教学对班级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熏陶教育,所以体育教师应该摒弃陈旧的知识教育模式,结合课程特色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心理教育。同时,体育教师需要在因材施教指導下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滋养,重视引导班级学生树立勇于挑战的思想认知。此外,体育教师也能通过体育游戏的开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健康引导,鼓励班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
参考文献
[1]张永波.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J].求知导刊,2020(11):93-94.
[2]庄国荣.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析[J].华夏教师,2019(15):65.
[3]陈连新.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教研论丛,2018(0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