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萍
【摘要】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其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感悟和鉴赏音乐之美和艺术之美,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对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生活具有较大帮助。在教学中应用流行音乐属于当前一种颇富争议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针对流行音乐引入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解决对策,希望给予相关教育同仁以些许参考。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 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143-01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大量外国文化思潮涌入社会中,不仅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同时还对艺术领域带来影响,艺术交融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相比较,其具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富有个性等特点,符合当代高中学生的审美,在教学中应用流行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将课堂教学与时代发展充分结合,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流行音乐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实现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的均衡发展。
一、高中音乐教学引入流行音乐的价值
当前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没有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课堂氛围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在课堂中应用流行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集中其课堂注意力,并且从流行音乐中吸取精华,获得素质和知识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和新课改精神。
二、高中音乐教学引入流行音乐后出现的问题
(一)应用存在形式化
受到应试思维的影响,教师和学校对音乐教学缺乏正确认知,在应用流行音乐中也存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情况,忽视了流行音乐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存在目的性不强。形式单一等问题,难以通过流行音乐激发和唤醒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欲望,甚至一些教师还存在“为了应用而应用”的情况,课堂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发挥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教学目标定位偏差
音乐是高中教育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落实和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养以及道德素质,但是当前,教师在应用流行音乐中,教学目标存在定位偏差,过多的重视音乐鉴赏,而忽视了流行音乐中富含的德育元素,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难以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三)流行歌曲陈旧固化
流行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的流行音乐风格也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在湘教版音乐教材中,关于流行音乐的内容很少,仅仅是简单介绍几句,尤其对于富含时代特征的流行音乐,缺少深层的赏析,一些教师年龄较大,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少倾听流行音乐,在课堂中应用到流行音乐不仅年代久远,还难以激发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共鸣,导致师生之间存在较大的沟通障碍,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三、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优化对策
(一)转变教学理念
导致流行音乐应用形式化的主要原因为教学理念陈旧保守,没有认识到流行音乐的时代特点以及当代高中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为了避免应用形式化,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引入和应用流行音乐,切实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价值,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例如在学习《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其教学目标为: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轨迹。当代高中学生对国外流行音乐作品并不陌生,不同的学生喜欢不同的音乐风格,如一些学生喜欢摇滚、一些学生喜欢爵士、一些学生喜欢乡村民谣等,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西方现代音乐发展的认知,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当下较为流行的西方流行音乐,包括乡村民谣的代表作《Five Hundred Miles》,优美的旋律可以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爵士乐代表作品《I Dug Up A Diamond》,可以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明确教学目标
音乐学科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通过音乐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获得道德、知识和技能的均衡发展,因此,教师在应用流行音乐中,要明确其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下合理选择流行音乐,并且对音乐作品意义和内涵进行深层挖掘,发挥音乐作品的育人价值,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蛰龙飞起东方舞”这一部分内容中,其主要教学内容为展示解放前期所创作的革命歌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但是很多革命歌曲离高中学生生活的现代距离久远,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引入王菲演绎的《我和我的祖国》这一经典歌曲,挖掘歌曲中蕴含的时代精神,促使学生在流行音乐欣赏中形成民族荣誉感。
(三)精心选择音乐
流行音乐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歌曲形式、内涵以及思想情感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要根据当代高中学生的喜好,为其精心选择流行音乐,音乐作品不仅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艺术审美,同时还要具有教学价值和教学意义,缓解学生由于上课而产生的紧张情绪。
例如在学习“华夏音乐之光”这一部分内容中,其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发展历程,并且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近些年,流行音乐也逐渐尝试与古典文化相融合,例如周杰伦的很多歌曲都具有“中国风”,如《双节棍》、《东风破》、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选择歌曲,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学科具有较强的育人价值,尤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教师要认识到流行音乐的作用和价值,根据当代高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应用,发挥流行音乐的教学辅助教学,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朱小军.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下),2019(07):186.
[2]陈丽丽.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之探究[J].学周刊,2014(11):228.
[3]张焕慧.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意义和建议[J].文学教育(中),20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