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朝红
【摘要】 近年来,教育学者们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由此衍生出来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更多教师的青睐。但是由于我国对该理论和性质的理解以及应用还不够深刻,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研究,才能促进其得到更好的应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辩证思维能力。本文就支架式教学应用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对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050-0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教育改革之下,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更多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被提出来和应用,使得教育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现状。支架式教学模式作为当下先进的方式,被应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趋势。支架式教学的发展性、临时性等特点,也决定了其应用的方式,在具体应用中,也要充分了解它的理论基础和内容,才能更好地与思政教学相融合。
一、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交流
支架式教学强调的是合作学习,在学生独自思考和探索之后,通过小组学习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认知之间的差异,形成思维的碰撞,在支架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构建更加有意义的学习模式。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个体的差异使得他们的认知也会存在不同,而这种差异性认知的冲突,要有能更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对他人的了解和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交际能力。同时,这种合作能力是未来高中生未来生活学习中必备的能力,也是当下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目标。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利用支架为学生提供了发掘潜力的环境和能量,能够通过支架式的学习模式,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认识学习的本质,通过教师科学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支架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灌输式的讲课方法,将被动学习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模式,学生不再只了解知识的内容,而是去深入思考知识的本质,通过主动去研究知识,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在逐渐的训练中,掌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能力。这对其今后掌握独立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学生得到持续性的成长,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支架式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让课堂的主体得到了转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来设计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通过支架式知识的构建,了解学生学习的难处,准确认识到知识内容中的重点,同时引导学生实现科学的支架撤销,支架构建,帮助学生快速搭建知识认知平台,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教学价值,提高教学水平。
二、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生在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思政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维特点,利用支架式教学时,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对语文学习的看法,然后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选择合适的素材和引导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四张知识。支架式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教师传授的知识,结合自身的思考和理解,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获得主动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比如在学习《收入与分配》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创建这样一个情景:视频中的偏远山区男孩梦想去大都市生活,然后将山区男孩一天的生活收入和支出与城市孩子一天的生活进行交叉播放,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引出课本的主题,以此来搭建支架结构图,提升学生的兴趣。
(二)促进学生持久性学习
通过支架式教学方式的引导,让学生持续不断地感受到学习的价值,让其保持不断的学习热情,这对高中生的成长具有长远的意义。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教材的教学任务、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制定阶段性的目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突破,完成学习任务。所以,需要师生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实现有效的交流,才能更加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制定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比如在学习《多彩的消费》这个课程时,教师可以搜集当前社会上某些大学生超前消费的案例,年轻人超前享受出现消极消费观的采访或者新闻,让学生结合思政课本的内容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与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交流课堂,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一讲,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加强合作学习
在支架式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的學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思政课堂的吸引力。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支架式理论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先建立小组合作的规则,让每一个成员都分别承担明确的责任。在讨论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再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互助来交换想法,从而构建思政知识的框架。比如在学习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个单元以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中的三个课时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比如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人大制度、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价值、区别等是什么?让学生进行探讨合作,构建知识的框架,然后请小组代表将组内讨论出来的结论展示出来,供全班学生一起探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还处于初步研究的阶段,教师必须掌握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挖掘其价值,以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其持续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为中心,灵活运用支架式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崔凯月.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人文之友,2018,005(008):171.
[2]苏连芬.支架式教学理论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00(0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