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华照
【摘要】 思维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能够帮助人加工信息、整理信息、深入探究。可以说只有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人才可尽情地去体验活动,收获更多的知识与快乐。新课程教育观念中也明确提到:教师要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方法,便可自在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基于此,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也应明确教学目标,活用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创设多元化的情境,带领学生去探索。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学生 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046-02
引言
考虑到英语属于一门语言性学科,所以很多老师在讲授中会紧紧围绕考试内容展开,学生可参与活动探究的机会极少,渐渐地因氛枯燥,学生普遍兴趣下降,影响了学习效果。为了有效保障英语教学效果,教师要正视问题,积极运用教学策略调节课堂气氛,给予学生提供探究知识的空间,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加适应英语课堂教学,这样既促保教学效果,又使得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一、简要分析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应注意的幾个问题
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是需要经历一个渐进式的过程,课堂知识的讲解也是从浅到深,且要注重观察学生的行为动作,以便给予更针对性地指导。笔者认为,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设计任务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都喜爱表现自己,内心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表扬。结合学生的年龄段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可分析班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已有能力水平和即将达到的能力水平间的差异,设置具有探索性的学习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发挥能动性,积极探究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二)尊重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探索能力是初中学生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对学习过程的体验重于最终的结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观察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学生之间个体差异是切实存在的,教师要富有耐心,想方设法进行因材施教。如:可以结合教学主体内容的难度,开展分层教学;或者在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
(三)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氛围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先是发现问题,接着是结合结合已有知识经验探索,最后是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力越强,收获的效果越佳。所以,教师要结合周围的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结合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给予有力的引导和积极的鼓励,让学生敢于表达,诱发探索思维。
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准备教学资源
现如今,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化社会模式,必须予以改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先主动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将新型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贴合学生生活,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在平日里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去观察学生的行为动作和情感变化,并可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思维模式、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然后,在备课阶段教师可结合教学经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主体内容,判断其教学的重难点,细分教学环节,设置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以及准备课堂所需的单词卡片、演示PPT等教学资源,以便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习活动中。
(二)活跃学习氛围,强化基础培养
在传统的讲授型模式下,学生都是坐在座位上默默地听,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活动,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在活动中充分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复述故事情节的活动中。复述其实就是人脑部快速思维反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其想象力、思维力进行创造,对原文进行加工、整理,后在进行复述,这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思维能力的锻炼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效果。如在学习Unit4 want to be an actor. 这一课时,可让学生充当起一名去HCS的应聘人员,再现故事情境,学生对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y?这一问题,展开联想,学生1: I want to be a reporter,because I have access to the latest news.学生2:I want to be a doctor who can help patients.学生们热情地在进行交流,锻炼着知识技能。而且为带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教师也可组织一些竞赛性质的活动,比如“单词接龙、造句小能手等活动”,带领学生们欢快地进行比拼。
(三)分层进行提问,带动学生参与
课堂提问是锻炼学生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因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确实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上都有着略微的差异,故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难度要有难易程度之分,将学生进行分层,以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分层的形式,可以照顾到高、中、低每一层级的学生群体,引领学生参与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如在进行Welcome to Beijing和All about Guilin学习时,教师就可依据对班级学生的分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任务,将“What is the capital of China?”等简单的问题,可以交给后进生回答,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分析力,而且也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自主用几句话简短介绍一个城市,用任务驱动较为优秀的学生,勇敢突破自我。学生小华介绍到:Guangdong is a coastal city. It not only has developed trade, but also has a lot of special food. I like it very much.
在学生回答问题完,教师作为活动组织者要及时进行点评和鼓励,适当地向学生补充知识要点,以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引导合作探究,锻炼学生思维
為使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够主动参与,并在探讨交流中思维受到启发,开心地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提升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仔细研读课文,分析句子句式,结合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伴进行交流,相互地学习和帮助,最终成功的解决问题,促进自身各项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DIY这一内容时,考虑到该内容与学生生活较为贴切,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放手,给予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对班级学生合理分组,使不同性格、能力基础的学生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其次可设置一些问题任务(1)Whats DIY?(2)Do you like DIY?(3)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DIY?使学生可参照问题明确探究地方向。结合问题,学生在合作探讨中,发挥主动性,相互地交流各自的观点,思维在交流探讨中碰撞出火花,真正地去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并推动学以致用。
(五)加强英语应用,巩固学习效果
学习知识最终为的就是在生活中进行应用。教师要积极利用周边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感知探索,主动去思考,去转换句式的用法,灵活地应用英语知识去进行表达,这样学生能够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渐渐地爱上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材的材料多源自于我们的实际生活,都是由专家和学者精心挑选的,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段特征,适合教师利用于此设计真正的语言任务。例如,在学习Unit7 Topic 3 Section C这篇文章后,教师可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任务,让学生从父母的视角写一篇日记。学生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重新组织语言,完成输出任务,进行表达创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语阅读是所有知识点的精华,是知识的浓缩,是人们知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桥梁。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包含有许多可供学生阅读的文章,教师要基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开发教学活动和设置探索性任务,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们主动参与探索,去分析文章,用英语进行交流,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边耀倩.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积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C]// 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19.
[2]赵友桃.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C]// 向导-教育导刊. 2018.
[3]张琼梅.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J]. 校园英语, 2018.
[4]吕秋敏.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 校园英语, 2018(7):150-150.
[5]林素芬.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探究[J]. 青年时代, 2018, 000(019):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