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与思考

2020-10-20 18:38蔡茂凤
广告大观 2020年3期
关键词:聋生小兔子游戏

蔡茂凤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聋生由于年纪小,好奇心比较强,也更喜欢未知事物。基于此,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以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的小组活动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氛围,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升聋生的课堂反应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升合作参与度

在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容易发现,许多学生虽然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但是由于教师给学生发布的任务比较简单,许多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却比较低,完成小组任务的人承担的责任也更多,更偏向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基于此,教师要组织合适的合作学习活动,以便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数一数》这节课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带到操场上进行他们熟悉的游戏玩耍,在游戏中合作探究。如:拔河,老鹰捉小鸡。123,木头人等游戏,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学习理论知识,然后他们在游戏的过程当中边玩边数数。拔河比赛的左边有几个小朋友?右边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数量相等吗?老鹰捉小鸡游戏,老鹰捉到了几只小鸡,小鸡还有几只是在母鸡翅膀下的?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过程当中学会了一到十各数的认识。将游戏与合作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同学们对于课堂的兴趣,让他们发现数学与游戏之间的紧密联系,让他们发现数学的生活化这一特性。

又如,教师可以组织“课前讲演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一组完成与《负数的初步认识》相关的内容,二组完成与《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的内容……而当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要求相关的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并在教师讲完之后进行知识点总结。在总结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负责完成不同的任务,比如在《负數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中,1号学生负责查找资料,2号学生负责总结正数、负数的以及区分方法;3号学生负责出题、讲题;4号学生负责进行总结。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每个小组中的成员都能参与到实际的小组合作活动中,从而增添小组合作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添学生的参与度。

二、以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聋生心思单纯,想法幼稚,喜欢听故事。借助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老师可以将故事引入课堂,把教学内容变为故事形式,将数学知识趣味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在故事中学到知识。既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还可以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老师在设置教学故事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当堂教学任务等问题,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设置故事情境辅助数学教学,在解决图形面积和周长方面较为常用。

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这一单元为例,可以设置一个故事“小兔子要吃草,在它面前有两块草地,一块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6m和4m;另一块是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5m,在小兔子很饿的情况下它应该选择哪一块呢,邀请小朋友来帮它决定,有人可以帮小兔子选择吗?”以这种形式来设置问题,学生会思考比较两块草地的面积,选择相对大的那一块,小兔子就可以吃饱了。这样,老师就可以引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公式的理解。等学生计算出小兔子应该选择哪一块草地之后,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得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有信心,若是学生出现失误老师也不应责怪,应安慰学生“这次的失误没关系,下次我们一定可以保帮助小兔子选择最大的那块草地的,老师相信你!”鼓励的话语对于聋生一种精神激励,同时老师也应该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学会这一章节内容。这个故事情境的设置只是作为参考,具体在用于教学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学习图形周长时,可以设置赛跑的故事情境,老师需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聋生的爱好和想法,才可以设置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故事情境,实现聋数学情境教学的意义。

三、借助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聋生生性好动,喜欢做游戏,老师借助游戏的魅力辅助数学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合作学习教学效果。游戏不仅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生活,实现真正的娱乐于教。游戏教学的出现,帮助数学老师攻克了不少数学重难点,成为老师教学的好帮手。

以《分数》的学习为例,最令老师困惑的问题是该如何向聋生介绍这个定义,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入分数的知识。比如“伸手指游戏”,先让学生伸出两只手指,接下来我们要把两支手指减半,那么学生就会收回一只手指,只剩下一根手指,紧接着我们再减半,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半只手指应该如何表示,学生内心会产生疑问思考应该如何表示,此时便是引入分数概念的最佳时机,通过分数,我们就可以解决诸如此类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奇妙,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实现教学突破。原本难以解释的分数,通过简单的游戏便突破了教学重点,由此可见游戏教学的魅力所在。通过设计巧妙的游戏,借助游戏的互动性,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投入,不乏一些生性腼腆的学生存在,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和引导,让开朗的孩子带领他们一起参与游戏,进而实现课堂的全面教学。对于《千克和克》的学习也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方法,如“比比谁更强”,首先学生对于克有所了解,那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重量例子,老师以“一颗鸡蛋重45g,有没有比鸡蛋更重的?”为起始点,引导学生继续说,可能会学生说“苹果比鸡蛋重,一个苹果相当于100g,有没有比鸡蛋更重的?”,一定会有学生继续说,但是到后面他举例到更重的东西时,已经无法用克来表达它的重量了,老师可以在这里引入“千克和克之间的转换”,“千克”就像一个大人,而“克”是小朋友,1000个“克”才和1个“千克”一样重,我们小朋友的体重比较重就可以用“千克”来表示,教学生平时超市购物时用到的便是“克”,五百克就是一斤,这个方法适合引入较为抽象的概念。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聋哑学校)

猜你喜欢
聋生小兔子游戏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兔子的1天
做聋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