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辉
摘要: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习惯,因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想要电子信息科技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就要不断进行创新,设计生产更多更实用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然而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创新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下文将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TM73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更新速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而新时代的互联网技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各行各业也在新形势下蓬勃发展,同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也需要在这种大潮流中跟紧时代的步伐,毕竟传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存在不少问题,而在新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
1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用户的个性化体验有待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更加倾向于多样化和个性化,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获得更加独特的消费体验,其实际需求和独立的个性都需要得到产品生产方得到充分的尊重,所以当下电子信息科学产品更多的是以客户为中心,让用户获得别具一格消费心理体验,并提升客户的参与度。
(2)用户的满意度有待提升
电子信息产品是为了能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这就需要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前提保障,电子信息公司只有不断的开发新型技术,并且投入到电子产品的应用中,才能不断提升用户的满意度,获取更多的回头客,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3)电子信息技术的性能有待提升
电子信息产品融合了现代互联网技术,其产品更加啊倾向于自动化、智能化,其功能也会更加强大。用户在体验电子产品时,会对一些性能进行比较,每一个细微不可察的数据和设置都有可能影响整个电子产品的功能,最终降低用户的信誉度和使用度。所以,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过程中,要不断提升电子产品的性能,并将其和互联网充分融合,提升其可信度。
(4)电子信息技术缺乏创新精神
虽然一直在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只停留在表面技术的探索中,对于真正的核心技术和新研制的先进技术,仍是难以望其项背。另一方面,我国科技研制方面也不够完善,具有很大的思维局限性,缺乏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精神,这也是导致我国当下信息技术发展不够快速的关键性因素,最终迟迟追不上发达国家的脚步。我国虽然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广泛,但在实际应用的效果却不甚理想,这在很大方面是由于企业在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造成的,尤其是在高端信息技术的应用上面,创新尤为缺乏。
2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策略
2.1优化产业结构
合理的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能够为电子信息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滞后其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尽快优化产业结构来解决实际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可以根据国外相关领域的发展经验来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进行创新,这对于促进我国电子信息科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改进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生产工艺在不断完善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朝着自主研发的方向进行。通过上述方式打破国外的信息技术市场垄断并增加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此来促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各种领域广泛传播运用。
2.2营造创新环境
只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促使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科学发展,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关注度和重视度。良好的创新环境与电子信息科技相互融合可以充分满足不同产业建设的需求和规划,而科技创新发展应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来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环境的透明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入研究。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在有效构建创新发展路径且有助于扩大技术应用领域,使得互联网时代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产生更多可用资源。此外良好的创新环境还能加强科学技术开发过程中的综合竞争力并让其拥有主导市场的技术能力。
2.3共同建設创新平台
在新时代下,互联网技术搭建了许多创新性平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平台也不例外,现今的发展趋势是互利共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相关企业需要共同搭建创新发展平台,结合各方面资源,加速推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利用好平台的优势性,结合信息资源,对现有技术不断创新,推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整体发展。
2.4打造出一个专业水平高的人才队伍
对于电子信息技术这样一个高级技术行业而言,人才是最主要的资源,一个企业若是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则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环境对于人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因此,企业应该创建出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还可以从国内各个研究所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具体来说,可以从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对电子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开始,用培训或者考核的方式,来提升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职业素质。另外,开展相应的技术交流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人才的素质,企业可以定期将各个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领域的人才召集到一起,然后针对当下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讨论,对其岗位进行合理的设置,做到人尽其用,提升企业的效益。
2.5智能化
信息时代下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智能化特点是现代化社会生产和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大型生产车间的实际工作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基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控制系统,在实现生产环节和控制环节一体化的同时使各种管理办法相互协调,以此来到达到最佳生产状态并体现出系统的智能性。例如近几年百度公司打造的世界首例AI公园已经向人们完全开放,该公园主要是通过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对公园的基础设施和环境进行了改造,在公园里人们可以乘坐无人驾驶的智能客车游览景点、跟着AR教练一起跳舞健身等等,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满足了广大人民的需要。
2.6集成化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整体结构逐渐完善且其已经从综合化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也正是集成化发展使得该技术的运行模式变得多样化。其中最突出集成化特点的是半导体技术,半导体传感器以先进的复合材料为基础制作而成,这在减少占用面积的同时确保了创新机制的完整性。此外微型计算机制造中应用的纳米技术也体现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化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大方面来看,互联网技术已然进入千家万户,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要想得到更大的市场,就需要加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同时各企业之间也需要共同搭建互利共赢的平台,企业需要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抓住机遇,大力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进行创新,加快智能化的脚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参考文献:
[1] 姚靖远.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3):198.
[2] 孙晶.“互联网+”背景下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技术的创新探讨[J].现代信息科技,2018,2(09):35-37.
[3] 刘恒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创新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16(10):40-42+49.
[4] 李雨航.互联网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9,21(04):19.
[5] 卢景河.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研究[J].财讯,2019(8).
(作者身份证号码:13063019891207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