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奉俊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爱学,乐学,会学的学习意识。初中物理的教学改革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成功尝试,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符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方式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这一认识,也是广大物理教师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物理;改革;尝试
初中物理总复习的目的有三个:一是系统复习初中物理知识;二是提高能力,发展智力;三是查漏补缺,纠正错误。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传统方法进行改革。我在初中物理总复习时,作了些改革尝试,现小结如下:
一、改“扫描式”复习为“专题讲座”
扫描式复习,每个知识点必讲,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已经掌握,没掌握的知识仍不能掌握,能力得不到提高。专题讲座,学生觉得新鲜,听课时精力集中,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思考,能力会得到迅猛提高。专题讲座的内容可以是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学习过程的疑难或漏洞,还可以是形成能力的综合性内容,如在复习《力》的知识时,先选定专题讲座的题目;画出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然后以所画力的示意图为中心,启发学生复习力的概念、单位、测量、要素、种类、二力平衡、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基础知识,再选定专题讲座题目二;二力平衡和平衡状态、相互作用力。
二、改“单纯课堂灌输”为“理论联系实际”讨论
物理知识有许多内容和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在复习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生产实践中发生的现象,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这样可让学生切实体会物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未知欲望,避免了传统复习方法中的纯理论复述。如在复习《摩擦力》时,让学生讨论:人在干燥路面不易摔倒而在泥泞道路上容易摔跤,这是为什么?泥鳅为什么难以捉到?你用哪些方法可以容易抓住泥鳅?拉链不易拉时,涂上一些蜡就容易拉上,这是为什么?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轴承甚至滚珠轴承?……。又如:在复习《蒸发》时,组织学生讨论:晒稻谷时,为什么摊开晒且在向阳通风的地方?晒萝卜干时,为什么将萝卜切成丝状或块状而不整个萝卜晒?冬天买的柑子为什么都用塑料袋子包着?炎热的夏天,吹电风扇人觉得凉爽,这是为什么?……
三、改“讲解”实验为“演示”实验或学生“自做”实验
在总复习时,绝大多数教师对实验的复习往往是总结性的概括复述,强调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必然收益甚微。为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要点,提高动脑动手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我在复习实验时,将实验室开放,让学生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在课堂上对重要实验进行演示。如复习《天平的使用》时,我安排了“捉错”比赛的游戏,教师进行错误操作;不调零;调横梁平衡时调游码;右盘放物体,左盘放砝码;称量时调平衡则移动平衡螺母;放砝码时先小后大;算物体质量时砝码质量减去游码示数;读游码示数时,以游码右边所对示数为准等等,然后让学生捉错,改错。接着指名进行正确测量。最后总结使用方法为:“一看二调三放四算”。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新知,激发了求知欲望,还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四、改“题海战术”为“精讲精练”
在物理总复习中,绝大多数老师仍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深信“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百炼成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学生往往是会做的总是会做,不会做的,老师讲解时觉得很容易做,可再次遇到仍然不会做。为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我坚持精讲精练并让学生假设自己是老师,自编练习题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如在复习电学计算题时,示例:灯L1标有“220V,100W”,L2标有“110V,40W”字样,利用书籍条件或增加条件后可编出哪些计算题,求出哪些物理量?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讨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几乎编出了电学计算题的所有内容:①两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大?②两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多大?③两灯正常工作1小时,电流做功多少?④两灯正常工作1小时,耗電多少度?⑤两灯串联时,可接在多高电压的电源上?⑥两灯串联可否接在220V的电源上?⑦两灯串联时都正常发光,可采用什么方法?电源电压是多大?⑧两灯并联时,干路电流最大为多少?⑨两灯并联时接在220V电源上,且都正常发光,可采用哪些方法?⑩两灯并联后接在110V的电源上,实际功率是多少?通过这样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可使学生迅速提高解题能力,掌握解答电学题目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今天,我们在总结经验,反思问题的基础上,可望教学改革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层次上展开。为此,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上,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也正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成教材文本中没有展示出来的“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从传统的客体性、受动性、领带性、封闭性基础上的学习方式转向自由、合作和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创造性教,学生要创造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