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云
摘 要:小学语文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语文的学习是汉语学习的工具性课程,小学语文也是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语言的热情度和进行运用语言文字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之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朗读时培养语感、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进行好的朗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才可以进行后期更为有效和深入的语言学习、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朗读是最基本的阅读形式,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反作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习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特别的注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让学生获取身心的健康。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处于初级阶段,就像一张白纸,教师要在上面合理的规划,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充满色彩。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是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自控能力,让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积极向上的乐趣和心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除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之外,更要注重对学生身心的培养,只有当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求。因此拥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就是前提和基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更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養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时候,可以采用预留时间引导学生朗读、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内容、开展朗读比赛、组织课外朗读活动等内容,以不断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1 预留时间引导学生朗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的知识存量与独立思考能力虽然有限,但模仿能力很强,尤其是对语言与动作的模仿,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模仿能力。教师应当保证示范朗读的正确性与准确性,示范朗读应当富有感染力与感情,准确把握字字句句的重读轻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性地进行朗读,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难以掌握的部分进行讲解与朗读,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情感与思想表达,当模仿成为习惯,学生会逐渐掌握朗读的关键,更迅速地提高朗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讲解知识,还应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调动全体学生主动朗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明显提高。例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预留时间指导学生依次朗读,对于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非常有利,有效提升朗读水平。
2.2 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内容
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师讲解课程内容时,积极运用多媒体设备,随时播放生动立体的课件,展现图文并茂的画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阅读课件中的课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朗读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从而扎实掌握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并培养朗读能力。可见,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广泛应用。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在网上查找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成课件、幻灯片,播放生动的教学视频和立体的图片,直观的画面、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朗读,学生朗读后,指出学生朗读过程中声音太小以及不注重停顿等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朗读能力。
2.3 开展朗读比赛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学生朗读水平提升才能通顺阅读课文,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扎实掌握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效率、朗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开展朗读比赛,促使学生在比赛之前,积极朗读课文,朗读中注重控制语速、声音的高低、断句。学生主动投入到朗读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进而以最佳的状态朗读,学生朗读时按照教师传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带着感情朗读,并结合语句的长短停顿,做到抑扬顿挫,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可见开展朗读比赛的重要性。例如,学习《老人与海鸥》时,教师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而后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比赛,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锻炼朗读能力,必然会提升朗读水平。
2.4 组织课外朗读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认识到课内的时间有限,无法高效率地开展朗读教学工作,也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的朗读活动,通过课外朗读活动,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高效率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朗读能力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诗朗诵的活動,要求学生准备一首诗歌,可以是古代诗歌,也可以是现代诗歌,并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朗诵,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能力会得到快速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过程之中,作为语言学习规范的初级阶段,朗读对于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方面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老师,一定要把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摆到第一位,在进行教学学习的过程之中,要认识到朗读学习的重要性,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基础之上,进行课堂的规划、提升教学能力,进行个性化、全方面的教学朗读课程的开展,在合理的教学策略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语言的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泽林,汪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4):103.
[2]耿雪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174.
[3]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