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改进合作学习效果,笔者采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合作学习专家斯莱文教授提出的STAD(学生成绩分组法,英文全称Student Teams Achievement Division)。将学生按成绩分组,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愿意也有条件帮助其他人完成任务,在小组成员间形成了五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对STAD(学生成绩分组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小组合作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STAD;小组合作;计算机应用基础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合作学习中存在“有学生游离、有学生主导、有学生搭便车”等现象,如表1所示。
为了改进合作学习效果,采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合作学习专家斯莱文教授提出的STAD(学生成绩分组法,英文全称Student Teams Achievement Division)。将学生按成绩分组,一般4人分为一组,受班级人数限制个别小组会是5人。课上所有学生完成相同的任务,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愿意也有条件帮助其他人完成任务,在小组成员间形成五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
1 角色相互依赖
组织小组各成员写出10-20种最喜爱的食物、水果或旅游景点,取其交集作为小组名,让每个成员都对自己所在的小组有认同感。
2 奖赏相互依赖
小组的奖励基于个体责任,四人组一个成员按时保质完成任务所有组员+2.5分,兩个成员按时保质完成任务所有组员+5分,……五人组一个成员按时保质完成任务所有组员+2分,两个成员按时保质完成任务所有组员+4分,依此类推。所加分数均计入“过程考核”中的“课堂表现”项内,以累计最高分者的分数作为本项考核满分,其他人按比例折算。
3 目标相互依赖
在学期初让每个小组成员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如:本学年拿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或及格……。每个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成绩会影响其他成员的过程考核成绩,每个小组成员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依赖于组内同伴的努力。让学生认识到没有组内同伴的成功,个人的成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这种积极的相互联系能够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工作需要怎样做才能够有益于别人,组内同伴的工作需要怎样做才能够有益于大家。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为其所在小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从而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1]。
4 外部对手相互依赖
利用小组间的相互竞赛促进小组内成员的相互依赖,小组成员需要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比如完成配置个人电脑任务时,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三票,这三票投给自己认为在班内做的比较好的前三个小组。各小组成员为了让自己组的作品能够赢得更多票,就需要组内成员协作确定配置需求,如用做学习兼娱乐还是商务办公还是家用休闲……,利用网络和实地调研完成面向需求的电脑硬件配置信息的搜集整理,课上利用模拟攒机网站完成配置,课后小组协作完成相应的配置视频,上传网络教学台,进行自评和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因为与外部对手的竞争而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5 环境相互依赖
根据课程授课环境,让同一小组的成员座位相邻,便于讨论交流,形成环境互赖[2]。
STAD教学法在小组内给学生以很大的自主性,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中提供帮助或寻求帮助,倾听、鼓励他人的分享,理解别人所说的并且给予补充、总结、检查,共同促进小组学习的成功,并从中习得交流技能、协调技能和领导技能。
总之,STAD型合作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机会,更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了互相理解、互相合作、平等相处的合作学习环境。它体现了更为鲜明的人际交往互动、实践体验的现代教育理念[3]。
参考文献:
[1]李永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张掖市普通高中排球课教学运用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王天仙.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等级评价的探索与思考[J].中外交流,2016(18):162.
[3]张丽.“合作式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范式[J].科技信息,2009(12):87.
项目:2016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课题“基于高职生认知特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15Y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文红(1972-),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