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家长的分离不适现象及调适对策

2020-10-20 05:41周英洁
卷宗 2020年20期
关键词:调适空巢

摘 要:每年大学新生报到季都是离别季,大学新生迫不及待要拥抱新生活,而家长即刻开启了分离不适模式:不舍与思念,担忧和焦虑,孤独和失落……要尽早从个人、家庭、社会几个层面入手,帮助新生家长完成心理调适和生活调整,开启精彩人生后半程。

关键词:新生家长;分离不适;空巢;调适

每年有超过700万新生踏入高校校门,与急于融入大学新生活的学子不同的是部分家长出现了分离不适模式:不舍与思念,担忧和焦虑,孤独和失落……甚至部分家长出现了空巢综合征。要尽早从个人、家庭、社会几个层面入手,帮助新生家长完成心理调适和生活调整,开启精彩人生后半程。

1 新生家长分离不适的种种表现

诚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点不尽相同,新生家长分离不适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据笔者观察,呈现一些共性特点:

1.1 不舍与思念

血緣纽带及长期的共同生活,亲人分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种离别的痛苦我们在人生各个阶段都会体会到。比如孩子入园时撕心裂肺的痛哭;伴侣分别时彻夜难眠的相思;老人离世时阴阳两隔的悲恸。十八年的朝夕相处,子女骤然离开,家长的不舍和思念如排山倒海般汹涌而至。

1.2 担忧和焦虑

“分离不适”经常又被叫做“分离焦虑”,可见“焦虑”是这种不适心态的最鲜明特点。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简单几个字把子女在外父母的心情描绘的淋漓尽致。

他乡生活的不确定性;前途未来的不可知性;全新的大学课程;能否与同学室友和谐相处……都让分离初期的父母忧心仲仲,无法安心。更有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在外遇到坑蒙拐骗而浮想联翩、寝食难安。新生入校后个别家长滞留在子女求学的城市,恋恋不舍、不忍离去。父母们搜索着与子女相关的信息碎片:如父母成了子女学校的网站和公众号的忠实粉丝;对子女专业动向的新闻分外关注;对子女生活城市的天气状况格外留意……有一篇文章《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在家长群被频繁转发,说明这样的情感引发了家长们的共鸣共振。

1.3 孤独和失落

中国家长习惯于“一切为了孩子”。孩子外出求学让家庭的喧嚣归于平静,丰富的生活归为单调,紧张的节奏变得舒缓。家长一时间难以适应,感觉无所适从。表现为子女离家让父母食之无味,寝之难安。面对空荡荡冷清的家怅然若失,黯然神伤。甚至伤感郁闷,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失落感。

除了以上三种子女离家后家长共通的心态外,笔者注意到大部分母亲比父亲面对子女离家焦虑感更明显;全职妈妈面对母亲角色的中断产生的挫败感沮丧感更为强烈;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的牵挂担心普遍更甚。

2 针对家长分离不适的应对策略

分离不适感并非病理症状,而是心理适应的过程,应对路径各不相同。大体分为自我调适和外部调适两方面。自我调适多从认知、情感、生活几个方面进行。外部调适多强调夫妻间、亲子间、家属间、社会关系网络间的互动。最终目的是通过心态调适、生活调整,帮助新生家长以积极的面貌来开启人生后半程。

2.1 观念转变,正视分离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自我调适最重要。而观念转变是个体实现“自我救赎”的基础。

1)子女是独立的个体,家长也是。各自要保持彼此独立的部分。家长要清楚认识到子女是有独立行为和自由意志的个体,你不能包办他的生活,更不能代替他来思考。纪伯伦有首诗是这样写的“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中国很多父母的问题正在于对子女干预过多,承包一切,让子女错失很多成长的机会。越早放手,越有利与孩子成长,孩子适应力越强,飞的更高。

2)把握不同阶段亲子关系的“度”。亲子关系是维系一生、难以割舍的,子女成长历程中每一段亲子关系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和律动。婴幼儿阶段子女需要的是父母全天候的凝视,中小学阶段子女需要的是父母早晚的守候,大学阶段子女需要的是父母在远方的回望。大学新生入学后繁忙的学业压力,多彩的社团生活,集体的聚会出行都需要占用大量时间,不可能每天都向父母汇报行程。最好的状态就是利用家庭微信群隔三岔五发一个近期活动照片,实现家庭成员之间的适度互动,彼此获得情感支持。大学期间父母子女最好的状态就是各自精彩,互相喝彩。既不能让子女感受到爱的荒芜,也不能让他感受到爱的窒息。在子女前行时有你的肯定,在子女彷徨时有你的坚守,在子女受挫时有你的鼓励。仅此而已,如此也足够。

2.2 及时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全新生活

“适应”本身就是角色转换和重构的过程。在生活的舞台上,每一个人都扮演着多个角色,形成一个角色集。除了为人父母,同时我们还是配偶的伴侣、父母的子女、同胞的兄弟姐妹、他人的同事同学,各种角色自然达到一种平衡。子女离家让“父母”的角色中断或弱化,角色集的平衡被打破。可以通过强化某些角色或者扮演新的角色使得弱化的角色得以补偿。在转换中个人角色集达到新的平衡。

1)配偶间亲密关系的重构。夫妻关系是先于亲子关系存在的,这种横向关系本应就是家庭关系的主轴。然而大部分中国家庭中亲子关系重要于夫妻关系,子女是夫妻关系的纽带同时也成了家庭的轴心。子女离家有可能让夫妻间深藏的矛盾浮出水面,也为夫妻关系的重新整理提供了契机。有了空间时间,唤醒彼此间的情感依恋,夫妻亲密感上升,幸福感增强,甚至开启“二度蜜月”模式。

夫妻之间的情感支持,爱与陪伴可以帮助双方在彼此搀扶中度过与子女分离的不适期。夫妻二人最好培养一项共同爱好如散步、旅游、健身等找到共同兴趣点。也可以在周末一起逛街、看电影,或者来一次浪漫的烛光晚餐,彼此身心相依,携手走过人生后半程。

2)亲属关系的重构。经营小家庭要花费大量时间,孩子出生后父母的空暇时间更是被填满。在埋头打拼事业,养育子女中时光悄逝。等到孩子羽翼丰满时,双方父母不是古稀之年就是耄耋之年,他们正需要关心和陪伴。子女上大学家长的“父母”角色中断,可以让其“子女”的角色凸显出来。增加联系父母的频率,增加回家探望的次数。抽空打个电话,唠唠家长里短,问问衣食住行,让父母能够感觉到你的关爱。这样既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又填补了思念孩子的空白,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兄弟姊妹的手足之情也可能在这一段时间升温。自己的兄弟姊妹或年过不惑或知天命,事业家庭可能也面临诸多问题。通过家庭微信群兄弟姊妹间及时互动,遇到问题时积极出谋划策,伸手相助。分享欢乐,分担痛苦,彼此获得有力的情感支持。

2.3 重新发现自我,活出精彩人生

1)重拾或培养兴趣爱好。曾几何时,我们也是“文艺青年”,多年来照顾子女生活、监管子女学业,繁琐的家务劳动,耗尽了我们所有的业余时间。吉他蒙尘已久,诗集束之高阁。有了时间空间,或重拾旧日爱好,完成陈年夙愿;或培养新的兴趣,活出精彩人生。读书、旅游、唱歌、跳舞、瑜伽……总有一款适合你。趁着容颜不老,趁着腿脚尚好,追逐自己的“诗和远方”。

随着歌友、舞友、骑友、球友、旅友……朋友圈的扩大,身体锻炼的同时,在与朋友交往中放松了心情,收获了友谊,生活五彩缤纷。空巢生活不空心。

2)职场再出发,迎来事业新发展。人到中年,事业处于分水岭,心态决定状态。如果你把自己定义成准备颐养天年的老年人,自然得过且过、斗志全无;你把自己定义为生龙活虎的中年人,自然活力四射、干劲十足。经过二十多年职业生涯的磨砺,积累了大量经验,能高屋建瓴洞察行业走向,同时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趁着体力尚可,心智成熟、思路慎密,没有了照顾子女精力的掣肘,完全可能在事业上获得新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年龄从来不是停止前进的借口。我们都知道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而无数实例告诉我们“成功不嫌老”。

全职妈妈尽量利用这段时间重返职场,回归社会。一方面可以填补子女离家带来的生活空白,更重要的是可以融入社会,拓宽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圈,追赶时代步伐,把握时代律动,也赢得更多与子女交流的话题。同时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会感染子女,激励其努力上进。

2.4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新生父母走出分离不适

除了个人、家庭亲属外,必要的社会支持网络也能有效帮助新生家长走出分离不适。比如社区等帮扶机构,提供公共活动的场地,组织集体娱乐项目以及各种志愿者的帮扶活动。在这里格外强调的是家长群的作用。

每到新生入学季,也是各种家长群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的季节。××学校家长群、××学院家长群、××班级家长群……各种家长群“忽如一夜春风来”,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家长群帮助新生家长了解情况、互相帮扶,抱团取暖、以慰相思,在帮助新生父母走出分离不适中发挥了不可或缺作用。

笔者深深感受到家长群力量的强大。从学校专业的情况介绍,到宿舍的结构布局,从宿舍床铺的尺寸图纸到军训必带物品清单、报道注意事项……一应俱全、极为详实。更有往届热心家长不厌其烦的答疑释惑更让新生家长体会到友谊,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大大缓解了分离不适症状。

2.5 进行必要的心理学、医学干预

对于不同的新生家长的调适路径不能一概而论,在自我调适、亲属协助、社会干预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学、医疗机构人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

1)情感转移法。小猫小狗乖巧可爱,极通人性是很合适的“伴宠”在照料汪星人、喵星人的过程中时间得以填补,情感得以释放,孤独寂寞的心灵得以抚慰。

2)用运动疗法来放松身心,改善抑郁、焦虑状况。人在运动中能分泌多巴胺和肾上腺素,让人压力得以舒缓,产生愉悦的感觉。适合中年人的运动很多,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根据自身情况选取合适的运动。

3)通过“脱敏疗法”逐步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赖。所谓“脱敏疗法”就是鼓励新生家长说出焦虑担忧的原因,然后把担忧焦虑的原因建立等级层次,由专业人士进行分级渐进的放松治疗,达到脱敏效果;通过逐步缩短与子女联系的时间、降低联系的频率,让父母逐步适应子女不在身边的生活,逐步建立全新的生活模式。

总之,面对大学新生入学这样骤然而来的分离,有着七情六欲的部分家长出现分离不适是极为正常的现象,我们从自身、家庭、社会各个方面予以情感支持、生活调适,帮助他们尽快走出不适,开启美好人生后半程。

参考文献

[1]彭妮娅.家长应把握亲子关系中的亲密感和距离感[J].中国德育,2019,243(03):33-36.

[2]刘楠.新“空巢”家庭的角色适应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

[3]周英洁.浅谈大一新生家长的分离不适现象及解決路径[J].活力,2019.

作者简介

周英洁(1973-),女,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学、社会学、思政。

猜你喜欢
调适空巢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浅析女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
浅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研究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