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婷
关键词:线上教学;“概论课”教学;必要性;改进措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思政课要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要“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大势所趋。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疫情之下,聚集性的教育活动被叫停,学校无法正常开学,教育部要求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即:学生“不停学”教师“不停教”,一时间,各类在线教育平台进入大众视野,在线教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成为当前抗击疫情背景下的教育热门话题。一夜之间,中国教师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主播”群体。这场“战疫”,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西班牙《国家报》网站评论:“新冠肺炎疫情临时让中国变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测试平台,在实践中检验近几十年来有关在线教学突破传统学校模式的许多理论,它将最大程度检验在线教育模式的可行性。”
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可以得知,线上教学即网络教学:是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依托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课程教学从线下课堂“面对面”教学转变为线上虚拟课堂“屏对屏”,这既是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必要之举,也是大规模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在线教学的多角度、深层次实践探索,更是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利契机。
"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信息量大、资源丰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东西确实很多。但是,网络上的东西有时也良莠不齐,尤其是在思政课教学中,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取舍和有效的引导,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教师角色转变适应能力还需提升。许多老师大多是首次开展线上教学,许多教师摇身一变成为了"主播",在屏幕前和学生进行交流,大多数时间都是老师进行理论讲授,缺少现场教学的师生互动,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概论课”来说,即便老师讲得有声有色,但學生难免也会产生视觉听觉上的疲惫,所以对教师来说线上教学还需进一步适应和摸索。
无法确保对学生的有效管控。线上教学尤其需要学生自觉性、自主学习能力。因为隔着屏幕进行教学,老师无法面对面管理班级,如果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听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出现在课中打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甚至出现中途离开课堂的现象,但是“概论课”本身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决定思政课线上教学也绝不能自由化、娱乐化,因而线上教学需要有良好的机制管理学生。
无法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线上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气氛不如现场教学效果好,同学们参与程度不高,学生获得感不强。讲好“概论课”不容易,它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清国内外形势,讲清党和国家工作任务,要求教师有政治高度、理论深度、情怀温度、视野广度、自律强度,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出理论的魅力,用更多的真情来感化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让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因而如何提升“概论课”线上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获得感还需进一步思考。
利用各类教学平台,彰显线上教学速度。刚接到“停课不停学”的部署要求,“概论课”教研室便立刻据要求进行了如何开展线上“概论”课教学以及如何将疫情防控相关教育融入课堂的线上集体备课会。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研室各位老师直面疫情防控中的热点问题,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相较于以往的传统课堂,线上“概论”课速度优势明显。
讲好战疫故事,体现线上教学温度。一门好的思政课,必须要能通过教师的讲授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从而使其信服。而在这场疫情防控战役中有太多的故事会让我们情感共鸣。比如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组织学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而青年学生既是这场全民战“疫”的见证者,也是疫情防控的参与者。我们的许多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社区、乡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彰显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结合案例透彻说理,展现线上教学深度。除了讲好故事,还有学习理论。需要做到将课程的理论讲透彻,将热点问题的讨论融入理性思考。例如通过案例教学带领学生探认识战疫必胜信心的源泉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探究十天建成医院让中国速度再次惊叹世界的原因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社区封闭、免费救治患者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使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激发学生爱党爱国之心。
开展“概论课”线上教学既要讲好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从而使同学们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四个自信”,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