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

2020-10-20 06:08程同顺
理论与现代化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

提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体现为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和各项事业的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和作用,要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健全党中央实行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并完善权威高效的执行机制。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全面领导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0)05-0041-0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制度构成了当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推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具有治党治国治军的治理能力和巨大优势。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原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相结合,既要注意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而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则是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和作用,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一、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最根本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的过程,是全体中国人不懈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1]。这也就是说,“两个奇迹”的制度密码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在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基本前提。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当前突出体现为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二、什么是党的全面领导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1]6。

第一,党的全面领导体现为党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和各项事业的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把党的领导具体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和全部过程之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领导全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必须实现对各个领域各项事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对国家和社会一切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中,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个阶层出现了利益分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之间也出现了不同利益的分化与冲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统一协调各方利益,使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协调发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与此同时,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善于运用宪法和法律所做出的制度安排和所赋予的一切资源优势,实现党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引领。

第三,党的全面领导,至关重要的是要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每个组织、每个党员在党的领导中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党的中央委员会则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代表全党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关键在于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党应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1]7。

三、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与中国的发展的前途命运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历史现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制度优势。这个基本事实和特点已经内化于中国人民的心理观念之中,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突出特点和核心价值。中国人民非常珍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个制度优势,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改变这个基本事实。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必然需要,也是捍卫国家安全的坚强保障。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仅要坚持党的领导,更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首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由当前中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均衡,国家体量巨大、国情复杂,治理难度世所罕见。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多方面矛盾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国家治理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愈加艰巨。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情况和艰巨的治理任务,没有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中国将走向分裂和解体,甚至给世界带来灾难。这就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全面领导为依托,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战略和方略,有效整合和汇聚各方面的力量,统筹协调方方面面利益要求,有效化解和解决多方矛盾,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秩序,进而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因此,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新时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是,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相对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需要强大的领导中坚,凝聚各方面意志,荟萃各方面力量,引领浩浩荡荡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队伍,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其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新时代贯彻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所要求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任务,体现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体现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任务和战略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制定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全面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科学有效实施这些布局,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最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由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决定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堅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当前,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既包括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也包括各级党和国家机构及组织,而各级党和国家机构及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主体和基础。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党和国家机构的各个方面,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基层社区等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统一整体,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它们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紧密配合。只有坚持党对这些机构和组织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才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任何一级党和国家机构和组织,如果不能坚持党的领导,都会陷入各行其是、软弱涣散甚至政治方向错误的困境。即使是基层社区组织,如果脱离了党的领导,也会在城乡基层社区产生大量的不和谐现象和矛盾冲突,极大地威胁到党和国家的事业,破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实现党对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才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从而充分发挥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2]。

四、如何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中国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要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这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共同构成了当前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全面领导必须通过坚持和完善这些政治制度才能得到实现。

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基础,只有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到了实处,党的全面领导的目标才能真正达成,党的全面领导的效果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全面依法治国,就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保障和行动准则,只有真正实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才能使全国上下号令统一,真正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真正做到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真正实现党要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3]。

其次,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就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就要从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解决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健全各级党委(党组)工作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推动各方面协调行动、增强合力[1]7-8。

这就要求在实践中整体性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机构改革,重构并健全党的领导体系、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群团工作体系,系统性增强党的领导力、政府执行力、武装力量战斗力、群团组织活力,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使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形成集中统一的党的领导体系,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总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推动各方面协调行动、增强合力。

最后,堅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需要健全党中央实行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并完善权威高效的执行机制。这就需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令行禁止。要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军民融合发展等重要领域的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对加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党中央着力从制度安排上适当归并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统一各委员会的名称,进一步完善了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因此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治理的效能,这就需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各级组织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优化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制定责任清单,化解部门分歧,消除条块梗阻,切实解决贯彻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党中央政令通畅、令行禁止。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4]。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3.

[2]程同顺.新时代大国治理[M].武汉:长江出版传媒,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151-152.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6-3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28.

责任编辑:翟   祎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
运用大数据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