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对北京市163名流动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流动儿童家庭的生存状况、家庭教育状况、城市融入需求状况。结果发现:学前流动儿童在北京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在教育问题上面临入优质园难、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学前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较为模糊、对北京的城市认同度高而对北京人的认同度较低;流动儿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待及城市融入期望值高。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相应促进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城市融入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学前流动儿童;城市融入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0)07/08-0029-05
【作者简介】史瑾(1981-),女,河南信阳人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城市与沿海发达地区转移,我国城市出现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同时也出现新的低龄“学前流动儿童”群体。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其中的数据显示: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其中0~5周岁学齡前流动儿童规模达到981万,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7.40%,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38.59%。流动儿童高度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部分地区流动儿童占当地儿童比例较高,北京三成儿童为流动儿童。学前流动儿童数量剧增,由此带来的教育及城市融入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今天的新生代学前流动儿童,多数在城市里出生和长大,对农村的记忆较少,成年后他们不可能像父辈一样回到农村工作和生活,也适应不了回去后的生活和农村较为落后的环境。如果说第一代流动人口面临的是生存问题,那么新生代学前流动儿童则面临着生存与城市融入问题。在对流动人口的研究中,研究者使用了社会融合[1][2]、社会整合[3][4][5]、社会融入[6][7]、城市融入[8][9][10] 等概念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活、学习、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本研究中学前流动儿童生存现状涵盖了父母就业、收入、居住、儿童入学、消费等多个方面。城市融入主要涉及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理解并接受城市中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学会与同龄城市人口相处等内容。本研究中学前流动儿童城市融入聚焦在流动儿童及其父母对其身份认同、城市认同、未来城市居住意愿等方面所体现的外在压力及需求程度。
流动人口所面临的城市融入问题本身就是在现有体制下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下出现的必然“产物”,这种“产物”带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不仅需要我们站在中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上客观看待这一社会问题,而且要求我们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去阐释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现状与问题,剖析城市融入的复杂与规律。本研究通过对学前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生存及城市融入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起到推动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北京市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的10所幼儿园中的流动儿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00名流动儿童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学前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及其城市融入需求进行分析。研究采用自编的《流动儿童生存与城市融入需求调查问卷》,问卷主要由流动儿童的生存现状、家庭教育情况、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城市认同、城市居住意愿等五个部分组成。
访谈法作为补充,主要针对问卷调查内容对父母、儿童和幼儿教师进行流动儿童基本情况的深入交流。随机访谈流动儿童父母、流动儿童、幼儿教师共计30人。
(三)研究的实施
本研究在北京市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三个区域的10所幼儿园中的流动儿童父母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75份,剔除无效问卷12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63份。
三、研究结果
(一)北京市学前流动儿童的生存现状
流动人口的就业和收入状况是流动儿童生存的起点和关键,居住状况是其城市融入的前提和基础,流入地的生活方式、对人文环境的适应以及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等从侧面反映着流动儿童在流入地的基本生活和生存现状。
1. 北京市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基本情况
(1)学前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状况
流动人口离开家乡来到城市主要是出于经济原因,为了获取比家乡更高的预期收入,就业和收入是促使其流动的推动力,也决定着流动儿童的生活质量。流动儿童父母学历水平影响就业状况进而影响流动儿童生活水平。研究发现:34.4%的流动儿童父亲和46.6%的流动儿童母亲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12.9%的父亲和6.7%的母亲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水平较低,母亲学历水平低于父亲。
(2)学前流动儿童父母的就业状况
就业状况是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经济生活的关键要素。改革开放初期,生产、运输行业一直是流动人口的主要就业选择。近年来,从事商业、服务业的流动人口所占比例逐渐攀升[11]。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流动人口更多地转型于商业、服务业。本次调查中,流动儿童父母的职业分布按照从事职业的比例大小,依次是服务业、餐饮业和个体工商户(父亲65.0%,母亲56.4%),临时工、散工及无业人员(父亲18.4%,母亲39.9%),还有少数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父亲16.6%,母亲3.7%)。从流动人口职业分布状况来看,多数流动人口分布在第二、三产业中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相关职业,从事餐饮服务、菜农等职业较多,无业或从事临时性工作和散工的母亲比例高于父亲。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职业分布渐露两极分化的趋势,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员已经承担了管理和技术工作。
(3)学前流动儿童家庭的收入状况
收入水平是流动人口经济地位具体化的指标,而获得较高的收入是驱动人口流动的动力之一。2010年,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流动人口样本平均月收入为2849元[12]。本次调研中,163个学前流动儿童家庭月收入:“500元以下”占被调查者的1.2%;“501~1000元”占被调查者的16.6%;“1001~2000元”占被调查者的20.9%;“2001~3000元”占被调查者的14.1%;“3001~5000元”占被调查者的30.1%;“500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者的17.2%。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者的47.3%,也就是说接近半数的家庭月收入超过了3000元,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4)学前流动儿童的居住状况
居住问题是流动人口进入城市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流动人口安居乐业的基础和前提。简陋的居住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流动人口始终生活在城市社会的底层;同质的居住群体使他们与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相隔离,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能够反映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交际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城市融合。
调研发现:163个学前流动家庭住房全部采用租住的方式,其中以平房(50.3%)和普通住宅楼(40.5%)居多,租住在棚户、地下室和高级公寓的家庭均占少数。研究进一步对学前流动儿童居住空间所在的周围群体类型进行调查,发现:65.6%的学前流动儿童在北京本地和外地人都有的居住环境中生活,仅有23.3%的学前流动儿童居住在外地人聚集的环境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北京市学前流动儿童的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其与城市当地人提供相互接触和了解的便利条件。根据访谈结果发现:在实际交往中两类群体的接触并不多。研究对居住环境中都是北京本地人和有少数外来人的家庭进一步调研,发现:这类学前流动家庭属于高收入家庭,流动儿童父母每人月收入都超过5000元,夫妇双方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或技术工作。
2. 北京市学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1)流动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及教育期待
在幼儿入园问题上,42.3%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送幼儿入园是为入小学做准备,43.6%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是为了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在学前教育的作用上,80.9%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学前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3.5%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起一点作用,仅有1位流动儿童父母认为学前教育不起作用。在孩子未来接受的教育程度上,52.8%的流动儿童父母希望孩子能够读到研究生水平,41.7%的流动儿童父母希望孩子能够读到大学本科。在决定孩子未来成功的因素上,49.7%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依靠孩子自己的努力。从调研结果来看,流动儿童父母对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的作用上持积极肯定态度,送儿童入园目的清晰、明确,对学前流动儿童教育期待较高,对影响儿童未来发展的因素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2)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困难:“入优质园难”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儿童低龄化现象严重,学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呈现出更为严峻的局面。学前流动儿童父母期待孩子进入收费低廉、办园规范的“优质”幼儿园,而这一类型幼儿园的数量却十分有限,多为政府支持的公办幼儿园。对于公办幼儿园,更多是为本地户籍儿童服务,流动学前儿童基本被排斥在外。由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流动学前儿童受教育的需求,导致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城市出現大量条件简陋、收费低廉的“山寨幼儿园”或“黑园”。在流动儿童入园问题上,51.5%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户口不在北京,影响孩子入当地幼儿园”是家长们遇到最大的烦恼。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仍然是影响流动儿童入园的主要障碍,户口问题是流动儿童父母最为关注的问题。
(3)亲子交流、娱乐、购买书籍情况
研究发现:34.9%的流动儿童父母很少和孩子聊天,77.3%的流动儿童父母没有带孩子外出游玩,67.5%的流动儿童父母没有给孩子购买过玩具和书籍。在实践调研中发现:流动儿童父母忙于打工、经商,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基本不参与孩子的学习活动。在亲子较少的沟通和交流中,交流主要以幼儿园内学到的教育内容为核心,尤其关注幼儿在园内学到的语言和数学知识。多数流动儿童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时间与孩子一起游戏,去公园游玩的机会少之又少,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去电影院看电影等扩展幼儿知识的活动基本没有。
(4)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方式
已有的调查发现:如果父母在儿童遭遇挫折或获得成功时很少给予儿童以鼓励、支持,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儿童良好情绪的发展,也容易使儿童在以后的教育事件中持无所谓的态度[13]。研究对儿童犯错后流动儿童父母的行为进行调查,发现47.5%的流动儿童父母不清楚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受到“棍棒底下出人才”观念的影响,更多使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而非耐心细致的教育,常采取专制或放任的教育方式,较少有流动儿童父母采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
(二)北京市学前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需求现状
新生代流动儿童多数在城市出生和成长,有着强烈的城市融入需求,研究从流动儿童及其父母对其身份认同、城市认同、未来城市居住意愿等方面剖析学前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外在压力及需求程度。
1. 身份认同
流动人口对自己在城市身份的理解反映了他们是否以当地人的心态在城市生活。在访谈中大部分学前流动儿童都认为自己是北京人,衡量的依据是自己在城市出生或以后要在北京上学。研究还对流动儿童父母对子女的身份认知进行统计:29.4%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孩子是北京人,23.3%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孩子是外地人,41.7%的流动儿童父母说不清孩子是哪里人。流动儿童父母对孩子是不是北京人的衡量标准不同,有流动儿童父母认为孩子在北京出生和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北京人;有流动儿童父母认为没有户口就不是北京人;多数流动儿童父母对孩子是哪里人感到迷茫,主要因为孩子没有家乡生活经历,未来发展不确定,对孩子身份认知模糊。
2. 城市认同
83.2%的学前流动儿童表示喜欢北京,在对比户籍所在地和北京两所城市时,76.8%的学前流动儿童认为北京比老家好,更喜欢生活在北京。52.8%的流动儿童父母表示喜欢北京,选择在北京发展,仅有2.5%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北京很差。对北京人的认同上,学前流动儿童大多认为自己就是北京人,对北京人表示喜欢。28.8%的流动儿童父母对北京人评价较高,63.8%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北京人一般,7.4%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北京人很差。与城市认同相比,流动儿童父母对北京人的认同度不高,不到三成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北京人很好,当流动儿童父母正面评价北京人时,他们更有可能以平等的姿态来评价自己在北京工作生活中的行为和影响。研究对流动儿童父母在北京的朋友群体进行统计,80.4%的流动儿童父母交往的朋友中既有北京当地的又有外地的,但交往的北京人数量屈指可数,17.2%的流动儿童父母仅和老乡等外来人员交往。这一结果说明虽然流动儿童父母与北京人有接触,但接触的范围较窄,对北京人评价不高的流动儿童父母更有可能遇到歧视或沟通障碍等问题,从而影响其对北京人的看法。
3. 居住意愿
学前流动儿童对北京的居住意愿结果显示:90.5%的儿童希望未来一直在北京生活;学前流动儿童父母对其子女在北京的居住意愿结果表明,43.6%的流动儿童父母希望子女未来在北京生活和工作,51.2%的流动儿童父母选择“看情况而定”,进一步访谈为何会选择“看情况而定”,部分原因是受个体经济实力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一时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绝大多数学前流动儿童父母没有成功地实现市民化,城市融入状况不佳。流动人口选择继续留京主要是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在流出地务农难以养家糊口,外出务工成为贴补家用的重要途径,流动儿童随着父母来到北京,不管流动儿童父母对未来做出何种选择,在子女未来居住意愿上,绝大多数流动儿童父母期望孩子能够留在北京,接近两成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出国深造,给予孩子较高的期望。
四、政策及建议
(一)完善户口登记制度,放宽户口迁移限制
已有研究表明,在流动人口中,城市融入和社会适应程度较低的是“80后”“90后”流动人口。新世纪出生的新生代学前流动儿童与“第二代”流动人口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虽然是农村户籍,但不具有农村生活的能力,容易形成既融入不了城市也不愿意回家乡的“漂流一代”,因此,改革户籍制度,促进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权益刻不容缓。我国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人为地将户口登记为“农业户”和“非农业户”,难以转变的户口性质,将个人身份固定化,一定终身。吸取国际人口管理经验,想要与世界人口管理制度接轨,必须打破原有的“二元”户口登记办法,建立以居住地为标准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以户籍所在地为主的人口登记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在中小城镇实施更加灵活的户口迁移政策,探索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固定居所的流动人口登记为当地城市居民的办法,进一步放宽引进人才户口迁移的限制。
(二)因地制宜,采用“教育券”“看护点”等措施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教育券”是把国家直接投入到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以有价证券的形式直接补助给家庭或学生。教育券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扩大家长的选择权,促进教育市场化,通过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资助来确保教育公平。通过发放教育券的方式,给每一个学前流动儿童提供均等的入学机会,将流动儿童“入园权”把握在家长手中,有助于推动公办、民办幼儿园公平竞争。
“看护点”也是目前许多城市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上海市将农民工儿童的“看护点”合法化并纳入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范畴,来满足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和子女在托幼服务方面的基本需求。这种为低收入家庭服务的“看护点”不仅在我国现阶段无法避免,即使在美英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如英国用提供免费教育学时的方法让“看护点”的看护者把收托的孩子每天送到附近正规的幼儿园去接受两个小时免费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并对这些看护者进行一定学时的专业训练。在我国,“一帮一、结对子”式的“送教上门”也许比把孩子送到正规的幼儿园更具现实的可行性。
(三)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最终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流动儿童之所以成为“流动儿童”,主要是因为他们跟随父母经常“流动”的特点,流动性很难保证这些儿童在同一所幼儿园稳定、连续地接受学前教育,各种招收流动儿童的托幼机构,在所在区域内服务于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但由于流动儿童的流动性,这些托幼机构很难维持长期的稳定生源,当区域内的流动儿童再次流动后,托幼机构面临着名存实亡的悲惨结局。为流动儿童设置的托幼机构是不随着流动儿童而四处流动的,因为流动儿童流动的方向不同,为流动儿童设置的托幼机构在不同区域合法性的问题也得不到保障,因此,这种为流动儿童设置专门的托幼机构,保障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设置流动儿童托幼机构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各地对流动儿童的政策创新,如设置流动点,加强公办园对流动儿童托幼机构的扶持和幫助,也只能是目前或短期的一种过度性政策或权宜之计,最终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就是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水平远未达到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当务之急是要确定学前教育的地位,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改变将其仅看作一项“后勤”“福利”事业的看法,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在消除发展差异、消除贫困方面的功能。考虑到国家的实力和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需要有步骤、分阶段的实施,首先要保证学前一年教育的有效实施,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
(四)营造多元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实现流动人口与城市人口双向沟通与接纳
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虽然生活在同一城市空间,但是他们在户口、身份、权益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而且在职业、行为方式、居住环境等方面也都有巨大的不同,这些不同潜在地隐藏着群体矛盾和冲突危机。流动人口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老乡等熟悉的人进行交往和互动,虽然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在某些方面也有所互动,但在社会心理上却存在高度的疏离性,始终是一种油和水的关系,处于严重的隔离状态[14]。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双方互相沟通和接纳。一方面,让流动人口融入城市,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需要帮助流动人口熟悉城市环境、适应城市生活。另一方面,城市居民要重新认识流动人口,认识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带来的贡献,采取包容接纳的态度,接受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的事实。
【参考文献】
[1]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03).
[2] 王毅杰,史晓浩.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理论与现实[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2).
[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熊少严.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J].广东社会科学,2006(01).
[5] 张青.美国乡村流动儿童的教育及其经验借鉴[J].外国教育研究,2007(04).
[6] 邱兴.论城市农转非新移民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7] Neto,F.Social adaptation difficulties of adolescents with immigrant backgrounds[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2,30(04).
[8] 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10(03).
[9] 梁波,王海英.城市融入: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对已有研究的综述[J].人口与发展,2010(04).
[10] 朱考金,刘瑞清.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与城市融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青年研究,2007(08).
[11] 段成荣,杨舸.改革开放30年来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变动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04).
[12] 沈千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3] 王丽娟.中等发达地区农村儿童入学准备教育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14]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现状、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M20171002801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