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园戏剧教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2020-10-20 06:23吴巍莹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幼儿园

【摘要】戏剧教育在我国幼儿园经历了从陌生到接纳再到重视的艰辛过程,现有的文献鲜少对这一过程进行整体的描述和分析。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近20年“幼儿园戏剧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中国幼儿园的戏剧研究呈现出多元且偏倚的发展图景,形成“应用研究为主导”的特征,其中戏剧教学策略的研究成为应用研究的中心。“通过戏剧的教育”的工具论思想深入幼儿园戏剧教育之中,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却不容乐观。基于此,幼儿园戏剧教育可以将加强基本理论研究,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加强“基于儿童声音”的研究,丰富本土化研究的多样性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戏剧教育研究;系统文献综述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0)07/08-0008-06

【作者简介】吴巍莹(1972-),女,浙江浦江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一、问题提出

儿童戏剧教育在诸多国家和地区是极受重视的,英国和美国早在20世纪就将戏剧与教育相融合。相比较而言,我国幼儿园戏剧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点缀”形态存在于幼儿园活动之中,每逢节庆活动,幼儿园才会组织“戏剧表演”。近20年来,幼儿园戏剧教育经历了从陌生到接纳再到重视的艰辛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给予了戏剧一席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梳理近20年幼儿园戏剧教育研究的成果,准确把握研究进展与走向,对提高幼儿园戏剧教育质量,拓展幼儿园戏剧教育的研究空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与传统的文献综述方法相比,系统文献综述对问题的界定更加清晰,结论更客观,且有详细的程序,即形成研究问题——选择数据库——检索摘要或全文——确定排除的标准——选择数据分析方法——得出结论[1]。本文遵照这一程序进行研究。

(一)文献搜索

依据研究问题,将“幼儿园戏剧”“幼儿和戏剧”“幼儿和教育戏剧”“幼儿和儿童戏剧”“创意戏剧”“学前儿童和戏剧”设置为关键词条,将“主题”设置为搜索限制,时间设置在1999年1月1日到2019年1月1日,在中国知网上共搜集到215条文献。

(二)文献筛选

根据关键词搜索获得的文献可能与本研究主题不相关,因此本文设置了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首先,以重复性为标准,删除题目和作者完全重合的文章42篇。其次,以学术论文为标准,删除会议通知、书评、征稿通知15篇,剩余158篇文献全部作为样本纳入研究之中。通过阅读158篇文献的标题和摘要(没有摘要的阅读全文),以研究问题、研究内容与幼儿园戏剧的相关性为指标进行筛选,发现158篇文献可以分为无关研究、附属研究、专题研究三类:

第一类是无关研究。这些文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与幼儿园戏剧没有任何关联性,幼儿园戏剧、戏剧只是作为涉及的词汇被提及,文章没有专门的篇幅对这些内容进行阐述。该类文章共有17篇,占比为10.8%。

第二类是附属研究。这些文献的研究问题虽然和幼儿园戏剧无关,但研究内容与其存在松散的联系,文章会用较短的篇幅阐述幼儿园戏剧内容。这类文章共有3篇,占比为1.9%。

第三类是专题研究。这些文章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围绕着幼儿园戏剧展开,行文也以幼儿园戏剧为中心进行阐述。这类文章共有138篇,占比为87.3%。

鉴于前两类文献与幼儿园戏剧的相关性较低,本研究以第三类文献作为进一步分析的样本。

(三)文献的分析方法

依据研究问题,本研究选择了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的核心问题是进行资料简化,并按条目进行归类[2]。据此,本研究采用类别编码,以标题和摘要为主要阅读材料,辅以全文阅读的方式,将138篇文献划分为6个基本类型,即一级分类;再将前两个类型细分出二级条目(表1)。

依据编码表,研究者和另一位学前教育学博士从文献中随机选取30例,分别进行编码,一致性程度为86.6%,表明编码信度在可接受的范围。

三、研究结论

(一)幼儿园戏剧教育研究的整体图景:多元且偏倚发展

近20年来,幼儿园戏剧教育研究展现了一幅多元且偏倚的画像,研究主题、理论基础和研究群体呈现多样化形态,但发展却不平衡。

1. 研究主题:应用研究独占鳌头

在138篇文献中,排名第一的是应用研究,高達95篇,占比68.9%。排名第二的是发展研究,共25篇,占比18.1%。第一和第二之间悬殊70篇。传统文化研究、理论研究、引介推广研究的数量较少,分别为7篇、6篇和4篇, 占比分别是5.1%、4.3%和2.9%。排名最后的是历史性研究,仅有1篇,占比0.7%,它与排名第一的应用研究在数量上相差了94篇,差距十分明显。

鉴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将在下文给予分析,在此仅对传统文化研究、理论研究、引介推广研究和历史性研究做进一步的说明。

传统文化研究探讨了“民间文学”“地方戏曲(豫剧、汉调二黄、闽南戏剧等)”“中华儿童戏剧”在幼儿园的实践状态,指出当前对中华儿童戏剧的应用存在目的不明、剧目局限、重欣赏轻表达、缺幼儿少资源的现象[3]。

理论研究对“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是什么”的应然状态进行了讨论,在反思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学前儿童戏剧教育应体现为“双主体性”“过程性”“对话性”[4],应坚持“儿童取向、游戏取向和质朴取向”[5]。

引介推广研究主要介绍了美国、俄罗斯、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幼儿园戏剧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指导策略等内容。

仅有的1篇历史性研究,以21世初到当下近20年的发展为时间线,以中国幼教界从初识“学前儿童戏剧”到熟悉,再到“热点”的发展过程为考察对象,指出我国学前儿童戏剧教育依次呈现出舞台童话剧范式、戏剧应用教学范式、基于戏剧表达的戏剧创作范式、生长戏剧范式;每种范式的独立性和继承性关系存在于剧本中心——教学中心——儿童中心、镜框式舞台——即兴扮演教室——多元空间两条发展脉络之中[6]。

2. 研究理论基础:西方理论受到偏爱

138篇文献中,136篇选择西方理论作为研究基础,2篇选择本土理论作为研究基础。西方理论涉及“生态学”“哲学”“心理学”“戏剧学”等多个学科,具体有“儿童哲学”“身体哲学”“游戏学说”“皮亚杰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杜威经验主义”“维果斯基理论”“戏剧治疗理论”“表演理论”“实习场学说”等。本土理论以“天人合一”和“陳鹤琴活教育理论”为基础。显然,西方理论思潮以绝对的优势成为我国幼儿园戏剧教育研究者的选择对象。

(二)应用研究:教学策略成为重中之重

应用研究二次编码后发现,95篇应用研究中研究最多的是教学策略,高达60篇,占比63.2%;领域整合21篇,占比22.1%;现状研究11篇,占比11.6%;实施途径最少,仅有3篇,占比3.2%。应用研究已然成为幼儿园戏剧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教学策略又成为其中的主要内容,真所谓“重中之重”。

1. 教学策略研究:方法和流程同行

(1)方法层面:多而广。幼儿园使用的教育策略类型相当丰富,有“集体作画、故事接龙、扮装、坐针毡、界定空间、即兴表演、叙述/说故事、偷听到的说话、仪式、墙上角色、口头声明、人体雕塑、镜像画、教师入戏、思路追踪”等[7]。

教育戏剧策略的功能覆盖面较为广泛,它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可以提升幼儿的戏剧能力、社会性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8]。教学策略在促进幼儿发展上存在类型上的差异,如表情传递、动物乐园、报数活动在解放幼儿天性方面效果要好于黑洞、愤怒的小鸟等策略,大小西瓜、两人三足、木头人在节奏控制上产生的效果要优于跳格子和投草莓[9]。

(2)实施流程:趋同性。实施流程的研究虽然在表述上略有差异,但是“确立故事——讨论——呈现”是研究者较为认同的环节。创造性戏剧课程在幼儿园开展的程序有导入(引起动机、暖身活动、介绍故事)——发展(讨论、练习)——分享(呈现)——回顾(反思与改正)[10]。教育戏剧在幼儿园的运用流程是脚本先行(甄选故事、确定主题)——问题开启(赏析故事、建构问题网络)——做中学(创生戏剧、展开主题网络)——戏剧展演(记录成长、回顾主题)[11]。

2. 领域整合:语言领域成为热点

戏剧自带的学科综合性特点,使得它与其他领域的整合形成了先天的着力点,创造性戏剧活动可以和音乐活动、游戏活动、美术活动相融合。在领域整合的研究中,语言领域成为“热点”,研究者探讨了在“绘本教学”“早期阅读活动”“幼儿园语言教育”“幼儿园英语教学”中戏剧教育的作用、运用方法和途径。

3. 现状研究:问题导向

研究者考察了演出汇报式的幼儿园戏剧活动、区域小剧场式的幼儿园戏剧活动、作为教学手段的幼儿园戏剧活动、主题整合式的幼儿园戏剧活动之后,发现幼儿园戏剧教育存在着组织形式单一,活动功利性强;重视参演幼儿,忽视观演幼儿;注重表演结果,忽略过程体验;区域活动繁多,指导教师缺乏;教师专业素养低,活动反思滞后[12],对教育戏剧的价值认识不明确;家长对教育戏剧价值的认识受文化程度的影响;家长的教育戏剧观会对教师戏剧活动的开展产生影响[13];幼儿家长存在“重舞台表演”的观念[14]等问题。

4. 实施途径:多元化

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实施途径可以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也可以通过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开展,还可以通过戏剧工作、模拟剧场进行[15]。在这些途径中,研究者只对“幼儿戏剧工作坊”的实施进行了专题研究,探讨了它的涵义、流程和教学策略。

(三)发展研究:工具论取向鲜明

在儿童戏剧教育价值取向上,我们以工具论、本质论、融合论对24篇编码为发展研究的文献进行了二次编码。统计发现,在24篇文献中,“本质论”仅有1篇,“融合论”6篇,幼儿园戏剧教育中占主体的是“工具论”,共17篇。其中有两篇探讨了戏剧教育和幼儿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关系,两篇探讨了戏剧对高师学生专业能力推进的作用,另外13篇探讨了戏剧教育在促进幼儿方方面面能力发展的作用,下面对这些文献做进一步说明:

1. 关注全面发展

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文献关注戏剧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香港地区开展的幼儿创作性戏剧在认同戏剧艺术本质的同时,通过戏剧教育发展幼儿的“共通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肢体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16]。

台湾地区的戏剧教育呈现的是“创造性戏剧”和“儿童剧场活动”并存的局面。创造性戏剧的重点不在于演戏,而在于创造性思考、对创作能力与表达能力有所启发。儿童剧场重戏剧的艺术性,关注戏剧对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17]。

2. 关注经验建构

“幼儿园的戏剧综合活动界定为一种围绕着儿童戏剧经验的建构而生发的戏剧的、艺术的、学科的、多层次的综合教育活动”[18]。将经验的建构作为幼儿园戏剧教育的目标,体现了教育者想要通过戏剧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思想,它可以被看成关注全面发展的另一种变体,关注经验体现了在幼儿园戏剧教育中儿童本位的思想。

3. 关注领域能力

戏剧教育具有包容性,它在促进幼儿语言、美术、音乐等领域能力的发展问题也成为研究者探究的内容。文献显示,戏剧教育被广泛地运用于语言领域和艺术领域。

4. 关注心理发展

戏剧教育可以使参与者的心理机能获得发展,它可以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19]、自信心[20]和情绪调节能力[21]的发展。在培智教育中,戏剧教育可以激发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加其沟通表达技能,提高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提升自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22]。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近20年幼儿园戏剧教育在保留本质论的同时,正在通过多种途径探索学前儿童戏剧教育工具论的效用。

(四)研究方法:规范研究开始起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一项研究而言,采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其质量提升的前提。我们以“研究方法”作为指标来研究近20年来我国幼儿园戏剧教育的总体质量水平。阅读文献后,我们设定了3个编码指标:缺失的方法、明确的方法和规范的方法。缺失的方法是指在题目和正文中没有出现和研究方法相关的词汇或段落。明确的方法是指在文献的题目、摘要或正文中对使用的研究方法做了清楚说明,对研究过程亦有说明,但没有对研究工具的信效度和数据的整理方式做阐述。规范的方法是指在题目、摘要或正文中对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均有清晰的介绍。依据这三个标准我们对文献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文献中的研究方法以“缺失”和“明确”为主要类型,“规范”的研究刚刚起步。

在138篇文献中,“缺失的方法”排列首位,文献数量超过半数,共84篇,占比60.9%。这些文献中有的属于纯经验总结,有的在理论框架之下,对幼儿园戏剧教育中某一问题进行演绎,但通篇都没有介绍研究方法的名称和使用过程。“明确的方法”排名第二,共47篇,占比34.1%。这些文献对使用的研究方法有明确的标识,对研究对象选择,问卷的发放方式、数量和回收情况都有具体的说明。排在前三位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法、观察法和调查法(问卷和访谈)。排名最后的是“规范的方法”,仅有7篇,占比5.1%。这些文献既有实证取向也有质的取向,它们不仅呈现了研究方法,还对原始资料的收集、研究工具的形成及信效度的检验、数据的分析都进行了说明。

《教育戏剧冲突与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一文采取了行动研究方法,收集了教案、录像、研讨记录、手稿、日志、反思札记等文献资料;用文件资料、观察和访谈来检验研究发现的一致性;通过研究者、一线教师、园外专家之间相互检核观点的适宜性;通过资料、方法和人员的三角验证,降低研究者的偏见[23]。《西安市幼儿园教育戏剧现状的调查研究》对使用的研究工具,即调查问卷的编制过程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戏剧游戏促进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是唯一运用准实验研究的论文,这篇论文的研究设计项目最为齐全,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变量控制、研究工具、研究过程、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未来研究趋势

(一)加强基本理论研究,推动实践创新

近20年幼儿园戏剧教育研究显示出“应用研究占主导”的特征,应用研究是以现实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基础研究中发现的新理论、新知识,产生新方法、新方案和建立新标准的研究。应用研究需要以基础研究为理论依据。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24]。基础研究是学术发展的根本和基石,只有基础研究的不断进步和积累,才有应用研究的技术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戏剧教育需要在关注应用研究的同时,也应开展基本理论的研究,改变现有的“一边倒”现象。

基本理论研究是对某领域一般问题学理性的探究。如何理解“幼儿园戏剧教育”概念并把握其本质属性,是幼儿园戏剧教育中的基础性问题。当前,幼儿园戏剧教育中概念繁多,“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教育戏剧”“创造性戏剧”“儿童剧”“绘本剧”等,这些概念各自的内涵和定位是什么?外延是什么?应该处于幼儿园戏剧教育的什么空间?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指要在复杂多样的教学实践中,找出教学活动内在的、稳定的、基本的共性。幼儿园戏剧教育作为幼儿园中一个新兴的活动,它的教学本质问题是什么?它所产生的认识、实践和交往关系是怎样的?认识幼儿园戏剧教育的质量,需要依据一定评价标准。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幼儿的学习质量?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工作?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思考,研究者才能凝练共识,推动应用研究的不断变革和创新。

(二)加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提升研究质量

近20年的幼儿园戏剧教育研究呈现出经验总结为主导的方式,需要加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研究质量。

1. 选取适宜的抽样方法

研究初期会面临抽样的问题,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是兩大类型,二者各有特点。随机抽样的样本具有代表性,方便抽样的样本代表性大打折扣,但是它便捷、易操作。在很多文献中出现了将二者混淆的现象,如通过周围认识的园长间接发放问卷,园长的选取就是方便取样而非随机取样,但是却被写成了“随机抽样”,因此在研究之初,需要对抽样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

2. 问卷需要进行信效度检验

问卷是不少研究中采用的工具,有些问卷采用的是别人的问卷,有些则是自制问卷。对他人的问卷,一些研究者只关注主题的吻合度,缺少对原有问卷使用对象的分析和研究,导致信效度出了问题。自制问卷缺乏对编制过程和信效度检验过程的详细说明。在研究中,除非是公认的已经非常成熟的、完善的问卷,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其他的问卷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检验。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的信效度指标进行报告,研究者才能对研究工具的基本指标衡量标准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对问卷的科学性有明确的判断,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3. 数据统计过程需要清晰

一项研究的统计过程和方法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在一些研究中,特别是质性研究中,对于数据统计过程的报告过于简单,甚至根本就没有说明,仅仅呈现了研究结论。数据是如何和最终的研究结论相联系的?分析的步骤是什么?分析时是借助于NVIVO工具,还是通过其他的方法?通过清晰地呈现这些数据统计过程,研究的可靠性将得到提高。

(三)加强基于“儿童声音”的研究,落实“儿童中心”

《儿童权利公约》第12条指出,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25]。然而,在近20年的幼儿园戏剧教育研究中,研究主要立足于教师层面,“儿童立场”的研究寥寥无几。即使有些研究对儿童在戏剧教育中的行为、言语给予了呈现,但是这些儿童的行为和言语是用于证明某一观点,而不是为了说明儿童学习或儿童发展本身。在这方面,台湾的林枚君教授曾经做过有益的尝试,她在建构“台湾幼儿园课纲美感领域”中戏剧学习指标时,抽取了台湾地区25个县市中1330位3~6岁不同年龄的幼儿(3岁、4岁、5岁)进行施测,依据施测中70%的幼儿可以达到的能力,再结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最终指标[26]。林枚君是基于“儿童能力发展”数据获得对幼儿在戏剧教育发展水平的认识,这将有助于我们对儿童形成较为“真实”的认识。戏剧教育需要倾听儿童的声音,开展基于儿童立场的研究。

(四)丰富本土化研究的多样性,拓展研究领域

“幼儿园戏剧教育对本土化研究”整体性不足,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首先,戏剧教学策略的有机性不足。戏剧教学策略是专业团体为了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而创设的游戏化手段,数量庞大。这些策略之间是否存在体系性、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存在怎样的联系,缺少这部分的相关研究。其次,缺乏从我国社会文化生态来探讨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存在形态。教育戏剧是来自西方的产物,他们的教育戏剧不以“表演”为目的,但是我们有着对“表演”的内在需求,然而有些专家学者又认为“表演取向”的戏剧教育违背了“儿童中心”的立场。在这样复杂的状态下,幼儿园戏剧教育究竟如何定位呢?再次,缺乏传统文化与戏剧策略的结合研究。目前在幼儿园戏剧教育中多以“洋”绘本为载体,较少使用我国的传统故事,而传统的戏曲研究中,幼儿学会一个唱段或做几个动作就算本土化的学习,戏剧教育变成了戏曲教育。最后,缺乏对经典故事的时代性改造。幼儿园戏剧教育中使用了很多来自西方的经典故事,它们反映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念,这和我们国家文化存在差异,如何改造经典?如何引导幼儿体验有距离的情感?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和探讨。

幼儿园戏剧教育在近20年中收获了一定的成果,亦产生了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思考后续研究的基石,正是通过对它们的研讨,幼儿园戏剧教育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Adrian White.Katja Schmidt: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s[J].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2005(13):54-60.

[2] [美]罗伯特·菲利普·韦伯.内容分析法[M].李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3] 丁凤娟.中华儿童戏剧在幼儿园艺术领域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4] 方芳.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是什么——基于学前儿童戏剧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5] 吴巍莹.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三个取向[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5):65-67.

[6] 张金梅.我国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范式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2-100.

[7] 苗芳.教育戏剧在幼儿阶段的应用[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0.

[8] 刘宁.大班幼儿戏剧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以保定市Q幼儿园为例[D].保定:河北大学,2017.

[9][20] 李东宇.运用戏剧基础练习提升3-5岁儿童自信心的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10] 王旭.创造性戏剧融入幼儿园课程初探[J].传播力研究,2018(10):195-196.

[11] 陶金玲.教育戏剧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探析[J].中国教师,2012(11):37-39.

[12] 焦敬涵.幼儿园戏剧活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济南市几所幼儿园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13] 李曼曼.西安市幼兒园教育戏剧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14] 张红丽.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以西安市Z幼儿园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15][18] 张金梅.幼儿园综合戏剧活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16] 卞娟娟.我国香港地区幼儿创作性戏剧教育见闻[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11):24-26.

[17] 瞿亚红.海峡两岸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之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142-144.

[19] 张丹.戏剧游戏促进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7.

[21] 商妮.教育戏剧活动促进大班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22] 王鑫,杨柳.教育戏剧在培智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绥化学院学报,2017(4):59-63.

[23] 黄佩珊.蔡黎曼.教育戏剧冲突与问题解决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18(6):34-41.

[24] 袁秀.试论大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J].中国高校科技,2019(3):17-20.

[25] 儿童权利公约[EB/OL].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A-RES-44-25.shtml.2020-02-14.

[26] 林枚君.台湾幼儿园课纲美感领域学习指标发展初探——以戏剧指标与量表之建构历程为例[J].当代教育研究, 2012(12):1-44.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幼儿园戏剧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2018SJA053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幼儿园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